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具有完整的戏曲形式

13世纪后半期是元杂剧雄踞剧坛最繁盛的时期。在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曲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这与以滑稽取笑为主的参军戏或宋杂剧相比,可以说已经有了质的变化。

元杂剧具有完整、严密的结构体制。“四折一楔子”是元杂剧最常见的剧本结构形式,合为一本,每个剧本一般由四折戏组成,有时再加一个“楔子”。

所谓的“折”相当于后来的“幕”,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全剧矛盾冲突的自然段落;四折就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尾4个阶段。

元杂剧在四折戏外,为了交代情节或贯穿线索,往往在全剧之首或折与折之间,加上一小段独立的戏,称为楔子。

安排在第一折之前的,称为开场楔子;置于在各折之间的,称为过场楔子。楔子本义是木器榫合处为弥缝填裂而楔入的小木片,在元杂剧中它所起的是承前启后的作用。

一本四折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元代戏曲作家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5折,《秋千记》6折,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5本21折,元代前期作家吴昌龄的《西天取经》6本24折。

此外在剧本的开头或结尾,还有“题目正名”就是用两句话或者四句话,标明剧情提要,确定剧本名称。

如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窦娥冤》的题目正名为两句:

秉鉴持衡廉访法,感天动地窦娥冤。

在乐曲调方面,杂剧以北方音乐为基础,因此有别称“北杂剧”,采用的是北曲联套的形式。每一折用一个套曲,每一个套曲一般都连缀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牌组成。每折一个套曲,常见的是第一折用仙吕,第二折用南吕,第三折用中吕,第四折用双调。

少数剧本的各折,也有使用其他宫调的。在每一宫调之内,各有数十支曲牌。曲词就是按曲牌填写,一折之中的每支曲牌都押同一韵脚,不可换韵。有时又有向其他宫调借用一支或几支曲牌的情况,称为借宫。

杂剧的角色分为旦、末、净、杂,而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正旦是歌唱的主要女演员。外旦、贴旦次要女演员。

末包括正末、小末、冲末、副末。正末是歌唱的主要男演员,外末、副末是次要的男演员。冲末是首次上场的男演员。

净是地位低下的喜剧性人物。杂是除以上三类外的演员。有演当官的孤、演皇帝的驾、演老妇人的卜儿等。

元杂剧的唱、云、科是它的艺术表演手段。三者之中的科,主要是指做工,包括表情、舞蹈和武功。

元杂剧一般是一人主唱或男、女主角唱,主唱的角色不是正末,就是正旦,正旦主唱称旦本,如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窦娥冤》由窦娥主唱。正末主唱的称为末本,如元代戏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历史剧《汉宫秋》,由汉元帝主唱。

一般来说,一剧中一人主唱到底,这是通例。但也有少数剧本,随着剧情的发展,人物也有所变化。如元代的《赚蒯通》,第一折正末扮张良,二、三、四折正末扮蒯通。这就出现了主唱人物的变换。

宾白在后世的戏曲中也叫道白或说白,前人对元杂剧的宾白大致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元代文学家徐渭的《南词叙录》中写道的:

唱为主,白为宾,故曰宾白,言其明白易晓也。

另一种是明前期文学评论家单宇在《菊坡丛话》中写道的:

北曲中有全宾全白。两人对说曰宾,一人自说曰白。

后者从训诂角度说明可能更准确些。它是曲词外演员说的话,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由白话和部分韵语组成,又称韵白和散白。对白与话剧的对话相似,独白兼有叙述的性质,在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也称科范、科介、介,指唱、白以外的动作,元杂剧中指示人物动作和表情的术语。元杂剧剧本中的科表示4个方面的意思:

一是人物一般的动作,如《汉宫秋》第一折写王昭君迎接汉元帝,注明“趋接科”;二是表示人物的表情,一折毛延寿定计,注明“做忖科”;三是表示武打动作,元代戏曲作家高文秀的《襄阳会》中第四折“四将做混战科”;四是指剧中穿插的歌舞动作。元代白朴的杂剧代表作《梧桐雨》中第二折玉环舞蹈,“正旦做舞科”有时也表示剧中的舞台效果。

元杂剧中的武功技巧,也包含着许多舞蹈因素,如各种器械舞、对打、翻跟斗、扑旗踏跷和队舞等。

元杂剧中的其他做工,逐渐演变为模式化的舞蹈动作,用来表现人物情态。当时的杂剧艺人,还给一些技巧性的舞蹈动作起了名字,如“扑红旗”、“拖白练”、“踏跷”等。

元杂剧还有一些特点,如剧本注重舞台性,角色分工类型化,漠视生活外部形态,以类型化、象征化的手法,表现剧作的内在情绪,作家飘逸的情思与本质性的真实生活相结合等。

元杂剧完全具备了戏曲的本质特征,它走完了戏曲的综合历程,是严谨、完整、统一的,又是个性鲜明的戏曲艺术。作为一种成熟的戏曲,元杂剧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

[旁注]

楔子 戏曲名词,元杂剧的专用术语。楔子指对剧情起交代作用或连接作用的短小开场戏或过场戏,是整个剧本中的有机部分。有特殊需要,还可以有两个楔子。元杂剧在结构上有比较固定的结构模式,一般是一本四折一楔子,有时也用在两折之间。

联套 将若干支曲牌按一定章法组合成套,以构成一出戏的音乐。一本戏若干出,即由若干组套曲构成。这种音乐结构方法,开始于南北曲,至昆山腔渐趋成熟,而弋阳腔则作了不同发展。在梆子、皮黄出现以前,曲牌联套曾是戏曲音乐唯一的结构形式。昆曲、高腔至今仍在采用。

训诂 训,指用较通俗的话去解释某个字义,如人言为信。诂,指用当代的话去解释字的古义,或用普遍通行的话去解释方言的字义,如不聿为笔。训诂指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高文秀 元代戏曲作家。擅作曲。他是个多产的作家,所作杂剧有34种,数量之多仅次于关汉卿,故有“小汉卿”之称。他一生短暂而创作颇多,作品题材颇广,或写历史故事,或写神怪传说,或写现实生活。

[阅读链接]

洪洞明应王殿,元杂剧壁画画面绘有演员和伴奏人员7男4女,共11人。这11人组成的场面,是元杂剧正末、外、净等角色和鼓、笛、拍板等乐器伴奏者临场演出时的写照。

这幅壁画还反映了当时演剧所用的道具是很讲究的:有绣花的帷幕、幕上绘图两幅,右边一图绘苍松为背景,画一黑龙张牙舞爪,怒目而视;左边一图绘一壮士右手执剑,两手张开作斩杀状。

舞台上方除悬有表明演出戏班的横额之外,还置有供给演员表演的朝笏、刀、扇之类的砌末,都经过美化加工,已非日常使用的实物。壁画所绘舞台,是以方砖铺地面,与现存元代舞台遗址的实况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