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历练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是就是是,非就是非,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

爱听故事的孩子

1930年9月1日,在北平协和医院的产房里,一个新的生命呱呱坠地了。这个时候,袁兴烈已经是第二次当父亲了。他看着酣睡的婴孩,脸上现出了微笑。

这个孩子是在北平出生的,于是,袁兴烈就给他起了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名字,他按照家族“隆”字的排辈,取名为隆平,乳名二毛,隆平也就意味着“家族昌盛,世事太平”。

二毛出生后的第七天,袁兴烈就让他接受了第一堂教育。那天,袁兴烈从医院把母子二人接回来。在回家的途中,袁兴烈让车夫把车子拉到天安门广场。天安门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政治风云聚集之地,集中体现着民族文化内涵,在中国人民心中有着非凡的意义。

自此以后,袁隆平每次从天安门经过,在内心深处便会产生一种亲切与自豪感。“我是中国人,我的荣誉属于中国。”这是埋在他心中的种子,这颗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中茁壮成长!

袁隆平的祖籍江西省德安县城南郊。他的祖父袁盛鉴,在孙中山领导的民国时期当选为江西省第一届议会议员,历任德中县高等学校校长、农会会长、广东琼崖行政长官秘书长等职。父亲袁兴烈曾任高等小学校长、督学,后就读南京东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北平铁路局高级职员。

在古时候,人们就非常重视孩子的成长教育。作为知识分子的袁兴烈,也就对小二毛的教育格外重视。

袁隆平的父亲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为人正直,做事认真,非常重视礼仪。作为一名知识分子,袁兴烈对从政毫无兴趣。抗日战争爆发后,看都国土沦丧、家园被炸毁的情景,投笔从戎,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

袁隆平的母亲华静出生于江苏镇江的富裕家庭。自幼接受了西方教育,讲得一口流利的英文。华静高中毕业后积极投身到社会工作中,在一所小学教学,从此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涯。

也就在这个时候,袁兴烈先生任小学的校长,两人很快就恋爱成婚了。长子隆津出生后,华静就把教师的工作给辞去了,全心全意做一个贤妻良母。

这位贤良的知识分子,对尼采哲学情有独钟,尤其是喜欢读英文版的尼采著作,她喜欢尼采的文字,喜欢尼采的豪言壮语。

由于华静太喜爱尼采了,于是,她经常会把这些深奥的哲学讲给孩子们听。在煤油灯光的照耀下,母亲拿出心爱的《善恶的彼岸》一书,有滋有味地讲起来。她说,尼采的著作中也透露着非凡的勇气和惊人的洞察力。在尼采的作品里,你是找不到语言的瑕疵。

母亲讲完了尼采,心里乐滋滋的。可是二毛听起来似乎不大懂,更不懂尼采。直到后来,他才慢慢体会到其中深奥的道理,才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

这位母亲很懂得对孩子们的品德教育,她很巧妙地把自己所学的东西都转化成动听的故事,然后讲给孩子们听,以此来启发孩子们的智慧。

夏日的夜晚,天气炎热,小二毛随母亲在庭院里乘凉,他总是盯着天上的星星看,每一颗星星都在闪着亮光,这让小二毛兴奋不已,感到天空非常的壮观。

这时,妈妈告诉他,天上的每一颗星星,与地上一个有名望的人物同属一个星座。为此,每到夜晚他总是痴呆呆地凝望着星空,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个星座。

有时,他就会在无意间看到流星飞过,对此感到很无知,便问母亲,母亲告诉他,天上若是有流星飞过,这颗星星也就陨落了,说明地上的一位有名望的人物死去了。

袁隆平听到母亲这样说,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那颗属于自己的星星,把自己的名字刻上去。后来,他的这一愿望实现了。

母亲看到二毛对故事的痴迷程度,一旦有了空闲时间,就会给二毛讲故事。那天,她给二毛讲了一个哲理性的故事:

在一个大森林里,有一只长得肥壮的大狐狸。一天,它正在觅食,听见一群野鸡卿卿喳喳地叫着,那叫声清脆动听。狐狸这时饥肠辘辘,顾不了那么多,只管去找食物。

终于,它发现了一个小洞。它也闻到了里面的食物的气息,可是洞口太小了,它那肥胖的身躯无法进去,这下可急坏了狐狸。

这只狐狸不停地在原地打转,也不忘想着怎样进去美餐一顿。想啊!想啊!突然,它想出了一个办法,只要绝食几天,把自己的身躯饿瘦,就能穿过了那个小洞了。于是,这只狐狸照做了,几天后,身躯饿瘦了,也钻进了那个洞,贪婪地吃光了野鸡的幼子。

就在这个时候,它吃得饱饱的大肚皮却无法钻出那个小洞。实在是没办法,只好再次绝食几天,又饿瘦了身躯。结果,它钻出了那个洞,回到了外面的世界,可他还是原来的模样,依旧没有变。

母亲讲的这个哲理故事,给小二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大成人以后,他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要学会节制自己的欲望。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二毛看到忙完农活的母亲后,疾步跑过去抱住母亲的胳膊问道:“人是从哪里来的?”

