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的主要内容

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内容,主要表现为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技术革命中,建立起电力、化学、石油、汽车、电讯等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 和促进了钢铁工业的新发展。

①电力技术的发展和电力工业的兴起。电力工业部门的兴起,始于 19

世纪 30—40 年代电报机的发明和应用。然而,当时电报所用的电源被称之为“弱电”,即由电瓶供应线路的电源,难于驱动需要较大能源的设备和工作母机。这就引起了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19 世纪上半期,电磁学理论的创立,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19 世纪中期以后,在生产需要的推动下,发电机和电动机的技术迅速发展。1867 年,德国电学工程师维尔纳·冯·西门子研制成功第一台自馈式直流发电机,首次完成了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开始了 19 世纪末期的“强电”技术时代。1870 年比利时人格拉姆研制出具有环形电枢的直流发电机。1879 年西门子又发明了电动机,将电能又转换成机械能,并在柏林工商博览会上展出一条小型电车轨道(附三节车厢,每节载客 6 人,由一台 3 马力的电动机车牵引)。1881

年 5 月 1 日,柏林第一条有轨电车正式通行。

大发明家美国人爱迪生一生有 1300 余种发明,其中最重要的发明是电灯和配电系统。1881 年他与英国人斯旺同时把碳丝灯投入市场。1882 年在纽约创建了发电厂,正式向用户供电。与此同时,爱迪生及其研究所研制了供电的系列产品,如发电机、稳压器、开关、接线盒、绝缘带和保险丝,保证了电灯的推广使用。电灯的发明,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到 1882 年,美国已

建成小电站 150 个。不久,欧洲及其他地区国家也发展了电灯事业。爱迪生创建了由他本人经营的电机厂,1899 年该厂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机工业公司——通用电机公司。

随着各种电动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的出现,产生了对电的大量需求。当时普遍使用的是直流电,在较远的线路输送中损耗很大,这就使供电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于是,产生了对交流电的需求。由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所用的变压器是匈牙利工程师戴里等三人于 1882—1885 年间研制成功的。法国物理

学家,电技工程师德普勒也于 1882 年成功地进行了远距离高压直流输电试验。之后,俄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也有人研制成功。19 世纪 90 年代, 远距离输电首先在德国获得成功。远距离输电的成功,不仅使电力的应用范围扩大,而且使电站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1890 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建立了第一座水力发电站,德国在褐煤产地也建立了电厂。由于高压电线的架设,还可把所有电站连结在一起组成电力网互相补充。

电力技术的广泛使用,首先促进了电力工业、电气设备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发电、输电、配电为主要内容的电力工业,和制造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断路器以及电线、电缆等的电气设备工业都迅速兴起,同时还促进了材料、工艺和控制等工程技术的发展。电力技术的发展还使许多传统产业得到改造,使一系列新技术应运而生。因此,电力技术的发展和电力工业的兴起开辟了工业电气化的新纪元,具有划时代的深刻意义。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德国和美国因最早实现电气化而迅速跨入了工业强国之列。

②化学工业的建立。化学工业的建立是 19 世纪下半叶应用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1862 年,比利时人索尔维实现了“氨碱法”的工业化。此后,法国、英国、德国、美国、俄国等也纷纷设计“索尔维法”制碱厂。从此,索尔维法制碱技术在世界上迅速发展。有机化学工业也随着煤焦油的综合利用得到

迅速的发展。1850 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从煤焦油中提出苯胺。以后,他和他的英国学生帕金用苯胺与其他物质合成苯胺类的染料,为合成染料工业的兴起作出了突出贡献。在霍夫曼的推动下,德国合成染料发展迅速。1886— 1900 年期间,德国六家最大的化学公司总共取得了 948 项染料专利,德国人几乎垄断了世界合成染料的生产。合成染料成本低、性能好,很快就代替了天然染料。

