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化武器打“低水平战争”
本世纪 80 年代初,在世界热点地区——中东爆发了一场举世瞩目的战争,即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
这场战争从 1980 年 9 月爆发,至 1988 年 8 月 20 日落下帷幕,整整持
续了 8 年之久。这是二战后持续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局部战争。它不仅使两伊双方都蒙受巨大损失,还殃及海湾地区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安全稳定,致使海湾局势一度空前紧张,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
伊拉克和伊朗均为海湾地区强国,但长期存在民族宿怨和边界争端,曾多次为阿拉伯河下游地区的归属问题兵戎相见。1979 年 2 月,伊朗伊斯兰革命成功,以宗教领袖霍梅尼为代表的什叶派穆斯林上台执政。伊拉克是什叶派发源地,占人口 55%的什叶派穆斯林中反政府势力活跃,从而成为伊朗输出革命的首要目标。伊拉克国富兵强,极力谋求海湾地区霸权,企图趁霍梅尼政权立足未稳之际对其进行打击,以消除所面临的威胁并彻底解决边界争端,这便使两国关系日趋紧张,边境冲突加剧。
战前,伊拉克总兵力 24.2 万人,另有民兵约 10 万人;伊朗总兵力 24
万人,另有革命卫队约 9 万人。伊朗经济困难,政局动荡,国际处境孤立; 武器装备不足,军队几经清洗,军队与革命卫队之间不够协调,战斗力不能充分发挥。伊拉克在经济上有阿拉伯富国作后盾,武器装备供应充足,然而国土只有伊朗的四分之一多一些,人口约为其三分之一,兵员严重短缺。
1980 年 9 月 22 日拂晓,伊拉克为夺取有争议的边境领土,攻占伊朗南部阿拉伯人聚居的阿巴丹等重要经济地区,萨达姆总统下达了对伊朗的军事目标发动“威慑性打击”的命令。接着,伊拉克出动大批作战飞机,袭击了伊朗首都德黑兰等 15 个城市和 7 个空军基地。
23 日凌晨 3 时,伊拉克的地面部队 5 个师又 2 个旅近 7 万人,1200 余辆坦克,越过边境,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境内大举推进。
经过一周激战,伊拉克军队占领了伊朗约 2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边境全
部哨所,控制了阿拉伯河东岸长 600 公里、宽 20 公里的狭长地带,深入伊
朗境内 10—30 公里,南部战线最长入侵纵深达 90 公里。
面对伊拉克咄咄逼人的攻势,伊朗军队仓促应战。其空军对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等目标进行报复性轰炸。地面部队调整部署,急调增援部队阻滞对方进攻。1981 年 9 月 27 日,伊朗开始全面反攻。9 月底,伊朗集中 10 余万兵力,发动大规模的阿巴丹反击战,解除了伊拉克对阿巴丹的包围。
1982 年 3 月下旬,经过周密部署,伊朗又发动了“胜利行动”攻势,
全歼伊拉克 2 个旅,重创 2 个师,共毙伤伊拉克士兵 2.5 万人,俘虏 1 .5
万人,击毁坦克 360 辆,击落飞机 20 余架,缴获了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
4 月 20 日,伊朗又集中 10 万余人,发起以收复霍拉姆沙赫尔市为目标的“耶路撒冷圣城行动”攻势。经过 25 天激战,终于将其收复。6 月,伊
拉克单方面宣布停火,并从伊朗撤军。
伊朗拒绝伊拉克的停火建议,不给伊拉克以喘息之机,1982 年 7 月 13
日晚,出动 10 万兵力发起“斋月”战役,突破伊拉克防线,深入到伊拉克
境内 20 余公里。伊拉克利用本土作战的有利条件,动用 10 万兵力进行反击, 对进攻的伊朗军队进行围歼,挫败了伊朗军队的攻势。此后,双方你来我往, 战争进入僵持状态。
