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沛流离的生活

1931年9月18日,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进攻采取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军长驱直入,短短几个月内,就占领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东三省的同胞由此开始了艰难困苦的生活。

1937年7月7日,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日军发动了全面对华战争,很快便占领了华北等地,不久又对上海、汉口和广州等地发动攻击,这些城市也相继沦陷。许多有志气的同胞,带着一家老小,逃向大后方。在战火硝烟的弥漫下,袁隆平一家,也同样离开了家园,四处奔波,最后,逃向战火的后方。

1938年初春,袁隆平跟随着父母,从汉口起程,乘坐一只小木船,沿着水路逃到了湖南,行程二十多天,清晨,一只小木船在沅水边靠岸了,船上载着妻儿和少许行李,这里就是湖南的桃园镇,并在这里开始了新生活。就这样,袁隆平在桃园镇度过了梦幻般的“世外桃源”式的生活。

袁兴烈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看到国家的落魄,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随口而出一句“路修远以多艰兮,腾众车使径待”,这是屈原《离骚》里的诗句,他似乎从这首诗中找到了同感。

据说,这里曾是晋代大文学家陶渊明笔下的“仙境”,这里的确是风景秀丽,美轮美奂,一派恬淡宜人的田园风光。

这时,袁兴烈不禁发出了一段感慨,随即吟诵了屈原的一段千古绝唱:

与天地兮同寿,

与日月兮齐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

余旦济乎江、湘。

父亲吟完屈原的这首诗,便对儿女们说:“这首诗表达了屈原的爱国热情,诗中说他在一个多难的黎明来到湘楚。现如今我们逃难而来到了屈原流落地。我们此时此刻,无不感到心情沉重,为屈原,为祖国而感到忧伤。”

原来,这里与螺祖的故乡很相近,母亲就讲述了螺祖娘娘的故事:

“在湖南的衡山,有一座云流山,是螺祖的故乡所在。嫘祖勤劳朴实,她经常带领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她们还把猎获的野兽的皮毛剥下来,进行加工。

“不长时间,就有了衣服、鞋和帽子。嫘祖因为劳累过度而病倒了。她不想吃饭,一日比一日消瘦。周围的人个个坐卧不安。守护在嫘祖身边的几个女子,想了各种办法,做了好多嫘祖平时爱吃的东西。谁知嫘祖一看,总是摇摇头,一点也不想吃。

“有一天,这几个女人悄悄商量,决定上山摘些野果回来给嫘祖吃。她们一早就进山,跑遍了山山峁峁,摘了许多果子,但都不可口。直到天快黑了,突然在一片桑树林里发现满树结着白色的小果。她们以为找到了好鲜果,就忙着去摘,谁也没顾得尝一小口,就背着筐子下山了。

“回来后,这些女子尝了尝白色小果,没有什么味道;又用牙咬了咬,怎么也咬不烂。就在这个时候,造船的拱鼓说:‘咬不烂,你们可以用锅煮呀!’几个女子听他这么一说,连忙把白色小果倒进了锅里,用火煮起来。煮了很久,还是咬不烂。

“这时,一个女子拿起一根木棍在锅里乱搅,搅了一阵子,把木棒往出一拉,木棒上缠着很多像头发丝细的白线。女子们继续边搅边缠,不大功夫,煮在锅里的白色小果全部变成了雪白的细丝线,看上去晶莹透亮,柔软异常。她们把这个稀奇事立即告诉嫘祖。

“嫘祖过来后,详细看了缠在木棒上的细丝线,又询问了白色小果是从什么山上、什么树上摘的。

“嫘祖自从看了这白色丝线后,天天都提起这件事,病情也一天比一天减轻,开始想吃东西了。不久,她的病就全好了。她不顾黄帝劝阻,亲自带领妇女上山要看个究竟,嫘祖在桑树林里观察了好几天,才弄清这种白色小果,是一种虫子口吐细丝绕织而成的,并非树上的果子。

“她回来就把此事报告黄帝,并要求黄帝下令保护桥国山上所有的桑树林。黄帝同意了。

“从此,在嫘祖的倡导下,开始了栽桑养蚕的历史。后世人为了纪念嫘祖这一功绩,就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

小袁隆平听完母亲的讲述,赞叹地说:“螺祖对人类的贡献可真大呀!我们后人应该向他学习,为人类造福。”

母亲听到小袁隆平这样说,脸上现出了微笑,并夸奖小袁隆平是个懂事的孩子。

桃园镇的春天让人陶醉,特别是桃园的景色,更是让人痴迷。桃花开了,樱花开了,阵阵花香迎面而来,小袁隆平深深体会这自然风景的多姿多彩。

桃花潭就在桃园的不远处,那里的潭水绿绿的,清澈见底,可以看到水中的小鱼儿。岸边的小草青青的,几颗垂柳的枝条在细风中舞动着,四周被桃林环抱。

有一条小路,曲折地在桃林里穿行,黄昏时,在这片桃林里,时常听到欢快的鸟叫声,归来的牧童在牛背上轻轻地唱着小曲。那边农家的炊烟冉冉升起,在玫瑰花色的映照下,好似一幅天然的油画。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都会选择桃花潭便,因为可以在垂柳下乘凉,在潭边悠闲地钓鱼。

小袁隆平被这里的一切所吸引,不断感受着大自然的美。有时会陶醉在美景中。

最让小袁隆平兴奋的是桃园里的溪水。他每天放学后,就会跳入溪水中快乐地游来游去,他简直就像一条快乐的鱼儿。有时还变换着各种姿势,像蝴蝶一样摆动手臂,像青蛙一样在水里窜跳。偶尔也会仰躺在水面上,看着蓝蓝的天空。