合成纤维行业,因 19 世纪末人造丝的发明和粘胶纤维的发明而发展起

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已有 22 家合成纤维工厂生产人造丝和人造毛。

1867 年瑞典人诺贝尔发明“安全炸药”,开创了化学工业的又一个重要部门。炸药被迅速用于开矿和筑路工程。1887 年又改进了制造无烟火药的技术,并在军事上广泛运用。

③内燃机的发明和发展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建立和飞机的发明。1869 年法国工程师里诺研制成功了第一台可供实用的煤气内燃机——以煤气为燃料, 以电火花点燃的无压缩型二冲程内燃机。1876 年,德国工程师奥托应用法国工程师德罗夏的四冲程内燃机工作原理,设计制成了第一台以煤气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1883 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制成的体积小、重量轻、马力大、效率高、以汽油为燃料的四冲程内燃机。1892 年,德国机械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一种结构更简单、燃料更便宜的内燃机——柴油机。

由于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车诞生了。1885 年载姆勒与德国另一名工程师本茨同时将汽油内燃机用作汽车的引擎,各自独立地研制出最早的可供实用的汽车。到 1891 年世界上出现了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载重汽车。

从 19 世纪 90 年代起,许多国家相继建立起汽车工业。其中以美国的汽

车工业最为发达。亨利·福特和另外 11 位同业投资人于 1903 年成立了福特汽车公司。 1908 年他试制成功新式的 T 型汽车,1913 年创设了世界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汽车售价由每辆 8000 美元降至

500 美元,从而使汽车普及为美国人的重要交通工具。汽车工业发展十分迅速,19 世纪 90 年代,世界汽车生产的年产量只有几千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已增加到 50 万辆以上。这时全世界共拥有汽车 200 万辆。美国汽车工

业的发展更为迅速,1900 年时,汽车产量为 1000 辆,到 1910 年时增为 18.1 万辆。它很快就取代了德国而高居世界汽车工业的首位。

内燃机的问世,也为飞机的发明创造了前提。飞机发明者是美国人赖特兄弟:威尔伯·赖特和奥维尔·赖特。1903 年,他们制作了一架以木料为骨架,帆布作机翼材料的双翼飞机——“飞行号”。飞机由 12 马力的汽油内燃

机推动螺旋桨,成功地在空中飞行了 12 秒。之后,英、法等国也开始了飞机的研制与试飞工作。1909 年,在欧洲召开的第一次世界航空会议,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航空时代。从此,航空工业蓬勃发展起来。

④石油工业的兴起。石油最早只用于照明或作为锅炉燃料。1854 年,美国化学工程师西利曼发明了最早的原油分馏装置,从原油中获得各种油气, 包括汽油、煤油和柴油、重质油和焦油等。到 19 世纪末,以汽油等为燃料的各种内燃机先后诞生,石油便从以提炼供灯用的煤油为主,转变为以提炼作动力燃料用的汽油等为主。此外,铁路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各行业机械的普遍使用,以及对照明的需要,引起对润滑油和燃料油的强烈需求,从而促

进了石油工业的兴起。

世界现代石油工业开始于美国。1859 年,美国人前铁路司机德雷克在宾夕法尼亚洲的泰特斯维尔打出了世界第一口油井。1862 年,年青的洛克菲勒和发明新炼油方法的工人安德鲁斯一起,在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建立了一座炼油厂。从此,现代石油工业从勘探、开采、炼制加工、储运销售,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到 1885 年,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已有 70%的产品远销国外。俄国于 70 年代初在高加索也发现了石油。1873 年沙皇政府准许外国公司赴俄开采。1897—1906 年,俄国铺设了第一条输油管。世界石油开采量从 1860 年的 6.7 万吨,增至 1870 年的 80 万吨,1900 年的 2043 万吨,1913

年的 5000 万吨。石油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内燃机的发展创造了前提,煤气内燃机、汽油内燃机、柴油内燃机相继出现,而内燃机的发明和发展又促进了石油开采业和石化工业的发展。

