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洛士的胜利

“皮洛士的胜利”是西方流传下来的一句谚语。人们往往用它来形容那种可悲的得不偿失的胜利。这句谚语起源于古罗马的一场战争。

从公元前 8 世纪起,爱琴海地区的希腊人不断向意大利半岛和西西里岛移殖,在那里建立了许多殖民城邦,如叙拉古、他林顿、丘米等。当时,意大利半岛南部东西沿海和西西里岛东南沿海都是希腊人的势力范围,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大希腊”。希腊文化就是通过大希腊这块跳板传到意大利半岛的。

罗马征服了意大利中部后还不满足,它想把势力进一步扩展到半岛南部沿海。当时,那些希腊人的城邦之间,由于商业贸易上的竞争,互相倾轧,彼此攻击。有的要求保住独立地位,有的赞成同罗马结盟。

公元前 282 年,希腊人在意大利半岛南部他林顿附近建立的图里城受卢卡尼亚人的进攻,图里没有就近向当时大希腊最强大的城邦他林顿求援,反而到罗马去请求援兵。这给了正想向南推进的罗马人一个极好的机会,罗马军队击溃卢卡尼亚人,迅速进驻图里,还开来了由 10 艘战舰组成的罗马舰队。

罗马这一行动引起了他林顿的严重不安。他林顿说罗马违背了以前不派舰队进入这一地区的承诺,威胁了它的独立和安全。所以,当罗马舰队驶入他林顿海湾时,遭到他林顿军的突然袭击。罗马战舰被击沉, 士兵被杀死,舰队司令在战斗中阵亡。罗马要求他林顿对战争损失进行赔偿,遭到拒绝。罗马于是正式向他林顿宣战,派来大批军队进攻他林顿。

他林顿军队显然不是罗马军队的对手,交战后节节败退,形势对他林顿十分不利。走投无路之际,他林顿只好向北希腊的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求援。

皮洛士一向醉心于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勋功伟业”,企图在地中海地区建一大国。他林顿的求援,正中野心勃勃的皮洛士的下怀。公元前 280 年早春的一天,皮洛士仿效亚历山大东征,率领 22000 步兵、

3000 骑兵和 20 头战象,渡海来到意大利南部。在他林顿南面赫拉克里亚附近的第一次战斗中,双方交战七次,还没分出胜负。这时,皮洛士果断地把战象投入战斗。罗马士兵以前只听说过大象,这次猛地见到这种庞然大物,都吓得狼狈逃窜。罗马军队很快就被击败,7000 人死亡,2000 人被俘。不过,皮洛士的损失也很惨重,他自己还在战斗中受了伤。

罗马军队在前线的失利,引起国内的严重关注。许多刚刚归附罗马的城市,又纷纷脱离罗马,或者倒向皮洛士一边。在危急形势下,罗马人采取非常措施,强征无产者入伍,来保卫罗马城。罗马士兵在刚刚任命的独裁官的指挥下,顽强抵抗追来的皮洛士军队。孤军深入的皮洛士见再没有其它城市支持自己,只得撤退到阿普里亚。

第二年春天,皮洛士率领比上一次更多的军队进攻罗马,在阿普里亚境内的奥斯库伦城附近,双方展开了第二次激战。参战的罗马士兵达 7 万人,还带来了一种新近发明的特别战车,上面装有炭火炉、长矛和其它能同大象作战的武器装备。双方一交战,罗马士兵就用带火把的长矛攻击战象,战胜了皮洛士。但形势很快发生逆转,皮洛士把罗马士兵从

起伏的森林地带引到宽阔的平原上,以便发挥密集方阵和战象的作用。最后,罗马又被打败了。

不过,这次战斗中,皮洛士的损失极其惨重,死伤达 5000 人,跟罗马军队的损失差不多。对于两战皆胜的皮洛士来说,因为他损失了大批有生力量,而且不容易得到补充,所以这胜利很有点得不偿失的味道。战斗结束后,大家向他表示祝贺,而皮洛士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叹息地说道:“要是再来一次这样的胜利,我就没有军队了!”从此,像皮洛士这样事实上接近失败的胜利,就叫“皮洛士的胜利”,并逐渐演化为一条约定俗成的谚语。

皮洛士进攻罗马劳而无功,感到心灰意冷。这时,西西里岛上的叙拉古使者突然来请求皮洛士援助他们对迦太基作战。迦太基是腓尼基城邦推罗在北非建立的殖民地。这之前,罗马人同迦太基人订立了共同反对皮洛士的条约。当迦太基出兵进攻叙拉古时,皮洛士应叙拉古的请求, 把军队开到了西西里岛。由于西西里岛上的希腊城邦反对皮洛士,所以他同迦太基争夺西西里的战争进行得很不顺利。皮洛士在那里转战三年,同样一无所获,只好率兵退回到意大利半岛。

而罗马人在这几年中,趁机占据了南部意大利的许多城市,并作好了攻击皮洛士的准备。公元前 275 年,回到意大利的皮洛士,在一个名叫贝尼温敦的地方同罗马人打了最后一仗。罗马士兵在那种特制的战车上,向皮洛士战象喷出阵阵炭火,战象受到火的攻击,疯狂地转身向后奔逃,践踏自己的军队。结果,皮洛士再次遭到惨败。

这一年的秋天,皮洛士的国家受到马其顿王国的进攻。他只好彻底退出意大利回国,三年后,死在一次巷战中。

就在皮洛士战死的那一年,即公元前 272 年,罗马把整个南部意大利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又过了几年,罗马镇压了一些部落的独立和反抗,便控制了整个意大利。至此,罗马经过 200 多年的南征北战,从台伯河畔的一个小城邦,一跃而成为地中海区域举足轻重的大国。罗马是古代意大利半岛上各种势力角逐中唯一获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