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点文学,调节生活,扩大视野
毛主席是中国伟大的革命诗人,他的诗作不仅在国内有口皆碑,经常被人们引证传唱;而且在国外影响深远,受到极高的评价。
1953 年,从南宁会议到成都会议,毛主席都谈到了文学问题,尤其是诗同问题。3 月 7 日下午,成都会议召开前夕,毛主席带领先行到达的几个省市委第一书记参观杜甫草堂和武侯祠。他兴致很高,边参观边向我们讲解两处的楹联,诵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还风趣地说,看来高级知识分子的住宿困难问题,是古己有之的。随后他带我们到成都的公私合营耀华饮食部,直到二楼,开了三桌饭,我们九个省市委第一书记和主席坐在一桌。他说:“我三十年没进饭馆了,今天我请客。”这时,他诗兴勃发,由杜甫草堂、武侯祠的楹联,联系谈到昆明滇池大观楼的长联。他说,这副长联上下联共 180 字,气势磅礴, 文情并茂,对仗工整,韵味极浓,很值得一读,可以开阔胸襟,扩大视野。他信手拈来似地念了几句联语:“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之后,他凭自己的记忆书写了这副长联,与会同志争相传抄;我抄的长联至今还在我的笔记本上。(见附件)
就是在这次成都会议上,毛主席谈到新诗的问题。他说:“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民歌,第二古诗,二者的结合,产生第三个东西,就可创造出新形式来。形式是民族的,内容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太现实了没味道。” 他还说,要收集民歌,其办法,一个机关,一个工厂,每人发几张纸,要他们写出来,限几天之内送来,从前我在农民讲习所就是这样。可以搞几百万几千万首,然后从中选择,比一比哪省的民歌好。时隔两个月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毛主席又说,周扬同志讲的搜集民歌,很好,每个乡都可以出一集,出它万把册,有新民歌,有老民歌,都要。
从农民运动讲习所到建国之后,毛主席一直关注民歌,并在自己的诗词创作中注意从民歌中吸取营养,特别在他晚期的诗作如《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七律·送瘟神二首》、《七绝·为女民兵题照》、《杂言诗·八
连颂》等等,每首都独具匠心,豪放自然,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使人感到毛主席把古诗和民歌二者的优点结合起来,作了创造性的探索。
1964 年 8 月 19 日在北戴河,毛主席召集李雪峰、乌兰夫、刘仁、刘子厚和我到他的住所谈话。这次谈话的内容很多,一开头就谈到党对文学艺术的领导问题。他说,“打渔的人,手里有纲,网有许多眼,那是目。有一本朱子纲目,说到纲不举目不张⋯⋯文学艺术你们管不管呀?我是 15 年没有管了。在延安时,看了《逼上梁山》的戏后,给齐燕铭写过一个信。过去舞台上叫老爷、少爷、小姐、太太统治。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舞台上的人民是渣子,这是一个历史的颠倒,现在要把这个颠倒扭转过来⋯⋯我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了话,说是有人听,切不可以为有那么回事。⋯⋯当然批评胡风, 批评武训传,那是个别事件,那是目,不是纲,没有抓纲。你们要抓文学艺术工作,要纲举目张。”
毛主席对中国文学的研究,造诣之深,是古今罕见的。他在各种会议上, 联系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和认识问题,谈《红楼梦》,谈《水浒》,谈《三国演义》,谈屈原,谈鲁迅,等等。大家为他的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幽默诙谐的谈吐所折服,为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和美的享受而钦佩。1938 年 10 月,毛主席在六届六中全会一次休息闲谈时,对贺龙、徐海东两位将军笑着说,中国三部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谁不看完这三部小说, 不算中国人。可见,他把阅读和研究中国文学作为革命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这些是值得我们担负领导工作的人反复思考认真学习的。否则,对文学艺术的领导做到纲举目张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