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大事——京剧形成

京剧也被称为“国剧”,也称“皮黄”。它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和昆曲曲牌。

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已有200年历史。它的表演艺术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京剧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之一。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我国戏曲的代表,被视为“国粹”。

花部雅部争胜推动京剧的形成

在17世纪至18世纪初期,戏曲剧种出现了花部、雅部的区分,雅部专指昆曲,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又称“乱弹”或“花部乱弹”戏。

1735年,由弋阳腔演变的京腔,又称高腔与昆曲抗衡,京腔出现六大名班在北京9个城门轮流演出的火爆局面,形成压倒昆曲的形势。

但当时维护昆曲的力量还比较强大,而京腔本身的演出形式与昆曲比较接近,容易被上层社会接受,所以很快京腔就被清政府引进宫廷加以规范,成为与昆曲一样的御用声腔。

当时所有宫廷大戏都用昆、弋腔演唱。京腔与昆曲的对抗也就此消除了。这是花部与雅部的第一次交锋。

1779年,四川籍的著名秦腔演员魏长生进京,不仅使昆曲相形见绌,就是京腔也不能相比,竟然导致六大班的演出无人过问。

这一次,清政府对他采取了强行禁演的措施,勒令秦腔艺人改唱昆、弋两腔,否则就驱回原籍,使地方戏在北京剧坛开拓的又一个新局面遭到了破坏。

魏长生被迫南下,但继续坚持演出,并在扬州、苏州唱红,反而扩大了秦腔的影响。这是花部与雅部的第二次交锋。

1790年,著名艺人高朗亭随三庆徽班进京。三庆徽班是安庆花部,以唱二黄为主。这次行动虽然由官商盐务推举,专门为给乾隆皇帝庆寿而来,却从此打开了徽班进京的门路。

不久,就出现了四大徽班演出火爆的局面,继秦腔之后,成为与雅部争胜的主力。这是花部与雅部的第三次交锋。

1798年,清政府又发禁令:

除昆、弋两腔仍照旧准其演唱,其外乱弹、梆子、弦索、秦腔等戏,概不准再行唱演。

并下达指示,命令京城和各地官员一律严行查禁。但禁者自禁,演者自演。这时,不仅徽班与京、秦诸腔戏已在北京城里同时演出,全国各地的戏班也都竞相仿效,将昆剧抛弃不演了。

从此,地方戏终于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取得了这场花雅之争的胜利。

当时一些有识之士,也通过花、雅部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对比,肯定了花部的成就。如清戏曲理论家焦循就在《花部农谭》中写道:

花部原本于元剧,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

焦循还指出:

谓花部不及昆腔者,鄙夫之见也。

徽班到京后,首先致力于“合京秦二腔”。当时秦腔、京腔基本上同台演出,京秦不分,徽班发扬其博采众长的传统,广泛吸收秦腔和部分京腔的剧目和表演方法,同时继承了众多的昆腔剧目及其舞台艺术体制,还排演了昆腔大戏《桃花扇》,因而在艺术上得到迅速提高。

徽班本身的艺术特色,是它能够在争衡中取胜的主要原因。在声腔方面,除了所唱二黄调以新声夺人而外,它将多种音腔综合在一起;在剧目方面,题材广阔,形式多样;在表演方面,纯朴真切、行当齐全、文武兼重,因此非常适合广大观众的欣赏习惯。

在演出安排上,四大徽班每个班都有拿手好戏。三庆班以“轴子”取胜,就是连日接演新戏;四喜班以“曲子”取胜,就是善唱昆曲;和春班以“把子”取胜,就是善演武戏;春台班以“孩子”取胜,就是以童伶为号召形象。

四大徽班在艺术和经营上各有侧重点,能够发挥专长,取得较快进展。至19世纪中叶,徽班已在北京占据了优势。

徽班成长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它向京剧演变的过程。这一演变的完成,主要标志为徽汉合流和皮黄交融,形成了以西皮、二黄两种腔调为主的板腔体唱腔音乐体系,使唱念做打表演体系逐步完善。

