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与官办工场
- 世纪,俄国在彼得大帝和叶卡特林娜二世统治期间,逐步上升为欧洲强大的国家,从而有能力参与普遍的历史发展,是这一时期令人瞩目的现象之一。
彼得大帝为了在经济上避免依赖西欧和在军事、政治上能同西欧抗争, 决心发展国家的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按他自己的话说,“下定决心要占有本国所有对陆军、炮兵和舰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工厂”。早在 1699 年,彼得大帝就开始在沃龙涅什建造船舶。纳瓦尔战役(1701)失败之后,他下令将教堂的三个钟拿下一个,用铜铸炮,一年铸了 300 门,同时在瓦尔霍夫河、卢卡河建造了 600 艘平底船。1703 年,位于斯维尔河的大型造船厂建成,同年 8 月,第一艘巡洋舰“军旗号”下水,标志着波罗的海舰队的诞生。为解决工场劳动力问题,1703 年,彼得大帝正式颁布将国有农民编入手工工场的命令,官办工场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711 年,彼得大帝为扶植工业的发展,于 2 月 28 日发布命令,允许将国家工场以优惠条件转让给私人资本经营,政府发放低息贷款资助,并可从国外聘请技师。1719 年,为加强管理,中央设立了手工工场院和矿业院。1721 年 1 月 18 日的指令又规定,手工工场主可以收买整村农奴进入手工工场,被判刑的罪犯、流浪汉及战俘,都许可放到手工工场中劳动。同时彼得大帝的政治改革,也贯彻到了工业政策中:非贵族出身的企业家可以上升为贵族。乌拉尔炼铁厂的杰米多夫家族是这方面的一个范例。
到 18 世纪 20 年代,俄国手工工场由最初的 30 多家增加到 178 家,其中
官办工场占 89 家。许多紧缺的日用品和军需物资,如丝、麻织品,帆布和铁
已几乎可满足国内需要。全国大的冶金工场及金属加工工场有 45 个,新建设的叶卡特林堡成了五金生产中心,同时随着乌拉尔炼铁厂的增加,俄国由原来的铁进口国变成了铁出口国。
在叶卡特林娜二世时期,俄国工场手工业经历了第二个深刻的变化。这时,彼得时代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消失了,而让位于一种新型的手工工场。在一些市民阶层的新企业里,不是使用采邑农奴,而是开始使用雇佣工人。但这种雇佣工人与西欧国家又有显著差别:他们仍是向地主或国家交纳租赋的农民,没有完全摆脱农奴制依附关系。有的工人是地主的家奴,他们在工场赚取低微的工资,地主需要时还可召回。这也说明农奴制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存在深刻矛盾,农奴制已成为资本主义关系发展的桎梏。
尽管如此,在叶卡特林娜二世时期,国民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手工工
场数目,由 1762 年的 984 个增加到 1796 年的 3161 个。生铁产量由 1760 年
的 6 万吨增加到 1800 年的 18 万吨,居世界之首。
到 19 世纪初,据俄国内政部统计,1804 年俄国有各种类型大小企业(矿厂除外)2424 家,其中 16 人以上的企业(包括矿厂)有 1200 家。1804 年, 在加工工业中,雇佣工人已占总数的 48%。1805 年,棉纺业应用了蒸汽机, 同期,蒸汽机也开始应用于乌拉尔的冶金业以及制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