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好问的学生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突然袭击珍珠港,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大损失。8日,美、英对日本宣战,11日,德、意对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已无能力顾全局。

就在这个时候,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陪都重庆,暂且平静下来,大街上开始修建店铺和住宅,袁隆平的学习和生活也逐渐稳定了。

1942年8月,袁隆平小学毕业后,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重庆市复兴初级中学。这时他才刚刚12岁,可他已经成为中学生了。自此以后,爸爸、妈妈也改口了,不再喊他“二毛”了,都叫他“隆平”了。

由于日军的轰炸减少了,学生上课,也不用为防空警报而担心了。学生们从战乱时的壕沟课堂返回到新教室里时,无不感到欣喜若狂,学习的劲头更加高涨了。

学生们在经历了众多磨难后,都明白了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因而,他们都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更加努力学习了,以便掌握更多的知识,用知识这个强大的武器,把敌人从祖国的土地上赶出去。

在教室里,在花园的林荫下,在草坪上,到处都是用功看书的学生,他们热情地讨论着学习中的问题。

袁隆平刚进学校,看到这些爱学习的同学,感到自己身上的胆子不轻,下定决心,也像他们一样,勤奋学习。

袁隆平第一次来到中学,对校园里的一切都产生了新鲜感。用手不停触摸那涂着青漆的课桌,上面还留有上届毕业生刻下的字迹;对崭新的课本爱不释手,翻来翻去地看,好像永远也看不够;花园里开满了姹紫嫣红的鲜花。

袁隆平带着好奇、纯朴的童心深深感受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上学的第一天他便爱上了这个新学校。

到了中学以后,袁隆平为之感到兴奋,因为在中学的课程里,增加了代数、物理等新课程。这些新课程,给袁隆平带来了更多的兴趣。在上第一堂代数课时,他便向老师提出了难以回答的问题。

来中学的第二天,第一堂代数课讲的是:有理数。刚开始时,袁隆平对一些概念还能听懂。就在老师讲到两个同号的“有理数”相乘得正数时,袁隆平有些不大明白,他感觉有些不可能。

袁隆平陷入了沉思,怎么也想不明白,两个负数相加也得负数,两个负数相减也得负数,可是为什么相乘之后,就变成正数了呢?

教室里,老师在用心教学,同学们认真听课。袁隆平又深思一会儿,他觉得是不是同学们都听懂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自己这点都不懂,那么后面的学习也就更不懂了,再学也没有多大意义了。于是袁隆平把手高高举起,老师看到,就让他站起来,他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为什么负数乘负数会得正数呢?”

老师被他的一问给难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班里会有这样爱思考、爱提问的学生。况且这个问题,也并非一时回答得了,这关系到高等数学的运算推理。

老师沉默片刻说:“这位小同学,你们刚开始学代数,只要准确地记牢法则,按照这条法则去运算就可以了。”

袁隆平听到老师这样回答,对此很不满意,从此他便对数学产生了厌恶感。以至后来,除了数学以外,其它功课都是全优。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袁隆平。在50年后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和另一位获奖者交谈时,袁隆平又把这个问题拿出来,慢慢说:“数学是科学之母,我初中时向老师提的问题,没有得到圆满的答复。这个问题是‘为什么负负得正’,直到现在我都弄不清楚,您能帮我解释解释吗?”

一句话把老数学家吴文俊问得无以应答。

爱提问成了袁隆平的家常便饭,因为他对那些不懂的问题,就喜爱思考,经过再三思考,还是不明白,就必须向老师和同学提出疑问。这个好习惯也给他后来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那天,袁隆平早早就来到了学校,首先对功课进行了预习。上课的时间到了,他拿出物理课本。原来这堂课是物理课,老师要讲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关于“物质能量”的方程式。

老师正在绘声绘色地讲解,袁隆平也拿出了十足的精神在听,突然间脑海里闪出一个疑问,并把这个疑问提了出来,于是他问道:

“老师,物质的能量和光速的平方为什么能成正比呢?”

