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难题

集体是一个团队,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才是巨大的,在团队的智慧面前,任何天才都显得微不足道。

立志研究粮食问题

20世纪60年代初期,安江农校的青年教师袁隆平平生第一次体验到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全身浮肿,只能坚持将每天的主课讲完,然后尽量多休息。

这时候,袁隆平的眼前时常充满幻觉,他总是幻想自己正呆在一个装满食物的厨房里,厨房里有一个大铁锅,铁锅里装满白花花的大米饭,大米饭闪动着令人心动的光泽。

从来不吃肥肉的袁隆平,这时候,每次做梦,都梦见自己正在大口大口地吃着米粉蒸的肥肉。

这时候,中国正处在一个自然灾害带来饥荒的年代。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饥饿之风很快刮进了湘西,刮进了黔阳城,也刮进了安江农校。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面临着饥饿的威胁,他们每天都只能靠五六两口粮度日。

为补充国家计划供应之不足,学校划给每位老师一块山坡“自留地”,作为自给自足的菜田。这时,袁隆平已经从平房迁到了一幢两层砖木结构的单身宿舍楼的二楼,他与李国文是近邻,李国文也是这里的老师,跟袁隆平关系不错。两个人都是单身汉,晚上没课经常一起下棋、聊天。

有了自留地后,袁隆平与单身教师李国文合作,种下各种菜籽,认真地施肥、浇水、锄草,将他们的自留地经营得绿油油的。春季里,鲜嫩嫩的菠菜、卷心菜、胡萝卜、小葱使人垂涎欲滴;秋季里,白菜、红薯、红萝卜、白萝卜,还有香芋,引得过往的人们赞叹不已。

因为袁隆平对“自留地”经营有方,收获颇丰,在自己的宿舍里,又有许多“存货”,加上他性格温和,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冬天的夜晚,许多教师都愿意到他的宿舍去“会餐”,当然,这也包括“精神会餐”。

寒冷的冬季,天寒地冻,夜晚又比较长,人们的胃坚持不了多久,就又饿了。这样,人们就很难入睡。于是,教师们经常聚在一起,聊聊天,但却少不了聊“打牙祭”的话题,他们绘声绘色地描述一些美食。

在每次聊“打牙祭”的话题中,袁隆平都有神有色地描述两道菜谱,一是川味鱼香肉丝,二是麻婆豆腐。他总是称赞川菜味道好,不过,大多数教师却认为湘菜“好吃”,因为教师多数是湖南人。

然而,每晚参加“会餐”的,基本上都是湘西的农家孩子,所以大家聊得最多的还是农家饭菜。

袁隆平深深地意识到粮食对于人们的生活是何等重要。他在感叹的同时,思想上也受到极大的触动。

秋天过去了,可以吃新米了。刚刚加工出来的白米,圆圆的,闪动着珍珠一样动人的光泽,非常诱人。

熬过一春一夏的人们都如饥似渴地看着这些新米,盼望着能够吃上一顿香喷喷的新米饭。在湘西的农村,有这样一个规矩,当第一锅新米饭出来时,你就可以敞开肚皮吃。

那天,袁隆平被一位学生的家长请去了,到学生家准备吃新米饭。那个学生替老师盛了一大碗。堆得碗都冒尖了,像一座小山似的,这让袁隆平哭笑不得。这个学生被饥饿吓怕了,担心老师吃不饱,才这样做的。同样,这位学生也给自己盛了满满一碗。这位学生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不一会儿,整整一大碗饭,就见碗底了。

袁隆平动情凝视着这些珍珠一样宝贵的稻米,心中无限感慨。

一天晚上,袁隆平和李国文点燃两个柴禾炉子,在炉子上放了两只脸盆,一只煮红薯,一只煮白萝卜块。两大盆“美食”被炉火煮得咕嘟咕嘟直冒香气。

红薯和萝卜煮熟以后,袁隆平与李国文狼吞虎咽地吃下那盆红薯,他们打算将那盆白萝卜留给晚间常来闲谈的同事们。

正在这时,一个叫全永明的学生闻到香味,不请自来。袁隆平看到浮肿的全永明,心里十分难受。还没等全永明开口,他就主动说:“小全,你来得正好,快帮我们吃掉这盆萝卜吧!”

全永明感激地给袁隆平和李国文行了一个鞠躬礼,然后接过袁隆平递过来的筷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袁隆平看着全永明的样子,心情十分沉重。他又一次深深地意识到,粮食对于人类的生存,是何等的重要。

1962年的初春季节,袁隆平带领40多名学生,到黔阳县硖州公社秀建大队参加劳动锻炼。他住在生产队长老向家里。

作为生产队长,老向同样正在为如何摆脱饥饿、增加粮食而发愁。

一天,老向冒着雨挑回一担稻谷,他用粗糙的大手抓起一把稻谷,对袁隆平说:“袁老师,这是刚从八门换回来的种子,那里是高坡地,谷粒饱满,我听别人说,使用这种子好,能增产。”

袁隆平好奇地接过稻种,仔细地端详着。

老向又用低沉的声音说:“要想度过灾荒,既要靠年成,还要靠种子好啊!去年八门使用这号种子,今年没有吃国家的返销粮。”

老向的这些话引起袁隆平的注意,他一边看稻种,一边问老向:“你们为什么要到八门换种?”

老向很坦诚地回答说:“我们这个生产队连续两年粮食减产,靠国家拨来的返销粮度荒,大家心里都很难受!今年,队里特意换来这些稻种,要争取好收成,就全靠这些好种子了。”

面对饥荒,农民们不再坐等国家的救济粮,而是主动想办法提高产量,袁隆平很受感动。他从老向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看到亿万中国人战胜饥荒的决心。他怀着敬仰的心情,一边思索,一边频频点头。他以一个农业科学工作者的良知,深深地思索着自己的历史使命,思索着自己怎样做才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

袁隆平从中得到启发: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对于战胜饥饿具有很大意义。他想,自己除了教好课,还要在农业科研上做出些成绩来,为农民们培育出高产量的好种子。

就在这时,老向充满期待地看着袁隆平,十分郑重地对他说:“袁老师,听说你们正在搞科学试验,真盼着你们能够早点儿为我们培育出新的稻种,要真是那样,我们就不用再挨饿,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老向的话又一次唤醒袁隆平蕴藏在心底的童年之梦,从那一刻开始,他将“所有人不再挨饿”奉为终生的追求。

袁隆平以一种立志做贡献的精神投入到了杂交水稻的研究中。他一心只想着让落后、贫困的农村变得富饶而美丽,让人民的生活得以改善。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袁隆平在经历着超乎想象的困苦与磨难。但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着,努力着,“真的,我从没后悔,我这个人有点痴,认准的一定要走到底。”他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杂交水稻已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