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垄断同盟的建立和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垄断同盟,早在 19 世纪 60 年代末就已出现,但当

时还只是极其个别的现象。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各国垄断资本大肆对外扩张,国际垄断日益迅速发展。这是由于各国垄断资本在国际上不断发生尖锐的矛盾和激烈的斗争,为了缓和矛盾,为了避免竞争造成两败俱伤, 各国垄断资本不得不取得暂时的妥协,订立国际协定,结成一定形式的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分割世界。

这一时期,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有国际卡特尔、国际托拉斯和国际辛迪

① [美] 奥利维尔·帕斯特利:《跨国公司:银行和公司的关系》,1981 年康州版,第 203 页。转引自张帆

《美国跨国银行与国际金融》,中信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2 页。

② Mira Wilkins,The Emergenc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American Business Abroad fromthe Colonial Erato 1914(《多国企业的出现:从殖民时代到 1914 年国外的美国企业》),P.107。

加等。它们分布在电力、石油与化工、采矿与冶金、运输、纺织、烟草、橡胶、造纸等不同部门之中。

在冶金工业中的国际垄断,是 19 世纪 80 年代组成的国际钢轨卡特尔。

1884 年,在英国、比利时和德国的钢轨垄断企业之间达成了瓜分世界市场的协议。协议规定,参加卡特尔的企业不到对方的国内市场上去竞争。在保证参加者对国内市场垄断的情况下,对其余的国外市场,按各自的实力进行分割。英国得到了 66%,德国得到了 27%,余下的 7%则归比利时。然而,在两年之后,这个国际卡特尔就因两家英国公司的退出而瓦解了。直至 1904

年 11 月,国际钢轨卡特尔才又重新组合。这时,英国对国外市场占有的比例下降为 53.5%,德国增为 28.83%,比利时则提高到 17.67%。①之后,法国、美国、奥地利和西班牙等国的钢铁垄断组织也加入了这个卡特尔,从而形成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垄断组织,共同垄断世界钢轨生产的局面。

在电力工业部门,当时在美国和德国形成了两个巨大的垄断集团,即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和德国的电气总公司。这两个集团实力不相上下。从商品周转额看,1907 年,通用电气公司为 2. 52 亿马克,德国电气总公司为 2.16

亿马克;雇用职工,前者为 2.8 万人,后者为 3.07 万人;所得纯利,前者为

3540 万马克,后者为 1450 万马克。它们通过激烈的竞争,于 1907 年达成了瓜分世界市场的国际卡特尔协议。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获得了美国和加拿大的市场,德国电气总公司则得到了德国、奥地利、俄国、荷兰、丹麦、瑞士、土耳其和巴尔干国家的市场。同时,还缔结了关于“女儿公司”的秘密条约。它们通过各自的“女儿公司”大举渗入其他工业部门,以及卡特尔协定尚未进行瓜分的其他市场。①

在石油工业中,基本上由美国洛克菲勒财团的美孚石油公司和英国与荷兰垄断资本合营的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共同统治着。在化学工业中,英国的帝国化学公司、美国的杜邦公司和德国的大型化学公司建立了国际垄断同盟。帝国化学公司占有大英帝国的所有殖民地和自治领市场;杜邦公司分得了整个美洲大陆市场;德国的化学公司则垄断欧洲大陆市场。

这一时期,著名的国际垄断同盟还有:“国际锌业辛迪加”,其成员为德国、法国、英国、比利时和西班牙的垄断公司;“国际火药托拉斯”,参加者为美国、德国和法国的垄断公司;“国际航运垄断同盟”,其主要成员为美国、英国和德国的航运垄断公司。

在这一时期,国际卡特尔是最普遍的一种国际垄断同盟形式。国际卡特尔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划分销售地区,规定市场价格,分配销售比例以及交换技术发明和共同享有专利权等等。到 1914 年,全世界已经签订了 116 个国际卡特尔协定。

国际垄断同盟是各国垄断资本从经济上瓜分世界斗争的产物。它们对世界市场的瓜分是根据实力的大小来进行的,因此,国际垄断同盟的存在反映一定时期的力量对比关系。而各国垄断资本的实力总是不断变化的,当这种变化打破了过去的均衡,按原来实力对比达成的协议就会破裂,它们就会为重新瓜分世界市场而激烈斗争。同时,国际垄断同盟的出现和发展也表明, 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国际间协调生产和流通。但是,追逐高额利润的

① 《列宁选集》第 2 卷,第 793—794 页。

① 《列宁选集》第 2 卷,第 789—790 页。

国际垄断同盟,只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缓和世界范围内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它不可能完成国际间协调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