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不可测的越战“泥潭”
继朝鲜战争之后,美国又在印度支那发动了一场战争。这次战争历经三任总统,历时十余载,是美国侵略战争史上历时最长、损失最大的一次战争。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就开始插手印支地区。
战后,美国乘法国撤出印度支那之机,大量向南越派遣军事人员,将“美驻印支军事援助顾问团”改为“美驻南越军事援助顾问团”,大力扶植西贡吴庭艳政权,支持其发动“诉共”、“灭共”运动,残酷镇压和屠杀爱国的南越人民。在敌人屠刀的逼迫下,越南南方人民于 1959 年开始了英勇的反抗美伪统治的革命武装斗争。
1960 年 12 月 20 日,越南南方成立民族解放阵线,并着手建立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
1961 年 2 月 15 日,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把各地的人民武装统一组成了越南南方人民解放武装力量。
美国为了防止吴庭艳集团垮台,1961 年 5 月,派 100 名“特种部队”
(代号为“绿色贝雷帽”)进入越南南方,从此开始了对越南的“特种战争”。美国派特种部队进入南越,实际上进行的是一种由美国出钱、出枪、出
顾问,协助南越伪军进行的“反游击战”,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持西贡政权的反动统治,推行美国新的殖民主义政策,为其全球战略服务。为此,美国积极扩充甫越伪军,提供大量武器装备,协助其频繁“扫荡”,大力建立“战略村”和无人区。所谓“战略村”,就是以自然村为单位,把居民用工事围起来,实行严密的控制,以断绝他们与人民武装的联系,进而把各村联成一片,形成封锁地带,以分割解放区。在“战略村”内成立了反动武装,实行“联保制”,镇压革命力量。
为了粉碎美国的“特种战争”计划,越南南方人民武装在民族解放阵线
的领导下发动人民群众,坚持全面的、长期的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执行“小打稳吃”、积小胜为大胜的作战指导思想,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至 1964 年
初,武装力量发展到 20 多万人,解放了南方五分之四的土地和三分之二的人口,逐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有利战略态势,宣告了美国“特种战争” 的破产。
1964 年 6 月 1 日,美国政府召开檀香山会议,确定了“逐步扩大”侵越战争的计划,进行以美军为主体和各仆从国军队相配合的局部战争。为了制造扩大战争的口实,美军“麦道克斯”号驱逐舰于 8 月 2 日驶入北部湾挑衅,与越方鱼雷快艇发生遭遇战,制造了第一次北部湾事件。8 月 4 日,该舰和另一艘驱逐舰再次驶入北部湾挑衅,蓄意制造了第二次北部湾事件。次日,美国政府悍然出动 64 架飞机空袭了越南北方的广溪、宜安、沥长、鸿基等地。这是美国把战火由南越扩大到北越而遍及整个越南国土的转折点。美国在侵略越南的局部战争阶段,按其主要作战方式大致分成南打和北
炸两个战场。在南打战场,美军首先推行“墨渍”战略,即以北纬 17 度线至西贡的沿海基地为据点,构成环形防御圈的战役布势,逐步向解放区“渗透”,诱寻人民武装主力进行“决战”。越南南方人民武装力量积极开展机动作战,采取奇袭、伏击、攻点打援等灵活战法,粉碎了美伪军第一个“旱季攻势”,使其“墨渍”战略破产。美伪并不甘心失败,于 1966 年 2 月再次召开檀香山会议,决定强化南打,加强北炸,在南方发动第二个大规模“旱季攻势”,采取“搜索与摧毁”战略,即以南越伪军和仆从军守点保线,美军集中主力和优势装备,对南越人民武装的根据地进行长时期的反复“扫荡”。美军一系,列的“扫荡”和“清剿”,使南越解放区遭受巨大损失, 这一阶段斗争最为激烈。南越军民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在艰苦的战争条件下,扬长避短,声东击西,连续开展反“扫荡”作战,粉碎了美伪第二个“旱季攻势”。此后,为了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南越人民武装于 1967
年雨季刚结束就先机制敌,主动出击。在南越人民武装的抗击下,美伪自 1968 年起转而实行“固守与清剿”战略。南越军民抓住敌人调整部署、缩短战线的有利时机,于 1968 年春、夏季在南越全境连续发动大规模攻势,取得重大胜利。