1984 年 2 月,伊朗不顾伊拉克的停战要求和国际调停继续进攻,企图迫使萨达姆下台。伊拉克采取“以战迫和”方针,在地面和海上连续发起主动出击,多次使用化学武器,还利用其空中优势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袭船战”。 1986 年,两伊战争再趋激烈。伊朗一反过去打消耗战的方针,力争速
战速决。1986 年 2 月初,伊朗出动 9 万余人,发动了规模较大的代号为“曙光—8 号”的攻势,攻克了伊拉克南部主要出海口法奥。与地面战场相呼应, 两伊“袭船战”一再升级,遭到袭击的船只达 106 艘。
由于两伊“袭船战”影响到非交战国的利益,科威特先后向联合国的 5
个常任理事国提出租船和护航要求。伊朗对科威特进一步施加压力,仅 1987
年的头 4 个月,袭击出入科威特港口的船只就达 16 艘。苏美相继同意为科威特油轮护航并以此为由不断向海湾派遣军舰,从而使原来就很紧张的海湾局势增添了更大的危险。
为避免战争进一步升级,联合国安理会 1987 年 7 月 20 日通过决议,要求两伊双方立即停火,但是,由于两伊积怨甚久,在停火问题上分歧较大, 谁也不愿主动作出让步,因而联合国决议迟迟得不到贯彻落实。
1988 年是两伊战争出现重大转折的一年。2—4 月,双方使用数百枚导弹袭击对方城镇,掀起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导弹袭城战”。在相持中,伊拉克渐渐占了上风,4 月 17 日对法奥地区的伊朗守军发动了代号为“斋月行动”的攻势,于 18 日全部收复被伊朗占领两年之久的法奥地区。
伊拉克收复法奥地区,拔掉了伊朗赖以进攻伊拉克南部地区的重要据点,是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取得的最大的战役性胜利,成为“两伊战争的转折点”。
伊朗在欲战不能、欲罢不忍的境况下,被迫于 1988 年 7 月 14 日宣布,
同意接受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和平解决争端的第 598 号决议。8 月 20 日,两
伊双方在联合国军事观察团监督下实现停火,长达 8 年的两伊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两伊战争在被称为“石油宝库”的海湾腹地进行,由于旷日持久,规模浩大,使两伊双方都蒙受了重大损失。伊朗伤亡 100 多万人,被俘 3 万多人,
损失作战飞机 150 架、坦克 1500 辆、火炮 1200 门、舰艇 16 艘;伊拉克伤
亡 40 多万人,被俘 5 万多人,损失作战飞机 250 架、坦克 2000 多辆、火炮
1500 门、舰艇 15 艘。两国军费开支近 2000 亿美元,经济损失约 5400 亿美元。战争使双方的综合国力受到很大削弱,客观上削弱了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的势头,推迟了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刺激了中东地区各国对地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破坏性武器的追求,引起了新的军备竞赛。伊拉克在这场竞赛中略占上风,以致很快忘记战争教训,停火两年后贸然入侵科威特, 酿成了规模空前、给伊拉克带来灾难性打击的海湾战争。
两伊战争是双方大量使用先进或较先进武器的现代局部战争。战争爆发前,两伊不惜巨资购置了大批先进武器设备。战争爆发后,更不惜血本,向
美、苏等国进口武器。在战争中,双方频繁使用先进飞机实施狂轰滥炸,然而,由于两国军队训练水平低,人员素质、指挥能力不能满足现代化战争的要求,先进武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那些价值昂贵、数量有限的地地战术导弹,往往被用于袭击普通城镇,没能在战场上充分发挥其战斗威力。因此,西方一些军事评论家称这次战争为“现代化武器打的低水平战争”。
两伊战争给世人留下了有益的启示:任何再富有的国家,都承受不起一场拼国力的长期消耗的战争,而巨额资金能够买到现代化武器,但买不来军队的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