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活火”和“原子”

人们通常所说的人类文明的摇篮,有埃及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和中国的黄河流域,有时加上古希腊的爱琴文明,合称世界五大文明。后来,它们中间有的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衰亡或中断了,仅作为遗产对后世历史起着间接作用。到了公元前 8 世纪至

公元前 3 世纪,世界上形成了中国、印度和希腊三个古典文化中心,它们对后世的历史发展起了长久和深远的作用。

在这 500 多年的时间里,这三个古国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哲学家,他们开始思考以前人们没有想过的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等问题。从此以后,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思考就再也没有停止过。

古希腊有个名叫赫拉克利特的哲学家说,人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一团永恒的“活火”。这团活火有规律地燃烧着,又有规律地熄灭着。旧火熄灭,新火燃烧,就构成了生生不息的世界万物。世界万物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切都在流动,一切都在变化。他经常到奔腾的河流边去观察, 面对汹涌澎湃的河水,他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河水川流不息,当你第二次踏入时,它已经不是第一次的流水了。踏进同一条河的人,遇到的永远是新的流水。他还用太阳作比喻,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今天看到的太阳,已经不是昨天的那个太阳了。他的这些话,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光彩。

赫拉克利特去世后 10 年,就是公元前 5 世纪中期的时候,有个名叫德谟克利特的人出生在色雷斯的阿布德拉城。他从小喜欢专心致志钻研学问。据说有一天,他正在一间小房子里埋头钻研,他父亲牵过来一头牛,就在那小房子里宰杀。他竟然没有察觉,直到父亲喊他去祭神,他才知道父亲在他身边所做的一切。

德谟克利特经常问自己,为什么离海岸近的石头块大,离海岸远的石头块小;为什么麻雀总是和麻雀在一起,而不和别的雀鸟在一起。有时,他剖开动物的肚子,仔细观察他的内脏,一看就是大半天。因为他经常这样迷进某一个问题,阿布德拉城里许多人都把他当作“疯子”, 闹出许多笑话,甚至还被传令到法庭去接受审判,幸亏有个医生千方百计地证明他不是疯子,而是阿布德拉城最聪明最有学问的哲学家,才幸免于难。

那个时候,许多人都说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可以看到的水、火、土、风等。它们都由神操纵着,神为了生长庄稼就把雨赐给大地。德谟克利特不这样看,他说雨是由于风把云吹在一起而产生的。整个世界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他说的原子是一种最小的、不能再分的微粒。许许多多的微粒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只是形状、大小、位置和次序不同。虚空是原子运动的空间。原子在虚空中运动,按照不同的方式不断组合和分解,就形成复杂多样的大千世界。原子是一种永恒运动的物质,世上一些事物的出现,就是原子的组合;事物的消失,就是原子的分离。德谟克利特在 2000 多年前用原子解释宇宙间的一切,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情。因为,直到 20 世纪初,人们才利用克鲁克特测微镜和威尔逊测微镜

观测到原子和原子运动。

希腊人创造了丰富动人的神话故事,喜欢用神的意志去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当一只船从海湾行驶过来的时候,许多人说那插在水里的桨好像要折断了,可拿出水面一看,却完好无损。人们弄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就说是神操纵人们眼睛产生的视觉欺骗。德谟克利特再三向人们解释说,这不是神操纵的结果,人们所看到的水中的船桨和水上的船桨,实际上都是同一个船桨。只不过水中的船桨经过海水的折光, 看起来就像折断了一样。事实上它并没有折断。渐渐地,一些人终于懂得了这个道理。

德谟克利特把自己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当时希腊的科学文化事业。他平生写了 70 多种科学著作,涉及当时各门学科的知识,如哲学、逻辑学、数学、宇宙学、物理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语言学、艺术、技术等等。马克思称他为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他从哪儿得来这么丰富的学识呢?前面讲到过,他从小就用心学习。后来,他利用从父亲那儿继承下来的一笔遗产到世界各地漫游,埃及、巴比伦、波斯、印度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到一地,都不放过向有学问的人求教的机会。不幸的是,他耗尽了父亲的遗产,受到了人们的控告。因为按当地的习惯,父亲死后,儿子有义务增加财产, 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坐在法庭被告席上的德谟克利特,当众宣读了自己探索宇宙的著作《大世界》。人们听后,都说这是一部有价值的著作。法庭于是免除了对他的处罚。

这时的德谟克利特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为了支持他的事业,阿布德拉人资助给他一大笔钱,还为他树立了铜像。他去世后,人们又用国家的资金为他举行了葬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