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德川幕府初期的日本工业基本处于家庭手工业阶段,一种产品的许多工序,如棉纺织业中的轧棉、纺纱,以及染织,都由一个家庭完成。这种农村家庭手工业,其生产目的也不是为了交换,生产的是使用价值。直到 17 世纪下叶在经过一段较长的恢复期后,农业生产才开始出现活力。到 17、18 世纪之交,在某些地区,如西摄津,农村妇女已经把织布作为主要生产。这时, 纺织业的各个工序也已经分离,由商人将轧棉、弹棉、纺纱、织布、染色等
① 应交年贡用货币额表示。由于钱币中以中国明代永乐钱为标准价,故亦称“永高法”。
独立作业联系起来。商人资本开始控制生产,形成类似分散的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家庭劳动,日本称之为“问屋制家庭工业”。
在农村外的城下町,则又是另一种景况。根据“一国一城”的原则,城下町是藩的政治、经济中心。城下町里有相当比例的手工业人口,如 1707 年冈山藩城下町的手工业者占人口的 18.9%,以同行聚居地命名的町有锻冶、染坊、金银、制枪、制革、造纸、制锅等 10 多个。
18 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生产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时开始出现集中的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其中较为突出的是纺织业、陶瓷、漆器、造纸、酿造、制盐以及采矿等行业。
在纺织业中,尤以京都西阵的丝织业最为著名。西阵丝织业受幕府保护, 采用进口的“唐丝”,生产各种质地精良的高档产品,以供应上至将军、宫廷、下至地方领主及上级武士和富裕町人享用。在麻纺织业中,著名的有奈良生产的麻布和近江生产的蚊帐等。棉纺织业在一些先进的产棉区,已发展为独立的专业化生产。18 世纪中叶,从摄津、河内、和泉等地销往大阪的棉加工品分别有:籽棉、皮棉、桄纱、白棉布、条纹棉布等种类。18 世纪中叶后,许多农民和农家女已完全脱离农业,被吸收到商人组织的机户(作坊), 按分工方法进行同一产品的生产。在桐生新町,1757 年在机户中的机织女及缫丝者人数已有 1482 人;到 1819 年达到 3353 人。在越中井波町,1806 年
有织机 106 架,年生产柳绢 4000 匹。
至于陶瓷业,则与茶道的发展有很大关系。茶道是以室町幕府时期足利义政将军在东山山庄里的风趣生活为中心而繁盛起来的。到了德川幕府时代,茶道成了广大平民的教养内容,并刺激了陶瓷业的发展。同时,由于丰臣秀吉在侵略朝鲜的战争中俘虏了一批朝鲜陶工,从而使制陶技术有了显著进步。例如肥前的有田烧,加贺的九谷烧,都是当时著名的茶具。
漆器工艺以京都最享盛名。此外如能登的轮岛涂,奥州的会津涂,能代的春津涂也都是漆器工艺中的佼佼者。造纸业主要集中在美浓,土佐、越前等地,其中尤以越前生产的奉书纸、鸟子纸工艺质量最佳。酿酒的大规模生产,集中在伊丹、滩、池田等地。往来于江户与京、阪之间的运输船中,就有专门运输这些地区酒的运输船。制盐业,由于日本所处地理条件和渔业的发达而处处皆有,其中著名的有赤德、抚养、行德等地的精加工盐,有不少藩都将制盐作为垄断专营的事业。
采矿业基本由幕府直接经营。幕府的财源除来自广大直辖领地的租赋外,主要就是经营矿山的收入。佐渡的金山,石见、生野、院内的银山,以及足尾的铜山,都是直辖矿山,这些矿山的收入是幕府初期的主要财源。宽永四年(1627 年),又在各国设置金银奉行,以奖励开采金银矿。铜矿开采也很发达。宽文时(1661—1672 年),国内主要铜矿已有 23 座,到贞享时
(1684—1688 年),增加到 34 座。18 世纪下半叶,铜是德川幕府第一重要出口品。亚洲沿海国家进口日本铜来铸炮与铸币。中国清代也依赖日本的铜, 在 18 世纪头 25 年中更其如此,当时清代的货币全用日本的铜铸造。铁矿, 除原有的山阴、山阳等冶炼业日渐发展外,其他各地也陆续开发。煤炭业, 17 世纪末集中在筑前煤矿,18 世纪上叶又开始采掘三池煤田,所产煤由池田运出,概称池田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