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寻找当地群众中的先进经验”
毛主席说:我们要求每个县委书记都像阳高县委书记那样,用心寻找当地群众中的先进经验,加以总结使之推广。
毛主席对人民群众创造的新生事物,十分锐,十分珍惜,一经发现就抓住不放,宣传它,植它,直至推广普及。
1955 年,毛主席主编《中国农村的社会主高潮》一书时,中共山西省委把阳高县委书记进写的大泉山的文章送给了他。他亲自动手修了这篇文章, 并把原来冗长的标题(《大泉山样由荒凉的土山成为绿林成荫,花果满山》), 为生动、醒目的标题:《看,大泉山变了样》,写了精辟的按语:“很高兴地看完了这篇好文章。有了这样一个典型例子,整个华北、西北,以一切有水土流失问题的地方,都可以照样去解自己的问题了。并且不要很多的时间, 三年、年、七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也就够了,问题是全面规划,加强领导。我们要求每个县委书记像阳高县委书记那样,用心寻找当地群众中的先进经验,加以总结使之推广。”毛主席不惜精力和时间亲自动笔主编《高潮》一书,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教会各级党委真正学会“抓住典型、推动一般”的领导方法。
1956 年 1 月,中央在中南海召开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会议,讨论《农业 4O 条》。当谈到水土保持、绿化全国的问题时,我又向毛主席汇报了阳高县大泉山采取挖鱼鳞坑、开渠、培埂、堵沟等四条办法绿化荒山的经验。我汇报说,过去的大泉山是一个 36 户人家的小山村。群众中流传的一首顺口溜,描述这里的自然条件是:“山山和尚头,处处裂嘴沟,旱天渴死牛, 雨天水上流,满野黄土坡,十年九不收。”粮食平均亩产不过 50 斤,群众生
活苦不堪言。山上的一位居士张风林在解放前曾为绿化大泉山艰苦奋斗了 10 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地主豪绅的压榨摧残,他的理想没有能实现。解放后,张风林在党和政府的鼓励支持下,经过七年多的时间,依靠党支部的领导和群众的集体力量,他的理想才一步一步地得到了实现。
接着,我又汇报说:1953 年,我到阳高县调查发现了这个典型。当时, 县委书记王进、大泉山村党支部书记高进才及张风林陪着我参观大泉山,从山上转到山下,边看边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在山坡上由上而下,遍挖鱼鳞坑,每坑的边上都植树,树小时,坑内种植农作物,可以现年得利, 树大了就停止种植农作物。为保护鱼鳞坑免遭水冲,他们在山坡上打了一道一道的拦水埂,埂里挖连环卧牛坑,使之上通鱼鳞坑,下通排水渠,埂上全压杨柳枝条,使埂又结实又长树。这样,遍山挖鱼鳞坑,就可遍山蓄水,遍山植树,而且树的成活率高,他们把这个办法叫做“土蓄水,水养树,树保土”,加上他们在沟壑里也由上而下层层打坝,节节蓄水,分段拦沙,每筑一坝,就修一台地,成为良田,沟底两岸全部营造了护岸林,从而形成了一整套治理水土流失、化害为利的有效措施。1954 年实现合作化后,加快了大
泉山面貌的改变,使过去的荒山、荒坡、荒沟变成了梯田成排、绿树成荫、溪水潺潺、花果满山的优美景地。毛主席听了以上汇报高兴地说,大泉山张风林真好啊!你回去后对他说:我们感谢他!我们要把大泉山在报纸上大肆报道,要写书、写传单,给来参观的人每人发一套。
毛主席为大泉山一文写的按语以及赞扬大泉山和张风林的一段话传达下去后,大泉山人受到极大的鼓舞,经过两年的努力,进一步控制了水土流失, 基本上做到了土不下山,水不出沟。而且大泉山的经验,在大泉山高级合作社的八个自然村迅速得到了推广。在 1956、1957 两年间,他们利用冬春农闲时间,组织全社劳力,上山下沟,挖鱼鳞坑,植树造林,修水平梯田,筑坝造田,在六个山头栽树 2000 多亩,做出了突出的成绩。1957 年,大泉山高级合作社受到国务院的嘉奖。同时,在毛主席的按语发表后两年时间内,全国先后有 23 个省、市、自治区的三万多人到大泉山学习参观,著名学者竺可祯和苏联水利专家等也到那里参观过,对大泉山的绿化荒山和水土保持工作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1958 年,毛主席在成都会议期间,还在两次讲话中提到大泉山和张风林。一次说,我们的东西都是从群众中来的。用鱼鳞坑的办法绿化荒山,是大泉山的一个和尚(应为居士)创造的。不同群众接近,任何东西也创造不出来。另一次说,大泉山治理水土流失、蓄水用水的经验, 一经在全国推行,更发展了,更系统化了。现在许多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 采取以蓄为主、小型为主、群众自办为主,即所谓“蓄、小、群”的办法, 治水、用水,也即按照沟壑的走向,自上而下,梯级开发,修筑许许多多纵横相连的小型蓄水库、蓄水池,群众叫做“葡萄串、满天星”,收效很大。
毛主席对大泉山所作的赞语,成了大泉山人征服大自然、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强大动力。即便在“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岁月里,他们也没有放松对水土流夫进行综合治理的工作。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泉山村的整个面貌发生了令人鼓舞的更大变化。1990 年当我写这篇文章时,阳高县传来的最新信息表明,大泉山人没有辜负毛主席对他们的赞扬。他们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已达 3000 亩,森林覆盖率达到 81%,先后建成大小蓄水池 108 个,真正做到了土不下山、水不出沟。过去的荒山、荒坡、荒沟变成了绿色的海洋。群众你为“绿色银行”。他们用林业的收入启动农、牧、副、工各业,使五业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现在,粮食平均亩产已超过 500 斤,户均
6400 多斤,人均年纯收入 650 元,超过了全国人均收入 630 元。全村 66 户家家有存粮,户户有存款,80%以上的农户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39 户有了电视机。特别令人高兴的是,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先后有九人考进了大学,摘掉了千百年来“文盲村”的帽子。这一切正如他们所说,如今的大泉山已经是:“松柏杨柳绿满山,层层梯田平展展,村里村外机器响,清清流水绕山间,科技兴农见实效,生产旧貌换新颜,脱贫致富五业旺,文化教育大改观。”
大泉山这个小小的赤贫山村的伟大创业史,同全国许许多多先进的社会
主义新农村一样,使我们看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灿烂前程。
1991 年 3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