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入成熟——宋金杂剧
宋金时期是戏曲的发展期,此时我国最早较为成熟的戏曲戏文,便在浙江温州开始形成,并迅速流行于东南沿海。
宋杂剧所包含的社会内容和表演技巧,超越了对神的畏惧与崇拜,从娱神走向了娱人,开创了一个戏曲多样化、大众化的新时代,使我国戏曲步入了成熟阶段。
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戏剧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宋杂剧走向独立发展道路
从北宋开始,中原地区100多年的安定和平,因此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就为戏曲的繁荣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古代,戏曲往往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唐代官修正史代表作《隋书·音乐志》中说,每年正月十五,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
“场”字的本意是古代祭神的平地,也就是“坛”。东汉经学家赵歧认为,“场”就是孔子坟上祭祀的“坛场”。
由此可见,“场”是指祭坛周围的那一片地方,“坛”与“场”共同构成了举行祭祀的空间,因而合称为“坛场”。“剧场”一词的构成,就能够体现戏曲与祭祀的血缘关系。
在宋代城市里,大量出现了瓦舍勾栏。瓦舍,也叫瓦子、瓦市。瓦舍里设置的演出场所称勾栏,也称钩栏、勾阑,勾栏的原意为曲折的栏杆,专指集市瓦舍里设置的演出棚。瓦舍的规模很大,大的瓦舍有十几座勾栏,是城市中的主要表演场所,是舞台、剧院的雏形。
勾栏式的剧场大致结构是一个可以三面看戏的戏楼,就是舞台,其两侧有腰棚,这是两侧的看台,戏楼正对面还有高高的神楼。
当时宋朝都城汴京瓦舍很多,东西南北四城都有,最大的一处瓦舍有大小勾栏50余座,可容纳数千人。在瓦舍里,各种演出盛况空前。演出的节目有说书、说唱、杂剧、傀儡戏、影戏、参军戏、诸宫调、弄虫蚁、说笑话、棍棒、相扑、杂耍等,应有尽有。不论寒风酷暑,各个演出棚里都是满满的观众,而且每天都是一样。
后来元代散曲家杜仁杰在《庄稼不识勾栏》套曲中写道:
要了二百钱放过咱,入得门上个木坡,见层层叠叠团圞坐。
这说明当时的庄稼人想看戏不必等到祭神、祭祖之时,只要花上“二百钱”,随时都可以进剧场看戏。可见,当时的剧场已由平地设坛,演变为专供戏曲演出的戏楼了,我国戏曲从此有了自己的舞台。
瓦舍勾栏的出现是宋代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是一种市民文化。它的出现,造就了一批贴近百姓生活的作者,造就了一代新的观众群体,它极大地冲击了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诗文,从而使戏曲小说等俗文学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
在宋杂剧兴起以后,它将唐和五代各种优戏的表演传统熔为一炉,发展成一种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戏曲形式,在剧场的演进、剧本的繁多、角色的增加等很多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整个宋代的娱乐文化走向一种商业化趋势。瓦舍既是娱乐中心,又是商业中心。勾栏里商业广告琳琅满目,艺人的演出和体育表演均以挣钱为目的。
戏曲由祭祀的附属品演化为一种以挣钱为目的娱乐方式,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因此,瓦舍文化成为宋代文化的重要特色之一。瓦舍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它造就了一代新的市民观众,因为没有观众也就没有戏曲。
因此,是在观众的推动下,宋代出现了全新的戏曲。瓦舍里的百戏演出,终结了戏曲单一的娱神功能,从而走向了戏曲多样化的新纪元。这使得蹒跚数百年的戏曲走出低谷,形成了古代戏曲的鼎盛时期,从此,我国戏曲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除了剧场的演变,剧本的繁荣也是宋杂剧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俗话说:“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在当时,仅仅与后来明代作家郑之珍撰写的《目连救母》内容相关的剧目就有10余种,可见,此杂剧影响范围之广。