最早随同徽班进京的汉调演员是米应先,又名米喜子,后加入春台徽班进京演唱,他饰演正生,擅长演红生戏,声望极高,被视为著名汉调演员余三胜的先驱。

1821年至1849年,汉调演员到北京加入徽班演唱的演员人数逐渐增多,著名的演员有王洪贵、李六。

当时北京已流行西皮调,西皮调就是楚调,也叫汉调。可见王洪贵、李六擅长唱新的声腔,推动了西皮调的革新发展。在演员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实现了西皮与二黄两种腔调的交融。

开始不同的剧目,根据不同的来源,分别唱西皮或二黄;后来,有些戏就兼唱西皮和二黄,甚至在同一唱段中先唱二黄,后转西皮,并能相互协调,浑然一体。如源自徽调《淤泥河》的《罗成叫关》就是一个例子。

声韵方面,形成了“中州韵、湖广音”的格律,字声间夹杂着京音、鄂音,同时使用北京、湖北两种四声调值,分别尖团字音,按照“十三辙”押韵。

二黄的伴奏乐器,几经反复,终于在1851年至1874年间,废除笛子,而与西皮统一使用胡琴,但定弦不同,唱吹腔时仍按照徽班的传统用笛子来伴奏。

1850年,西皮戏大量涌现,徽班中西皮和二黄一起演奏的现象已经习以为常了。

据发行于1845年的杨静亭《都门纪略》中记载,三庆班程长庚、四喜班张二奎、春台班余三胜和李六、和春班王洪贵等常演的剧目,如《文昭关》、《捉放曹》、《定军山》、《击鼓骂曹》、《扫雪打碗》等,与后来京剧舞台常见的传统剧目已经大体相同,徽班向京剧的演变到此已经基本完成了,只是当时还不叫做京剧。

[旁注]

二黄 来自安徽形成于鄂东与安徽毗邻地区。在京剧、汉剧、徽剧等剧种里,二黄都同西皮腔调并用,合称“皮黄”。在湘剧、桂剧等剧种里,二黄又称“南路”,同西皮称为“北路”相对,或合称“南北路”。京剧二黄包括导板、慢板、原板、垛板、散板、摇板、回龙等板式。

四大徽班 即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多以安徽籍艺人为主,故名。徽班是清朝中期兴起于安徽、江苏等地的戏曲班社,以唱“二黄”声腔为主,兼唱昆曲、梆子等,以扬州一带为最盛,因艺人多来自安庆等地,而得名徽班。

焦循(1763年~1820年),清代哲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他博闻强记,于经史、历算、声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写有《里堂学算记》、《易章句》、《易通释》、《孟子正义》、《剧说》等著作。

十三辙 十三辙的名目是:发花、梭波、乜斜、一七、姑苏、怀来、灰堆、遥条、由求、言前、人辰、江阳、中东。每一辙的名目是符合这一辙的两个代表字,也可以用这一辙的其他字来代表该辙,如“梭波辙”也叫“婆娑辙”、“言前辙”也称“天仙辙”或“三千辙”。

《都门纪略》是清末专讲北京的书,描绘了晚清北京地方社会市井动态,为外地来京的行旅客商提供了北京指南的手册性书籍。也是一部清末北京风景市肆的全景图。这部书有图、志、传、掌故等。

[阅读链接]

京剧的唱腔中有很多字词的发音与北京方言不同,这些字词却与安徽安庆地区方言里的发音一模一样。

安庆的徽班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辉煌,很多京剧前辈名伶都是这一带的人,因而有“无石不成班”的说法。石牌是安庆怀宁一个古老的集镇,“无石不成班”的“石”即指这里,也泛指安庆及其所属各县。

在石牌的弹丸之地涌现出了郝天秀、程长庚、杨月楼等多位宗师,皇帝为安庆艺人精美绝伦的行头和装饰惊叹不已,“安庆色艺最优!”

“无石不成班!”之说一时间广为流传。四大徽班进京之后,石牌艺人仍源源不断进京,继续充实四大徽班的演出阵容,本地徽班也同样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