小动物是儿童最好的玩伴。在桃园镇,袁隆平和其他小孩一样,最喜爱到潭边捉螃蟹。在夏季,潭边的石缝间就会藏着许多小螃蟹,中午时分,阳光比较充足,小螃蟹就会成群结队地爬出来晒太阳。

调皮的小袁隆平,看见螃蟹那奇特的爬行姿势,非常有趣,要捉一只,拿回家玩。他伸手就去抓螃蟹,可是他的小手却被那坚硬的夹子给夹住了,疼得他迅速甩手。甩掉后,手指也流血了,但是他没有叫喊,也没有哭,反而变得更加坚强。

桃园镇的潭水,美丽的景色,都让人身心自由地放松,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就想高歌一曲。小袁隆平从小就喜爱音乐,当时流行的歌曲,他听过一遍就会唱。

于是,他快步跑到竹林里,砍下了一根竹子,用刀慢慢地削来削去,不一会就制成了第一根竹笛。并在一根长长的竹节上,钻开了7个音孔。静静地坐在潭水边开始吹奏,许多鸟儿听到优美的笛声,都陆续落在了树枝上;快乐的鱼儿也来抽热闹了,不住地摇头摆尾。

小袁隆平也喜爱桃园里的小鸟。每当清晨路过这里时,他都要停下来,听听小鸟的叫声。那悦耳的啼叫声,一定是黄鹂鸟了,那叫声嘹亮的一定是布谷鸟了。这美妙的叫声此起彼伏,与林中幽静的景色相呼应,就像一场天然的演唱会。

可是,当他看到一双双小鸟在枝头协同筑巢的情景时,心中便多了几分惆怅。因为,在他的心里,既容纳了桃园的美景,也留下了战争使他一家人流离失所的苦恼。

小袁隆平在桃园里,一旦看到他喜爱的鸟儿,在遭受小孩子们的袭击时,就会伤心得流下眼泪。

桃园的临时住所也是很美的,房前有一条用小石子铺成的小道,曲折地通往清澈的潭水。每天早晨,小袁隆平兄弟两个就会到潭水里,打两桶水回家,供全家人饮用。那潭水甘甜可口。桃花潭边还有一眼清泉,冬暖夏凉,永不枯竭。潭里的水也就来自那清泉。这泉水浇灌了桃林,所以结的桃子,也是个大皮红,香甜多汁。

桃园镇的孩子们放学后,经常和小袁隆平在一起玩。他们早已成了好朋友。他们教会了小袁隆平玩纸牌游戏。在这个游戏里,有鸡牌,鹰牌,还有木棒和标枪牌。当两个人玩时,就按照物物相克的道理来吃掉对方的牌。谁的牌被吃光了,那也就输掉了。反之,牌多的一方胜。几个月下来,小伙伴们经常在一起,形影不离。

在袁隆平的记忆中,桃园镇的夜晚也是丰富多姿。每到夜晚,小袁隆平就会叫上小伙伴们,每人拿一只玻璃瓶子,到天空中,或是草丛里捉萤火虫。他们很有技巧,不一会儿,就装满了玻璃瓶。

这时,玻璃瓶就不是普通的了,而变成了发出绿色光芒的小灯笼。这个小灯笼,把他们带入了一个童话世界里。此时,小袁隆平想起了母亲讲过的“千里送京娘”故事,于是就把他们全放飞了。

这时,小袁隆平又想听故事了,于是他在桃花溪边,找到了乘凉的母亲,要母亲给他讲故事。母亲说:

“桃园镇的水养人呀!因为这里的水,都是从牛郎织女相会的银河流下来的,桃园的美景也是织女用心织成的。”说话时母亲看着远处的竹林,整齐的桃花林,鲜红的桃花,这一切又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眼睛里流也露出陶醉的神情。

接着母亲就给小袁隆平讲了牛郎织女和世外桃源的故事。

“相传,天上的织女没有经过王母的允许私自下到凡间,与牛郎成了婚。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不久,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十分可爱。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

“想不到这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了,王母勃然大怒,派二郎神硬是拆散了这一对夫妻。

“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王母娘娘看到后拔下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霎时间,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无法横越了。把织女和牛郎分隔在茫茫银河两岸,只允许他们每年的七月初七夜间一家团聚。

“织女回到天上后,没日没夜地织锦,终于在七月七日的前一天织出了仙境图。相会的时刻到了,牛郎担着一双儿女兴冲冲地赶来,织女和牛郎深情相对,搂抱着他们的儿女,有无数的话儿要说,有无尽的情意要倾诉啊!

“可是时间是那么短暂,二郎神赶来大喝一声,织女忙将织锦递到牛郎手上,牛郎受到惊吓,没有接住。就在一瞬间,天空中一声巨响,发出万道金光。人间仙境图随风飘落,于是,地面上出现了一个美丽的桃源。”

在桃源里,袁隆平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可是好景不长,袁隆平还在想着这些意犹未尽的故事,却突然响起了警报声。接着,就是日军的狂轰滥炸。没多久,美丽的桃园镇顿时变成了一片狼籍。房屋倒塌,尸横遍野,天空中弥漫着浓烟。

这就在这个时候,母亲受到惊吓,提前产下了第五个儿子隆湘,乳名五毛。为了躲避日军的轰炸,于1939年的除夕,全家人一起,乘坐一条小木船,走沅水,入洞庭,逆流而上,逃往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