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首相”统一德意志

古老的神圣罗马帝国,曾在欧洲存在 800 多年,它是德意志民族的一个联合体,也是德意志各邦王公贵族不断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政治舞台,而这个舞台上的两大主角则是奥地利和普鲁士。

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众多邦国之中,奥地利历来居于领导地位。

1848 年 3 月,德意志联邦的各邦代表,在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召开预备会议。会上,对以谁为核心组成统一的德国问题,出现了两种意见:多数代表主张,应由奥地利领导,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称“大德意志派”; 少数代表认为,应把奥地利排除在外,建立一个由普鲁士领导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称“小德意志派”。此外,也有若干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代表主张, 在德意志境内建立一个联邦制的共和国。各派都固执己见,不肯妥协,以致争论不休。最后,虽然选出了奥地利的约翰大公担任临时的帝国首脑,但他并没有任何实权,各邦的王公根本不听他的调遣,所以这个首脑形同虚设, 德意志仍然无法统一。相反,彼此间的矛盾日益发展,两大邦国即奥地利和普鲁士争夺统治权的斗争,则变得更加尖锐和公开化。

1861 年 1 月,普王威廉一世登上室座。他为了实现兼并全德的目的,

立即扩充军备,计划建立一支拥有 37 万常备军和 13 万后备部队的军队,并

在全国储备 16 万人的国民预备兵。这在当时的欧洲,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同时,他任命具有新思想的人物罗恩为军政部长,毛奇为总参谋长,着手进行军事改革。1862 年,又任命惮斯麦为首相兼外交大臣。这一任命,标志着普鲁士加快走上用王朝战争统一德国之路。

俾斯麦是坚决维护普鲁士贵族地主利益的政治家。他从小就拥护君主

制,每逢节日,都要到那些披甲戴盔的祖宗画像前,聆听家人讲述家谱。1848 年柏林爆发革命,群众队伍包围王宫,他得悉后在自己领地组织

军队,准备援救国王。后来他竭力主张将普鲁士的专制统治扩大到整个德意志,因此深受国王赏识。俾斯麦就任首相后,看穿了资产阶级议员只会在议会里吵吵嚷嚷,没有实力来对抗政府,所以他在一次议会上威严他说:“德意志的未来在于它的强权和实力。当前各种重大问题的解决,不是靠演讲和众多的决议,而是靠铁和血!”后来,他果真一脚踢开议会,加紧扩军备战, 准备用武力来统一德意志。

从此,人们就管他叫“铁血首相”。

俾斯麦统一德国的第一步是对丹麦发动侵略战争。

1863 年末,丹麦合并了德意志邦联的成员国施勒斯维希公国。次年 2 月,俾斯麦乘机和奥地利结成联盟进攻丹麦。丹麦根本抵挡不住这两个强敌, 不久就被打败。普鲁士占领了施勒斯维希公国,而奥地利占领了另一个小公国。

接着,俾斯麦掉转枪口,向不久前的盟国奥地利发动战争。

俾斯麦深知,奥地利是个劲敌,不能掉以轻心,所以在开战前三次亲往法国,用甜言蜜语稳住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假意许诺打败奥国后让法国取得一份“领土报酬”。另一方面,他又使拿破仑感到,普奥战争可能短时间难以结束,普鲁士可能遭受极大消耗,而法国有可能坐收渔人之利。不久, 他又与意大利结成军事同盟。

做好了这些准备,俾斯麦于 1866 年 6 月,下令普军侵入奥地利不久以

前占领的那个小公国。奥军统帅部决定以 28 万余名军队迎战普鲁士军。普

军虽仅 25 万余人,但装备比奥军要好得多,拥有当时最先进的从后膛装弹的撞针击发枪。

  1. 月 3

    日,双方在捷克的萨多瓦村附近决战。俾斯麦投入大量兵力,自己还带上毒药,如果失败就自杀。结果普军大获全胜,奥地利军队无力再战。

10 天后,普军逼近奥地利京城维也纳。有人提出一项计划:让普军彻底打跨奥地利,高唱凯歌进入维也纳,这样可以迫使奥地利割让更多的领土。老谋深算的俾斯麦估计法皇拿破仑三世有可能干涉,再说他还想在必要时再利用奥地利,所以没有进入维也纳。

7 月 22 日,普奥双方代表在尼科尔斯堡进行谈判;8 月 23 日,双方正式签订《布拉格和约》,战争结束。和约规定:德意志联邦议会解散,奥地利完全退出旧的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则有权建立以它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 奥地利把它对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管理权,全部让给普鲁士,并向普鲁士偿付一笔大的赔款;同时,奥地利把威尼斯割让给意大利。