这问题确实难以回答,它毕竟是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花了十年时间,才得出这个著名公式的。但袁隆平的勤学好问,还是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袁隆平的少年时代,几乎对身边的一切都饶有兴趣,几片落叶,一窝蚂蚁搬家,都能让他凝神一个时辰。朦朦胧胧之中,他开始思考生命的奥秘。

正是因为袁隆平有着一颗好奇、纯朴的童心,才有他成年以后在科研事业中的豁达、坚毅与率真。

1943年,袁隆平在复兴初级中学只上了一年,随后转到了重庆博学中学就读,在这所中学里,他读了4年。

博学中学1899年由英国基督教伦敦会牧师杨格非教授创办,是我国最早的西式学校之一。办校的宗旨是“勤朴博学”,勉励学生勤奋朴实,博识善学。袁隆平1943年至1947年就读于当时的“博学中学”,从初一读到高二。1952年,该校更名为“武汉市第四中学”。

当时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汉口博学中学迁往重庆。新校址坐落在重庆市郊南岸背风铺,校舍十分简陋,除一栋学生宿舍属半砖瓦半土墙结构外,其余房屋都是用竹片敷上黄泥建成的。但这里却是风景秀丽的山区,周围绿树成荫,四季鸟语花香。这也给学生增添了生活中的乐趣。

可是,战争并没有停下来,动荡中的人民生活还是相当困苦的。学校里的少年学子也一样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在这个时期,学生们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可他们吃的都是杂粮饭,那粗糙的米很难下咽,虽能够咽下去,有时还会扎到嗓子。菜也是少有,能够吃到的就是那些能照见人的菜汤。看着那一大锅汤,不觉让人心凉,上面只飘着一点青菜叶,剩下的就是清亮亮的水,一点味道也没有。不过,能有一点菜吃,已经算不错了。

学校每隔一两个星期,就会做一次腊肉或者梅菜扣肉,然而每个学生却只分到了一顶点儿,这也算打一次“牙祭”了。

在当时,学校里没有电灯。到了晚上,宿舍里只有一盏不太亮的桐油灯,几个同学围着桌子,紧挨着做作业。

虽然条件差一些,但学校的制度是非常严格的。博学中学有着自己的特色,因为它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有严格的作息时间。早上6时起床,10分钟后就得洗漱完毕在操场集合做操,迟到者会受到惩罚。老师会在起床铃响后,马上赶到学校宿舍查看,是否有睡懒觉的。老师手里始终拿着一根竹片,敲打那些还在睡觉的学生的铺盖,催促他们起床。

某一天早晨,几个顽皮学生要捉弄老师,他们把几个枕头包在铺盖里,假装一个学生在蒙头睡懒觉。老师走进来,用力敲打那铺盖,但没有反应,掀开一看,才知道上了当。当时,这几个学生既高兴又恐惧,不敢出声,生怕老师责罚。但老师并不以为然,只是笑了一下,于是袁隆平忍不住大笑起来,也引得大家狂笑不止。

袁隆平在学习中,从不死记硬背,他善于找出重点,难点,思考,再思考,对于不懂的,就问同学或是老师。从思考中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这个好习惯,使他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也为他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博学中学因英国教会创办,它也就成了一所教会式学校,自然对英语教学格外重视。如果其它课程不及格,可以进行补考,但是英语不及格的话,那就只有留级的份了。

因此,博学中学的英语学习氛围特别浓。同时,也很讲究教学方法。在英语课上,老师用英文讲课,还定期进行阶段的考核,偶尔也会举行英语演讲比赛等。

在博学中学,使袁隆平受益匪浅的是英语水平的提高。

因为袁隆平的英语基础好。在他小的时候,母亲就已经对他进行了英语启蒙教育,经常教他看一些英文书籍,有时还教他英文歌曲,所以他对英语的兴趣很高,英语成绩也是位居榜首。

袁隆平成名后,每逢国际会议他都用英文演讲,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并赢得了无数人的赞誉。正如袁隆平自己说的:“我现在之所以能在各种国际活动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主要是母校给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少年袁隆平在读这些英文著作时,从书中接触到了爱因斯坦,并首次了解他的理论。当他对爱因斯坦有了初步了解后,就对他产生了崇拜之情,他对爱因斯坦那超乎想象的思路和大胆创新的胆略非常佩服。

“学习要敢于提出疑问,大胆创新”是爱因斯坦的精神内核。袁隆平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并在这一伟大科学精神的指导下,克服种种困难,为自己的人生开辟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