⑤炼钢新技术促进了钢铁工业的发展。1856 年,英国人贝塞麦发明的转炉炼钢法是“吹气精炼”,能燃烧掉生铁中所含的杂质而炼出钢。这种炼钢法要优于“搅钢法”技术。但由于英国已在“搅钢法”技术上投入巨额资本, 因此英国钢铁业的资本家对转炉炼钢新技术持冷淡态度。瑞典钢铁企业家于1859 年引进贝塞麦炼钢法,并获得试验成功,实现了工业化生产。60 年代初, 法国、德国和美国也先后引进这一技术。此后,贝塞麦炼钢法在世界迅速推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开辟了钢铁工业的新时代。

1864 年法国人马丁和居住在英国的德国人威廉·西门子发明了平炉炼钢法。这种炼钢法不仅可以溶化生铁和熟铁,还可以熔化废钢,使之变为优质钢。1866 年西门子在伯明翰建立了平炉炼钢厂。1868 年和 1870 年美国和俄国分别引进了这项技术。

然而,这两种炼钢法都不能解决铁矿石的脱磷问题,而欧洲 90%的铁矿含磷量较高。为解决这个问题,“托马斯法”便应运而生。

英国治金学家托马斯在 1875 年发明了一种碱性转炉炼钢法,解决了脱磷问题。1877 年,托马斯在英国钢铁协会上提出“托马斯法”,即碱性转炉炼钢法。但未引起重视。直至 1879 年英国一家钢厂采用托马斯法获得成功,托马斯法才获得认可。

钢铁冶炼技术的不断改进,推动了钢铁业的迅速发展,使钢逐渐取代铁, 成为基本的工业原料和重要的建筑材料。

⑥电讯工业的兴起。电讯技术始于 19 世纪 30—40 年代电报的发明和应用。19 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电力技术发展速度的加快,电讯工业也迅速兴起。

1833 年,德国格廷根的两个自然科学家高斯和韦伯首次发明电报。然而

电报业的真正发展却始于 1838 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的打字电报,即由点和横

两种符号组成的新电码——“莫尔斯电码”。 1844 年,莫尔斯发明了第一个可供实用的电报装置。同年,他利用美国国会资助的拨款,在华盛顿与巴尔的摩之间架起了 64 公里长的、世界上第一条有线电报线路。之后,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也相继架设起有线电报线路。1846 年,英国伦敦成立了电报公司。1847 年,德国人维尔纳·西门子成功地在柏林与波茨坦之间修建了一条电报线。同年,他又与机械师哈尔斯克在柏林创办了“西门子——哈尔斯克电报机制作所”。该所后来成为欧洲颇有影响的电讯企业。1869 年又完成了横贯伦敦经由普鲁士、俄国、波斯到达印度的电报线路。美国为应用莫尔斯的发明,于 1856 年创办了西方联合公司。之后,又创办了更多的电报公司。

海底电缆的铺设,始于 1845 年美国人科尔特铺设从火岛到纽约的跨海电

缆。1850 年在英国和法国之间铺设了第一条海底电报电缆。从 1857—1866 年美国大东公司铺设了从纽芬兰到爱尔兰的第一条横跨大西洋的电缆。

电话是美国人贝尔于 1876 年发明的。1877 年他创办了贝尔电话公司, 到 1880 年美国已安装了 5 万多部电话机。同年,在美国相距 80 公里的城市之间已有长途电话。贝尔集团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电话公司,后来发展为美国电话电报公司。1881 年初,德国也开始建立城市电话网,到 1910 年,已拥有 100 万部电话机。

无线电技术的发明,是通讯技术的一个飞跃。意大利物理学家马可尼于1895 年成功地实现了 1 英里距离的无线电通讯。1898 年无线电通讯即投入实用。在这期间,俄国物理学家波波夫也发明了无线电通讯。

总之,这一时期,随着电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报与电话日益广泛的运用,电讯工业便迅速地发展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大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