普鲁士赢得对奥战争的胜利,是其统一德国的关键,战争结局改变了德意志的内部面貌。普军之所以获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政治上来说,普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普鲁士新国王威廉一世和首相俾斯麦竭力推行“铁血政策”,把统一德国的事业摆在其政治措施的首位。从军事上来说,普鲁士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到战争爆发前,普军在总兵力和武器装备方面都比奥军略胜一筹。普鲁士重用了一位高明的统帅。毛奇将军作为普军的总参谋长, 成功地担任了普军作战指挥的实际统帅,又利用了现代铁路交通和通信工具,在战争中成功地实施了机动和正确及时而不间断的指挥。

第二年 4 月,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北部,只剩下南部四个紧邻法国的邦

国仍旧保持着独立。拿破仑三世不愿德意志强大,竭力阻碍这四个邦国统一于德意志。俾斯麦决心与法国一战。可是,他需要寻找借口。

普奥战争结束不久,法国驻普鲁士大使拜会惮斯麦要求他实现“领土报酬”的诺言,同意法国吞井卢森堡和比利时。对卢森堡,俾斯麦没有认可。对比利时,他也不置可否,只是要大使把法国的要求写成备忘录,以便呈交普王作最后决定。

法国方面不知俾斯麦诡计多端,马上照办了。不料俾斯麦拿到备忘录后, 立即把内容透露给对欧洲有野心的英、俄两国,挑起它们与法国的矛盾。拿破仑三世闻讯,肺都气炸了,决心同普鲁士决一雌雄。

接着,又发生了一件导致法国与普鲁士交战的事。

1870 年 7 月 1 日,欧洲各国报纸上刊登一条消息:西班牙国王死后没有人继位,准备迎请普鲁士国王的堂兄奥波德亲王去当国王。原来,这也是俾斯麦派人活动的结果,企图使法国腹背受敌。拿破仑三世见这件事对自己十分不利,非常恼怒,立即向普王提出抗议;他的外交部长扬言,要跟那个敢于派人去登西班牙王位的国家开战。

7 月 13 日,俾斯麦正在举行家宴,忽然接到普王从避暑地拍来的一份急电。电报说,法国大使特地晋见普王,说奉拿破仑三世之命,要求普王保证他的堂兄永不继承西班牙王位。普王予以拒绝,但同意普、法两国就此事在柏林举行谈判,所以特地打电报通知俾斯麦。”

俾斯麦读完电文,顿时喜形于色,当即问在场的总参谋长毛奇:“将军, 请您回答我:对法作战能否获得全胜?”

毛奇满有把握他说:“我肯定与对丹麦和奥地利的战争一样,取得全部胜利!”

“好,您的回答坚定了我的意志!”俾斯麦说罢,拿起笔来,删去了电文的最后一句话,把它改为:“国王陛下以后拒绝接见法国大使,并命令值日副官转告法国大使,陛下再也没有什么可谈的了。”

改完后,他得意扬扬他说:“这下法皇可受不了啦!”

毛奇看后哈哈大笑说:“首相阁下,您把退却的号音,变成了进攻的雄壮的号声!”

俾斯麦又征求了陆军大臣的意见。随即命令副官将这修改过的电文在报上公布。

这一下,果真惹怒了拿破仑三世。7 月 19 日,法国向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

战争以法国失败而告终。当年年底,南部四个邻近法国的邦国也归于普鲁士控制之下。

1871 年 1 月 18 日,普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为皇帝,宣告德意志帝国成立。1 月 28 日,交战双方签订停战协定,2 月 28 日签订预备和约,5 月 10 日正式签订《法兰克福和约》,普法战争正式结束。条约规定,法国

赔款 50 亿法郎,割让阿尔萨斯全部和洛林大部地区。在此期间,巴黎人民

于 3 月 18 日武装起义,成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但 72 天后即遭镇压。

普法战争导致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帮助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统一,普法战争之后,由于德法两国矛盾进一步加剧, 欧洲大陆变得更加动荡不定。两国在这次战争中的结怨,成为后来引发第一

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之一。

俾斯麦用铁和血结束了德意志的封建分裂局面,完成了德国的统一,这在历史上是进步的,但从此以后,德国逐步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成为世界战争的一个策源地。

普法战争经验表明,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对于军队动员和做好战争准备具有重大意义;总参谋部在准备和实施作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铁路运输提高了部队机动能力和后勤保障能力;炮兵在作战中显示了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