在宋代,《莺莺传》里所写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便已广泛流传了。在当时,不仅有《南西厢记》,还有北宋词人赵令畤所写的鼓子词《商调蝶恋花》,以及我国宋元代时期文学家周密的《武林旧事》里所记载的官本杂剧中的《莺莺六幺》,这些都是演唱张生和莺莺爱情故事的。
在这个流传过程中,作品的结局和主题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到金代时,由戏曲家董解元撰写的《西厢记诸宫调》,已把悲剧的结局改为大团圆了,并且拓宽了主题。
后来,元代著名杂剧家王实甫就是在鼓子词、诸宫调这些说唱文学和宋杂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提炼,才写出了元杂剧《西厢记》的。此外,还有喜剧、正剧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宋杂剧得以从为祭祀而表演的模式中解放出来,从而摆脱了对神的依附地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了这么多可供杂剧演出的剧本。
宋杂剧成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角色的增加和定型。在唐代和宋代,参军戏都只有参军、苍鹘两个角色。但是,随着剧本的增多,戏曲需要表演比较复杂的故事和不同性格的人物,而两个角色显然是不够的了。
于是,宋杂剧改变了过去那种一主一仆相从为戏的简单演法,增加了外末、末尼、副末、副净、引戏5个新的行当。
这些行当从内容上说,它是戏曲人物艺术化、规范化的形象类型。从形式上看,又是有着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的分类系统。
角色也发生了演变。参军演变为副净,苍鹘演变为副末,引戏与工祝掌祭仪挂起钩来,末尼继承神户主歌唱的特色而发扬光大。
随着戏曲的本体由侧重滑稽,走向叙事、抒情为主,末尼变成了戏曲行当的主体。当角色不够分配时,又增设外末一角。这些行当的演变确定了戏曲的发展方向。从而使我国戏曲步入了成熟阶段。
宋杂剧的繁荣与发展昭示了全新的意义。由于很多城市中广大市民观众的参与,自下而上地推动了宋杂剧的创新,这使我国戏曲迸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这种戏曲的回归象征着宋代的稳定与繁荣。因此,可以说,宋代时期的戏曲是真正的戏曲。从此,我国戏曲走上了独立发展的坦途。
[旁注]
《隋书·音乐志》《隋书》是唐代官修正史的代表作,是唐初所修五代史中较好的一部。《隋书·音乐志》是一部综合性音乐文献。
汴京 开封古称大梁、汴梁、东京、汴京,位于河南省东部,是我国八大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曾有魏、梁、晋、汉、周、宋、金等7个王朝建都于此,史称七朝古都。再加上西汉时的梁国、后宋和明朝(今则以夏朝、大齐和后宋),又称“十朝古都”。
傀儡戏 就是木偶戏,是民间戏剧表演中的一种特别类型,多由艺人操纵木偶伴随宗教仪式进行表演。我国很多民族都有在祭祀仪式中制偶做戏的习惯,通过傀儡戏的象征性表演,达到仪式所要实现的目的,以满足人的心愿。
《目连救母》明代万历时郑之珍著,是京剧的常演剧目,是老旦剧目,但已不以全本演出为主,多为折子戏,包括:《滑油山》、《六殿》、《刘氏望乡》、《罗卜路》、《盂篮会》、《魔障》、《戏目连》、《思凡》、《定计化缘》等。这些折子戏,汲取了目连戏的精华部分,适宜于京剧艺术的表现,故深受观众喜爱。
引戏 戏曲名词。宋杂剧、金院本演出人员之一。在杂剧表演的过程中“引戏”还担当着解说人物动作,介绍剧情和指挥上下场的作用。
[阅读链接]
剧场是观众观赏演出的场所,一般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进行表演的地方,指舞台或其他形式的表演空间;二是观看演出的地方,指观众席;三是其他附属演出空间,指演出人员休息、换装的地方。
剧场型制的演变,除了受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和建筑思想的影响外,主要由这三个部分的功能、规模及其相互关系的变化来决定。
我国剧场的历史可上溯到汉唐。汉代上演百戏有看棚,隋唐有戏场、乐棚,宋代出现了瓦舍、勾栏,具有了剧场的要素,成为后来我国剧场的基本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