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戏的代表作品“四大传奇”

到了元代,随着北方的势力进入南方,北杂剧的影响也迅速扩展到长江以南,与南戏相汇于杭州为中心的南方戏曲圈,杂剧以其新鲜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获得了南方观众的青睐。南戏与具有高度文学性的杂剧相比,显然相形见绌。南戏便一度衰落了。

但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太久,植根于南方群众之中的南戏,依然拥有广泛的观众基础。同时,由于南北两个剧种的汇聚,促进了相互的交流。

元杂剧作家萧德祥等开始关注和涉足南戏的创作;元大都人邓聚德也编撰戏文,并在大都隆福寺刊出发行。

元代末时,南戏中流行的《荆钗记》、《拜月亭记》、《刘知远白兔记》和《杀狗记》合称“四大南戏”,也叫“四大传奇”,是南戏的代表作品,是南曲戏文800年历史中辉煌灿烂的一段。

元代的吴中,是南戏的又一个活动中心。而当时南戏流行的地区也已经走出温州,遍及大江南北。两京的戏台上,南曲戏文是颇为时新和受欢迎的。

元代戏曲家柯丹邱所作的《荆钗记》,讲穷书生王十朋和大财主孙汝权,分别以一支木头荆钗和一对黄金宝钗为聘礼,向钱玉莲求婚。

玉莲认为十朋是“才学之士”,就留下了他的荆钗同意了婚事。成婚后,王十朋赴京考中了状元。

后来,孙汝权截去了他的家书,改成“休书”送给玉莲。玉莲的继母要她改嫁孙汝权,玉莲不信休书是真,坚决拒绝,还投江自杀,所幸被人救了起来。

王十朋惊闻钱玉莲自杀,就发誓终身不娶。后来夫妻俩仍然以荆钗为缘,最终团聚。

在《荆钗记》的开场“家门”中,声明此剧是为表彰“义夫节妇”而创作,它的宗旨是提倡夫妇间的相互忠信。

在这个意义上,王十朋被塑造为与早期南戏中富贵就抛妻的蔡伯喈、王魁、张协等人物相对立的形象。南戏更为集中和强烈地展现出维护稳定家庭关系的要求。

以前的南戏如《张协状元》等,严厉指斥男子富贵就变心是南戏最重要的内容。

《荆钗记》有关婚姻和爱情的主题具有更多的生活气息,因而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使《荆钗记》名声大振的另一个原因是,男主人公王十朋在历史上确有其人。王十朋是南宋名臣,温州人。但他中状元时,已经46岁,妻贾氏出身乐清望族,他的一个女儿则小字玉莲。

《荆钗记》中关于王状元“荆钗定盟”、“妻投瓯江”等情节被学者以为“诞谬不经”。

不过在温州同乡人的眼里,本地名士被写进戏文,歌咏于天下,倒也是件新鲜有趣的事儿。而与历史事实的误差,是没有人认真追究的。

四大南戏中的《拜月亭》就改编自关汉卿的同名杂剧。《拜月亭》又名《幽闺记》,虽为改编之作,却受到很高的评价。

关汉卿的《拜月亭》以四析的短小体制写两对青年男女在战乱背景中的婚恋故事,固然显示了出众的才力,但毕竟难以充分展开。

而在南戏的《拜月亭》中,由于扩大了规模,因而增添了许多生动而细致的描写,使剧情的发展更显得波澜起伏。

在戏剧情调上,此剧还增添了很多喜剧成分,在悲剧性的事件中巧妙地插入巧合和误会以及机智有趣的对话,还使用了插科打诨的手法,这样,南戏《拜月亭》表演起来就具有更多的娱乐性。

《刘知远白兔记》是一部平民意识很强的作品。它由“永嘉书会才人”在宋代讲史话本《五代史平话》和宋、金时代的诸宫调作品《刘知远诸宫调》等基础上编撰而成。讲述了五代后汉年间皇帝刘知远由一个穷军汉而发迹,以及他和妻子李三娘悲欢离合故事。

而由浙江淳安人徐臣编撰的《杀狗记》也是一出家庭伦理剧,它强调了稳定的家庭秩序的重要,提倡“亲睦为本”,“孝友为先”和“妻贤夫祸少”等伦理信条,有着很强的实用意义。

那是一个秋夜,元末温州瑞安人高明正旅居在浙江鄞县栋社的沈氏楼内。映着桌上双烛的光亮,他正提笔写下新作《琵琶记》的最后一字。写成的时候,忽然双烛瑞光交错、光色奇丽。沈氏楼又因此得名“瑞光楼”。

《琵琶记》是从早期南戏《赵贞女蔡二郎》改编而来,写的是赵五娘和蔡伯喈的故事。

在东汉末年,确实有个著名文人叫蔡伯喈,但是在民间传说中,蔡伯喈只是借用历史人物的名字。在南宋时蔡伯喈故事已经成为民间讲唱文学的流行题材。

《琵琶记》中的蔡伯喈无法照顾家庭、奉养父母,结果双亲在饥荒中死去。而赵五娘虽然被丈夫遗弃,却依然奉养公婆,竭力尽孝却仍被婆婆猜疑。虽然故事的结尾仍以一夫二妻、夫妻团圆,看似喜剧的收尾结束,但蔡伯喈却仍是痛苦和矛盾的。

作者高明自己也同样痛苦和矛盾着。《琵琶记》中蔡伯喈形象的彷徨、犹豫和瞻前顾后正是高明作为一位思想探索者矛盾心理的反映。

元代重开科举后,文人欣喜若狂,高明就是一位热衷仕途者。在他正当不惑之年时,终于中第。其后因为不得已的原因而使他结束了自己的仕履生涯,百般无奈地退隐乡间。

高明以儒吏身份参与戏曲作品的创作,使《琵琶记》完成了从民间传唱向文人创作的过渡。《琵琶记》一改早期南戏粗糙芜杂的弊病,结构完整流畅,曲词典雅精美。

《琵琶记》在我国戏曲史上被称为“词曲之祖”,标志着元代南戏继杂剧之后走向兴盛时期,是南戏时代与传奇时代间的桥梁,对后来明代戏曲创作的影响非常深远。

[旁注]

吴中 位于苏州南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古吴文化的发源地。约10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吴地已有先民生息繁衍。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创造了先进的“良渚文化”。3000多年前泰伯在吴地建“勾吴”国,始有历史记录。

家门 戏曲术语,是南戏、传奇作品常用的格式。通常第一出标题为“家门”,作全剧的开端。由副末上场,用一两支曲子向观众介绍作剧的宗旨和剧情梗概,最后用五七言诗扣题作结。由于已成为固定格式,有些剧本省略此出,只注“问答照常”。另有“自报家门”一语,系指角色向观众的自我介绍。

蔡伯喈(133年~192年),东汉文学家、书法家。东汉时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他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他是后汉三国时期著名才女蔡文姬的父亲。

仕途 我国古代平民阶级应该是士农工商,这四种阶级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结构,而划分方式是各个阶级的谋生手段,士就是靠读书吃饭的,士通过科举来取得出人头地的机会,一旦抓住了这个机会便可以成为官吏,因此便有了“学而优则仕”的说法。

[阅读链接]

175年,都城洛阳出了一件大事。在太学门口,立了一通石碑,内容是官方钦定的《六经》,作为天下读书人校订文字的范本,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经》。

一时之间,太学热闹非凡,每天来此观览摩写的人很多,车有上千辆,道路为之阻塞。

石经的书写者,是东汉大文学家、大史学家、大音乐家、大画家、大书法家蔡伯喈。

蔡伯喈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伯喈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