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佛教中心的转移(公元 7—10 世纪) 第一节 印度佛教的经院化和密教化
一、7 至 10 世纪的天竺社会
随着笈多王朝的瓦解,天竺社会出现了长期割据和混战的局面。公元 606
年,建都恒河西岸曲女城(卡■季)的曷利沙王子执政,经过 6 年战争统一了印度,612 年正式称帝,号戒日王。戒日王强盛期的领域,北起东旁遮普、北方邦,南到比哈尔、奥里萨,东自孟加拉,西抵阿拉哈巴德和德干的甘贾姆,成为笈多王朝之后,在印度中心地带建起的最著名的王朝。戒日王世代信奉湿婆教,他本人尤喜佛教。他扩建了作为印度学术重镇,也是佛教义学重镇的那烂陀寺,与来天竺游学的唐僧玄奘交友,又从迦湿弥罗取得佛牙舍利供养,自著有《龙喜记》,叙述菩萨行悲舍身救鸟的故事。
戒日王死后(约 646—647 年),中天竺重新陷入混乱。8 世纪上半叶, 曲女城王国在耶输跋摩的统帅下,有短暂的中兴,继续保持戒日王奖励学术、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731 年)一类作法。但不久,那输跋摩在与迦湿弥罗战争中死去。8 世纪下半叶,曲女城被波罗王朝所征服。直到 836 年,罗提诃罗王朝据有曲女城,才建立起比较稳固的统治。到 9 世纪末,势力范围已推至北到旁遮普的佩霍瓦,南到中印的德奥加尔,西到卡提阿瓦的乌那,东到孟加拉的帕哈尔普尔。此后兴衰不定,一直延续到 11 世纪。
迦湿弥罗在七世纪时,兴起卡尔科特王朝,西败印度河上的吐蕃人、突厥人和达尔德人,南挫曲女城和高达(孟加拉西北)的统治者,一时成为北印度的强国。这个王朝也大力提倡宗教敬神,赞助学术活动。855 年,阿槃底跋摩推翻前朝,继续对外扩张,更取得旁遮普的一部分。但不久即陷迸长期内乱,1003 年,被洛哈罗王朝取代。
7 世纪,在孟加拉建起了高达和文加两个姊妹王朝。8 世纪初,受到曲女城和迹湿弥罗两个方面的威胁。瞿波罗将两个王朝统一,建立了波罗王朝, 把孟加拉推向了历史上最昌盛的年代。约 780—815 年,在位的达摩波罗占领了曲女城,并把政治中心再度转到华氏城(巴特那);提婆波罗(815—855) 把疆域向北推到甘蒲阇区,南抵文迪亚山脉。他们都是宗教的积极支持者, 前者在恒河南岸新建毗俱罗摩尸罗寺,意译超行寺或超岩寺、超戒寺,成为佛教密教的发展要地;后者与那烂陀寺住持婆罗门雄天的过往密切。此后国势日微,而继位者的宗教热情始终不减。它的历代王者都是佛教的虔诚信徒, 在政治上则力争婆罗门大臣的支持,对那罗延天派和大天派的教徒也是平等看待。后来应邀来西藏传播佛教的燃灯阿底峡(982—1045 年),就是属于这个王朝的著名学者。12 世纪中叶,这一王朝被斯那政权推翻。
以上是北印度的一般形势。南印度自六世纪开始,以瓦达比(在今孟买辖区)为首都的遮娄其王朝兴起,同以建志城为首都的帕拉瓦王朝之间,展开了长期的霸权斗争,互相残杀和袭击对方首都。8 世纪上半叶,遮娄其的超日王二世,曾占领过建志城,但不久,即 753 年左右,遮娄其王朝被拉什塔拉库塔王朝取代。帕拉瓦王朝因为继续受到来自南方朱罗王朝的不断攻击,于 9 世纪末覆灭。
拉什塔拉库塔王朝强大时,其领域曾北到古吉拉特南部和马尔瓦,南到
科佛里河流城的坦焦尔,东到恒河之间地带。它的国王与中国皇帝、巴格达的哈里发和君士坦丁堡的君主,被阿拉伯作者并列为当时世界的四大帝王。它臣服了建志的帕拉瓦王朝,并使孟加拉的达摩波罗屈从。973 年,这个王朝发生政变,它的封臣泰拉二世夺取了政权,史称后期遮娄其王朝。新王朝一建立,就与南方坦焦尔的朱罗人展开了新的争夺。
正值南北印度连续几个世纪热衷于割据混战的时候,穆斯林军队逐步开进了这个古老的国度,并改变着她的历史和文明。约 637 年,当遮娄其王朝的补罗稽舍二世武功正盛时期,阿拉伯的部队就从海上进入了孟买附近的塔纳,继之,在信德(巴基斯坦东南)沿海登陆。7 世纪中,穆斯林从陆路上攻入阿富汗南部和俾路支的马克兰。到 8 世纪初,穆罕默德·伊本一卡西姆
率军沿印度河前进,抵木尔坦,占据了印度河下游及其周邻地区。约在 962 年,从萨曼王朝独立出来的伊斯兰加兹尼王国(在喀布尔西南)宣告成立。从 1001 年开始,苏丹马茂德进行了大规模的征伐,先后占据了白沙瓦、木尔坦、旁遮普,直捣曲女城,消灭了罗提诃罗王朝,在整个北印确立了穆斯林的统治。据说,在阿拉伯人开始攻击印度河口时,得到了某些佛教僧侣的援助,而伊斯兰教的一神教教义,对于以崇拜偶像为重要内容的印度教和佛教的宗教设施,给予了毁灭性的破坏。在穆斯林所到之地,大批异教徒不得不改信新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