(二)科技和经济相结合的思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一头是科学技术,一头是生产力, 它从理论上把科技和经济结合起来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还需要解决许多问题,需要做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 才能发挥科技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对此,邓小平通过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断,在解决了认识问题之后,进一步从方针和体制两个方面来解决“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邓小平在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的同时,又明确提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重点要转向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他说“要加紧经济建设,就是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仍四个现代化,集中起来讲就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不行。科学技术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②这里涉及科学技术为国防现代化服务与为经济现代化服务的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邓小平认为:“四化总得有先有后。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可能”。③所以,他提出“科学技术主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向。适应方向的转变,他又明确宣布:“中央要求科技界面向经济建设”。①在邓小平上述思想的基础上,中央制订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明确指出: “科学技术门类很多,应当为多方面服务,但主要应为经济建设服务”。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指明了方向。

我国长期科技发展不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转化率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形成的科技与经济相脱节的体制与机制。主要表现在:(1)在运行机制上,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科技工作,国家包得过多,统得过死;(2)在组织结构上,过多的研究机构与企业相分离, 研究、设计、教育、生产脱节,军民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3)在人事制度方面,由于“左”的影响,对科技人员限制过多,人才不能合理流动, 智力劳动得不到应有尊重。针对这种状况,邓小平指出:“现在要进一步解决科技和经济结合的问题。所谓进一步,就是说,在方针问题、认识问题解决之后,还要解决体制问题”。为此,中央在 1984 年作出经济体制改革决定

之后,在 1985 年 3 月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在评论这一决定的草案时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科技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

①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88—90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08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 240 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28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08 页。

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