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偏远地区任教

1953年8月,袁隆平告别母校西南农学院,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大学生,被分配到偏远的安江农校任教,开始了他长达18个春秋的教学生涯。

袁隆平提着简单的行李,奔向了安江农校。先乘火车,再坐汽车,最后坐马车,后面的路程崎岖不平,背着行李翻越雪峰山,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行程一千余公里,终于来到了黔阳县安江农校。

这里曾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被贬任职的地方,那时叫龙标尉。诗人曾有诗句抒发自己当时的心情:“莫道弦歌愁远谪,春山明月不曾空。”

王昌龄的好友李白听说他不幸遭贬,写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无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在大诗人李白的想象中,雪峰山腹地是“夜郎”一样的蛮荒之地,他对好友贬往那样的地方充满了牵挂和忧虑。

实际上王昌龄凭着自己的理想和文化素养,筑江堤、办官学、修寺庙、减税赋,对少数民族相处的边远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安江农校是由古老的圣觉寺改建而成的。坐落在雪峰山下、沅水之滨、有神秘的“物种变异的天堂”之称的洪江市安江盆地。这座雪峰山,山势险峻,高耸挺拔,悬崖峭壁,当地民谣有:“雪峰山,山连山,331道弯,331道关,关关都是鬼门关。”因此,雪峰山也被称为“死地”。来过这里的人无不感到惊讶。

这里古木参天,风景秀丽,果树成林;这里园前广场宽袤,稻田成片,园后沅水流经,环境幽雅清净;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四季分明,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办学、育人、农业科研之佳地,也是物种变异的天堂,“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发源地”。

走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是几棵古松柏,几只乌鸦在枯枝上栖息,但那个菩萨佛像却不见了。看着院内的参天古树,袁隆平感觉很好笑,因为自己从来不信奉佛教的。每次路过寺庙时,也只是顺便欣赏一下壁画和泥塑艺术,或是感受寺庙里的那种气氛。小时候听母亲讲过,关于鉴真东渡、玄奘取经的故事。此时总忍不住问自己,这么冷清的地方,和尚又不和人接触,不感到寂寞吗?

想到这里,袁隆平长叹了一口气,马上就要与这个寺庙相依为命了,和尚能长期住下去,相信自己也能够的。

在这座古寺里,有十几间空房可供学生学习用,另外还有一口吊钟。每当上下课时,就会有人在钟上敲几下。那钟声十分洪亮,响遍整个山间。

因当时刚解放不久,我们的国家还没有更多的钱来扩建校舍,更无能力为这所农校添置新设备。因而教师的宿舍极为简陋,这些宿舍都是由小和尚住过的老屋充当。这些老屋破旧不堪,站在屋里,抬头就可看见裸露的檩椽,下面就是泥地。一扇窗户,还漏一个大洞,冷风不断吹进来。

不过,住老屋也并非寂寞难耐,因为梁上有一对小燕子在筑巢,每天都能听到它们的叫声,每天都看到它们忙碌的样子,从而给自己带来一些快乐。

在老屋外面,有一条用山石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地通往校园的深处。两旁都是陡峭的青山,绿色的山峦将老屋环抱其中。望着那绵延不断的青山绿水,那苍翠无边的树林和竹林,学校似乎与世隔绝的样子。

此时此刻,袁隆平突然想到了古文《岳阳楼记》,这篇古文母亲教他的。当年母亲要他们弟兄死记硬背,若是背不会,还会受到母亲的责罚。通过努力,很快这篇古文牢记在心。

现在,他身处湘楚大地,正是孕育《岳阳楼记》的地方。于是,他对湘楚大地产生了好感,并深深爱上了这个地方。他想到,自己的生命与江水有着很深的情缘。在童年时代、少年时代,都是在江水边度过的。分配工作以后,又与沅水紧邻。这也就促成了袁隆平对大江大河的热爱。

来校第一个学期,因缺少俄语教师,学校分配他到文史教研组教俄语。性格随和的袁隆平,尽管专业不对口,但他服从学校安排,愉快地当上了俄语教师。

袁隆平认为这是自己教学生涯的开端,必须开好这个端。他不因为学校缺乏俄语教师而“滥竽充数”,而把它看成为一次学习的好机会。于是课余时间便认真翻阅俄文书籍,积极备课,力求将课讲得生动、有趣。

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他教外语,效果良好,还刻苦自学,不断提高听、写、阅读水平,可以不带字典阅读英、俄文资料。

有一次,文史教研组晚上开会,他忘记参加。第二天,教研组组长李纪春老师问他,“小袁,昨晚开会,你到哪儿去了?”

袁隆平这时才恍然大悟,如实对教研组长说,“李老师,对不起,我备好课后,就只顾去看那一堆外文杂志去了!”