美国对越南北方的空袭,是美国侵越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 1964 年
8 月 5 日至 1968 年 11 月,历时 4 年零 3 个月,美对越南北方空袭达 10.77
万次(平均每次出动 3 至 4 架次),投弹 258 万余吨。在面积约 15.9 万平
方公里的越南北方,平均每平方公里投弹 16.2 吨。其飞机出动量,在 1966
年以前日出动量为 100 至 200 架次;1966 年以后,日出动量约 300 架次,
最多时一天达 749 架次。在此阶段,越南北方军民实行军队防空与群众防空
相结合,开展全民防空运动,共击落敌机 3300 多架,有效地挫败了美国的北炸企图。
美国在战争泥潭中越陷越深,国内反战运动迅猛发展。1968 年,美国政府被迫放弃战争升级政策。宣布部分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5 月,越南民主共和国与美国在巴黎举行和谈。
11 月,美国宣布无条件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和炮击。
1969 年 1 月,尼克松取代约翰逊就任美国总统,美国的侵略战争方针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1969 年 7 月,尼克松在关岛宣布,美军将逐步撤出南越。同时,美国
加强了南越伪军在南越推行绥靖计划的手段,以实现“以当地人打当地人” 的企图,从此,美国的侵越战争进入了战争“越南化”阶段。美军兵力逐步减少,至 1970 年底共撤出 21 万人,西贡军队则增加到 100 万人,开始接替美军承担主要作战任务。
1970 年 3 月,美国在柬埔寨策动军事政变,颠覆西哈努克政府,扶植以朗诺为首的右翼政府,4 月以摧毁“越共庇护所”为名出动 8 万美军侵入柬埔寨。4 月 24—25 日,印度支那三国四方(越南南方、北方、柬埔寨, 老挝)领导人举行最高级会议,组成联合抗美统一战线。
1971 年 2 月初,美国为了分割越、柬、老三国武装斗争的联系,切断
“胡志明小道”,使用 3 万南越政府军和 1.5 万美军,以九号公路为轴线,
分三路进攻老挝南部地区。越、老人民武装集中 5 万兵力,采取诱敌深入、
各个歼灭战法,激战 44 个昼夜,歼敌 2 万余人,使美国的战争“越南化” 政策严重受挫。1972 年 4 月,美国政府恢复对北越的全面轰炸,企图达到“以炸迫和”的目的,但由于越南北方军民英勇抗击,美国被迫在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巴黎协定上签字,此后,越老柬三国继续战斗,终于在 1975 年先后取得了战争的彻底胜利。
越南战争是美国战后陷得最深、拖得最久、代价最大的一次以失败告终的侵略战争。美国战争开支共 2000 多亿美元,伤亡 36 万多人,其中亡 5.6
万余人,损失飞机和直升机 8612 架。
美国发动的侵越战争,正是由于其非正义性质,不仅遭到越南军民的英勇抗击,而且招致了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强烈反对,政治上陷入内外交困的被动局面。回首 200 多年前的美国独立战争,
小小的北美 13 州人民依靠自己艰苦奋战和国际援助打败了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大英帝国。200 多年后,美国侵略者在越南恰好犯下当年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错误,这是历史对美国侵略者无情的嘲讽,也是严正的惩罚。毛泽东主席在 1970 年 5 月 20 日声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战争的声明中指出:“无数事实证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弱国能够打败强国,小国能够打败大国。小国人民只要敢于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就一定能够战胜大国的侵略。这是一条历史的规律。”
游击战与反游击战、伏击和反伏击、扫荡与反扫荡是这场战争的主要作战形式。面对优势装备之敌,越南人民坚持持久的人民战争,建立民族游击队、地方部队、主力部队相结合的武装力量,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从而大大抑制了敌人的长处,创造了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之敌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