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由祭祀产生的歌舞

大禹有个儿子叫启,在大禹去世后,人们为了怀念禹的功绩,就都拥戴启继位,建立夏朝。夏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了我国的代名词。

启能歌善舞,他继位后常常举办盛宴,并举行歌舞表演。启在歌舞艺术上的造诣颇深,传说他还创作了《九歌》,改编了《九韶》。

从《九歌》的内容和形式看,好似已经具备了赛神歌舞剧的雏形。在《九歌》中的“宾主彼我之辞”,如余、吾、君、汝、佳人、公子等,它们都是歌舞剧唱词中的称谓。

主唱身份不外三种:一是扮神的巫师,男巫扮阳神,女巫扮阴神;二是接神的巫师,男巫迎阴神,女巫迎阳神;三是助祭的巫师。所以,《九歌》的结构多以男巫女巫互相唱和的形式出现。

《九歌》在宗教仪式、人神关系的纱幕下,表演着人世间男女恋爱的活剧。这种男女感情的抒写,是极其复杂曲折的:有时表现为求神不至的思慕之情;有时表现为待神不来的猜疑之情;有时表现为与神相会的欢快之情;有时表现为与神离别的悲痛与别后的相思等。

从诗歌意境上看,《九歌》颇有独到之处。《九歌》不仅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外衣,而且呈现出深邃、幽隐、曲折、婉丽的情调,别具一种奇异浓郁的艺术魅力。

《九歌》中虽然具有娱乐与扮演的因素,而且某些篇章可以构成一定情节,但并非所祭祀的每位神灵之间都有必然联系,整个《九歌》并未能构成完整的情节。

巫师们时而扮神、时而媚神,其目的还是为了迎请神灵莅临祭坛,并获得神灵的福佑,而非为了单纯的表演,故还不能将《九歌》看做一部完整的歌舞剧。

《九韶》经过启的改编,已经臻于完美了。启曾经在其祖父的出生之地“天穆之野”祭天,他亲自表演《九歌》和《九韶》。

启在表演时,他左手举起用羽毛做的华盖翳,右手拿着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环,并佩戴着用玉做的一种饰物叫玉璜。

人们看了启隆重而美轮美奂的表演,都纷纷说:“这《九歌》和《九韶》一定是启飞到天上从神仙那里学来的,人间哪里有这么好看的歌舞呢?”

商汤建国后不久,就遇到了一场大旱,这次天旱一直旱了7年,百姓叫苦连天。人们只得祈求上天,就请来巫。巫、舞、武都是出自甲骨文上的“舞”。

在举行祭祀的时候,先由巫举行卜的方法,来求问神的意思。最早是用“夔”的一片骨,后来大多是牛的胛骨。再后来不用牛骨,只用龟的腹甲。

巫详细看龟甲裂纹的样子,以断定所卜之事是吉是凶。如果神允许祭祀,就依照所卜的日期,由许多巫穿起五彩花绣的衣服,手执牛尾,歌舞盘旋,来娱乐鬼神,一面杀许多牲畜,滴血在器皿里面,把牲体摆列在俎上面来祭。这样还不下雨,就由王亲自歌舞娱神。

这些事都举行过了,还是不下雨。就由巫提议说:“这次旱得这般厉害,一定是一种旱的鬼叫做‘旱魃’的作祟。我们可以打扮成旱魃的样子,晒在太阳底下,或是用火来烧他,这样,旱魃就害怕了,就会下雨。”

汤便依从巫的话,巫便装扮得像鬼一般,举行曝巫的仪式。结果还是没有下雨。待到什么法子都用完了,汤只得亲自到桑林的野外祈求下雨。

汤沐浴清洁,剪去指甲,把自己当做牺牲,祈祷说:“上天降灾,一定是我不好的缘故,我愿意自己领罪,不要因为我一个人的不好,害了人民的性命,是不是因为人民没有饭吃呢?是不是因为宫室造得太高太美呢?是不是因为女人扰乱政事呢?是不是因为官吏贪污呢?是不是因为小人谗言盛行呢?”

汤把这6件事情自己责备自己,就得到了上天的同情,据说不久就下了雨。后来,汤就命伊尹作了乐,名叫《大濩》来纪念这次桑林得到雨的事情。

周武王建立西周王朝后,他让人把自己建立王朝的非凡经历,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舞蹈就叫做《大武》。每逢有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时,周武王就让人表演《大武》,因为其中讲述了周武王自己的故事。

《大武》共分为6段:第一段是在一阵击鼓声后,舞队从北面上场,舞者都手执武器,列队而立,以歌唱表现了武王伐纣的决心;第二段是舞队两面有人振铎传达军令,舞队随即分两行,作激烈的击刺动作,边舞边进,表示已有灭商;第三段是灭商后再向南进军;第四段是表示南方的疆域已稳定;第五段是舞队再分两行,表示周公在左,召公在右,协助周王统治。接着有条不紊地变化各种复杂的队形,形成整齐的队式后,舞者皆坐,作低势的静止场面,表示国家得到了很好治理;第六段是舞队重新集合,排列整齐,表示对周王的崇敬,这样全舞结束。

《大武》从内容上看,反映了武王伐纣的征战生活。从艺术处理上看,这个人数众多的男子群舞,结构比较严谨,队形、动作、情绪有变化,有起伏,以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刺击动作和复杂的队形变化,把舞蹈推向了高潮。并以整齐、规范、平稳的队势表示取得完全的胜利,国家得到了统一、安定。音乐有鼓声作为前奏,分段伴随歌唱以烘托雄浑的气势。

这无疑是一部表现当时重大事件的叙事性舞蹈作品,它对后来产生的大型歌舞曲,就是大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旁注]

启 就是夏启,夏禹的儿子,姓姒氏,为夏朝君王。禹曾让位于益,但人民怀念禹的功绩,乃拥戴启继位。启继位后,确定了君主世袭的局面,成为了我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他是传统上被公认的我国第一个帝王。

祭坛 是我国古代用来祭祀神灵、祈求庇佑的特有建筑。先人们把他们对神的感悟融入其中,升华到特有的理念,如方位、阴阳、布局等,无不完美地体现于这些建筑之中。

玉璜 在古代与玉琮、玉璧、玉圭、玉璋、玉琥等一起,被《周礼》一书称为是“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礼器。六器之中的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4种玉器,历史最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

伊尹(公元前1449年~公元前1549年),商初大臣,尹为官名。伊尹是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帝王之师、中华厨祖。他是我国第一个见之于甲骨文记载的教师。

武王伐纣 大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进军到距朝歌70里的牧野地方举行誓师大会,列数了商纣王的许多罪状,鼓动军队要和商纣王决战。结果,纣王大败,周武王完全占领商都以后,便宣告了商朝的灭亡。

[阅读链接]

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根据民间祭神乐歌改编而成的《楚辞》,是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和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九歌》是《楚辞》的篇名。

《九歌》相传是夏代乐歌。屈原根据所祭祀神灵不同,共写有,11篇,其中《国殇》一篇,是悼念和赞颂为楚国而战死的将士。其他篇章多数都是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伤感。

《楚辞》是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