母亲回答说:“在西方流传着一个传说,他们认为人类的始祖是亚当和夏娃,他们是上帝用泥土造的。”

“在我们中国,也有着一个传说。女蜗用她那双神奇的手,把黄土捏成了男人和女人,朝着那些泥人吹了一口气,那些泥人就开始活动起来,于是,他们就有了生命。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代代相传,后来,就出现了人类。”

接着,母亲对二毛说:“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都是从黄土地来的。”

母亲又说:“我们吃的粮食也是从黄土地来的,我们穿的衣服是用从棉花织成布做成的,而棉花也是黄土地上收获的,我们住的房子也是用黄土烧成的砖盖起来的。总之,所有的一切都是从黄土地来的。因而,土地是生命之本。”

只要谈得土地这个敏感的话题,母亲心中的那份激情就会油然而生,像当年给二毛读尼采的故事一样。母亲看着窗外被毁的房屋,店铺,不禁产生了爱国之情。于是,母亲就给他们讲了爱国民族英雄岳飞的故事。她说:

“人民的土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自古以来,多少英雄豪杰为保护自己的家园而与敌人作斗争,从而流血牺牲,他们的伟大壮举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都热爱自己的国土。

“土地是我们的母亲,我们要拿出真诚的心来爱土地。在古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对土地怀着崇高的信仰,以不同的方式祭祀土地。每朝每代的皇帝也都要叩拜土地。”

这些热爱国家、热爱土地的故事,都给小袁隆平很大的启发,这也促成了他后来对土地的热爱。

“妈妈,岳飞是个大英雄,他武艺超群,为什么还会被那些坏人陷害呢?”

“之所以被坏人陷害,那是因为坏人阴险狡诈,使用了各种卑劣的手段,好人总是防不胜防呀!不过,他们的恶行总会得到报应的,终究会得到惩罚的,最后胜利的依然是好人。”

这位善良的母亲总是善于抓住时机,为孩子们讲做人的道理。

在二毛6岁时,袁兴烈一家迁居到了汉口。这一年的春天,母亲带他们兄弟游览了“神农洞”。

相传,“神农洞”是神农炎帝出生的地方,这里还供奉着炎帝的塑像。在“神农洞”的周围,都是青山绿水,香烟弥漫,来这里祭拜的人比较多,都是些农民,他们希望来年有个好收成。

母亲做了一个示范动作,而后兄弟们开始祭拜,以表达一家人对这位炎帝的敬仰之情。

接着,母亲说:“炎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这位先贤勤劳朴实,智慧过人,创立了耕耘,种植了五谷,驯服了野兽,亲自尝百草,为人民治疗各种疾病。他的伟大功绩,传遍了九州大地。”

二毛问妈妈:“受人敬仰的炎帝是从哪里来的?”

妈妈看着二毛的天真、活泼,于是就给他们兄弟讲了神农诞生的故事。

妈妈说:“在很久以前,上界的神仙不愿看到人民过着艰苦的生活,想让人们脱离这样的日子,于是就化作了一个青年,进入到了牧羊女的梦中,并与这个牧羊女相爱了。梦醒之后,牧羊女发现自己怀孕了,过了几个月,临产前她又做了一个梦,梦见这个青年交给她一本神农书,还嘱咐她要儿子用功学习这本书,并按照书中的点化,耕地播种,收获五谷,为百姓造福。于是,便有了中华民族的繁衍史。

“我们今天所吃的粮食,也都是神农教人们种出来的!”

袁隆平听得入迷了,还沉浸在故事当中,母亲喊了一声,才醒过来。从这个故事中,似乎懂得了“民以食为天”的意义。

那年初秋季节,二毛刚好6岁,他就随着老师来到了汉口郊区的一家果园去游玩。那果园犹如人间仙境,那里有数不清的桃子、沉甸甸的葡萄。在果树之间的那片空地上,种着那个年代少有的西红柿。毛茸茸的枝杈上,结着红、黄、白、绿几种颜色的果实,非常好看。还有那绿葱葱的片片竹林。

小二毛被这美丽的景色所吸引了,深深爱上了这片果园,爱上了这绿色的世界,他实在不愿离开这里,总想在这里过完一生。

正如袁隆平后来所说:“从此,每到桃子成熟的季节,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这个果园来,回忆起在果园游玩的情景。果园里到处是芳香的花草和沉甸甸的果实。我觉得那一切实在是太美丽了!美得我当时就想,将来我一定要去学农。”

达尔文从小就喜爱身边的小动物,对小动物爱得疯狂,他最后步入了生物科学的殿堂,从而创立了“进化论”学说;爱因斯坦5岁时就对罗盘产生了兴趣,最终成为物理学界的泰斗;少年时代的袁隆平热爱大自然,对绿色世界怀有一份纯真的热情。

也就是这次郊游,奠定了袁隆平理想的基础,使他与“农”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正是这片美丽的果园,影响了袁隆平的一生,那么也使13亿中国人的命运得到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