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发展动力论

经济发展动力问题历来为发展经济学家所关注,但他们所强调的角度和侧重点各不相同。邓小平关于我国经济发展动力的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因素。他从生产力诸要素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中揭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真谛,认为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进而把发展科学和教育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大战略重点。二是体制的改革。邓小平主张通过改革现有的与我国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大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他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通过改革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三是对外开放。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大大加深了国际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进程,一个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大市场业已经形成,“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引进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先进技术、资金和智力,利用国际资源和有利时机, 发展外向型经济,这些都是发展中国家加速发展的捷径。我国历史经验教训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9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7 页。

表明,闭关锁国是导致贫穷落后和发展缓慢的重要根源。对外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又一巨大的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