袁隆平经常是这样,一钻进书本,就忘记了其它事情。

母亲在他小时候就教他学习英语,唱英文歌曲。他尤其喜欢读外文书刊。大学的一些外文资料,早就翻得皱巴巴的了。

不备好课,袁隆平从不走上讲台。从教俄文字母发音第一堂课起,就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大家反映新来的俄语教师“板书清晰,发音准确,口齿清楚,重点突出,形象生动”。

为了激发同学们学外语的兴趣,袁隆平采取课内师生之间用俄语回答简短提问,课外教唱俄语歌曲,与苏联同类学校同学通信等多种形式,来丰富教学内容,巩固课堂所学单词和语法,收到良好效果。连原来对外语不感兴趣的同学,也提高了兴趣,进步很快。

课堂上,同学们听讲很认真,没有人大声喧哗,更没有人打瞌睡。有时讲得投入,公式、定义、演算数字写满了黑板,有学生正要上前帮他擦黑板时,却见他手指一缩,捏紧的棉衣袖子就成了快速舞动的黑板刷子,让学生们看得目瞪口呆。在纷飞的粉笔灰中,他们的袁老师正笑得开心、讲得得意。

下课后,同学们都围在袁隆平的身边,听他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农村的孩子们没有课外读物,于是袁隆平就成了他们的学习知识的书本,从他身上,不但学到了知识,还获得了更多的小故事。所以同学们都喜欢这位和蔼可亲的老师。

在学生们的成长过程中,袁隆平慢慢走进了学生们的心里,学生们也已经把他当成自己最好的朋友。

在湘西这个地方,周围都是大山,生活是相当艰苦的。学校分给每位老师的粮食不是很充足,老师们一有空闲,就到后山上去挖野菜,回来做菜汤吃。那里也没有煤烧,老师们只好去山上砍些柴,用这些干柴做饭取暖。

在这些教师里,袁隆平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他是唯一一个从城市来的老师,出身书香门第,又是毕业于名牌大学,他从来没有受过这样的苦。但他与其他老师一样,上山挖野菜,砍柴,看不出他有任何的娇气样。

山上的小路比较滑,解放鞋、草鞋穿不惯,于是袁隆平都是赤脚上山。刚开始,脚掌难免被碎石、草根扎得疼痛,但他忍住了疼痛,继续向山上走去。没有多久,他的脚板就磨出了很厚的老茧,小刺扎不进,小石子硌不疼,在山路上行走如平地一般。

安江农校的学生大多农村娃。他们出生在大山里,生活在大山里。学生每天背着背篓、装着干粮来上学,个个精神抖擞,兴致高昂。因他们经常走山路,脚板锻炼得很结实。他们不但手脚勤快,而且他们的学习更是勤奋。

这些恶劣的生存环境,把湘西人推到了生活边缘,使湘西人磨练出来了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斗志。所以,袁隆平喜欢上了湘西人,喜欢安江农校和这里的学生。

在湘西这个地方,冬天格外寒冷,大多数同学没有棉裤穿,一年四季都是带有补丁的单裤,上身穿着没有衬衣的“空心袄”。风雪天,冷风就会往衣服里钻,他们都被冻得嘴唇发紫,浑身哆嗦。

袁隆平看到学生这般模样,感觉心痛不已。于是他把穿着单薄的同学叫进自己的宿舍,找出自己的绒衣、绒裤,拿出自己仅有的衬衫,并命令到:“听话,赶快穿上,一定要穿上!”一个又一个同学热泪盈眶,接过衣服,穿在身上,温暖而舒心。

袁老师的生活,同学们也是有所了解的。学生都喜欢袁老师,也非常敬佩老师。同学们为了让老师的生活有滋有味,自发地利用课余时间去挖野菜、砍柴,趁老师不在,偷偷放进他的房间里。有时候,袁隆平工作一天回到屋里,发现房间里的野菜和干柴,脸上现出了微笑,也明白了这是学生的一片心意。

袁隆平深深感觉到,做教师真的好,讲台也是这样好。讲台虽小,但却给了他施展的空间,任由他无拘无束地驰骋。

袁隆平认为,学生学农,光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是不行的,还要进行实验,有时实验比讲课重要得多。

所以,袁隆平在教学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些科学实验活动。在袁隆平看来,农业只是书本上的抽象数据和概念,要想让学生学到真本事,就必须让学生走出教室,到现实生活中求真经,向农民学习。

春天,农民驱赶着水牛,拖着笨重的犁耙,在梯田上耕耘、播种。此时,袁隆平不再是一位教师的模样,而是一个好学的学生。他快速挽起裤腿,赤着脚,拿着本和笔,跟在农民后面,详细地记录着播种的要点。

这里的农民有一个作息时间,每到中午时分都要休息一两个钟头,早上又起得很早。所以袁隆平也严格按照农民的作息时间,每天早上三四点就起床,到田间观察学习。

有时候,袁隆平在田头,还可以听到关于雪峰山的传说。如,一位少女为了恋人,怎样化做雪峰山的美女峰;一个湘西青年为了给乡亲们除害,他是如何变做一只苍鹰的;普渡众生的山神,怎样撒下珍珠,使珍珠变成肥沃的稻田。

袁隆平也隐隐感觉到,山里人很乐意把期盼变化成动人的故事。这些美丽动人的故事,反而构成了山民们对自然、对生命、对未来赞赏的诗篇。

秋收季节,一连几天都在田间忙着收割。每天天还没有亮,袁隆平带上学生们来到田间,等看不到太阳的余晖了,才收工回校。师生们个个累得筋疲力尽,但他们个个都欣喜若狂。

一年四季,袁隆平从不闲着,什么农活都要干,不会的总向农民们学习。不久,他的农活学得很精,并且干得很漂亮。他爱上了这片土地,更爱上了这份事业。

袁隆平深深体会到,教师的工作是多么平凡,而他却在平凡中默默耕耘,默默付出。他也懂得一个道理:教师的职业在于奉献,人生的价值便会在奉献中闪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