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日本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 1868 年的明治维新前,它还处于封

建幕府统治之下,是个闭关自守的落后的封建国家。明治维新后,从 19 世纪

80 年代开始了以纺织工业为中心的工业革命,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后,又发展起以军事生产为中心的电气、煤炭、钢铁、机械、造船等重工业。1901—1914 年期间,日本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为 6.3%,是同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最高的。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农业在日本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发生了变化。1885 年,日本工农业总产值为 5.27 亿日元,其中农业产值为 3.99 亿日元,占 75.7%,工业产值为 1.28 亿日元,占 24.3%。到 1914 年,日本工农业总产值约为 27.7 亿日元,其中农业产值为 14 亿,占 50.5%, 工业产值为 13.7 亿,占 49.5%。工业迅速赶上了农业。这样,经过 40 余年的发展,日本不仅完成了工业革命,而且跨入了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

这一时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明治维新改革为日本资本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通过废藩置县,统一全国政权,以及废除封建等级制和行会组织,对国内经济统一和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同时,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强行推行国内资本原始积累。其主要措施之一是改革地税制度。1873 年 7 月颁布“地税改革条例”,把过去的实物地租改为按地价缴纳的现款地税制,规定按土地价格的 3%征税, 丰年不增,荒年不减,一律由土地所有者缴纳货币地租。1875 年又废除了限田法,从此土地不但可以买卖,而且可以随意兼并、抵押和租佃。地税占国家整个财政收入的 80%左右,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而不仅使日本政府能够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警察以巩固政权,而且能够大力发展国营军事重工业,大肆建筑铁路、航运、邮电通讯和文化教育等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所必不可少的事业,并能大力资助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新税制起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重大作用。同时地税改革又为城市工业发展提供了廉价劳动力。这种自上而下的改革虽然废除了封建领主制,确认了地主和自耕农的土地私有权,但并没有把土地分给无地的佃农。大量无地贫农为生活所迫涌向城市。据统计,整个明治年间,从农村流入城市的劳动力,平均每年大约有 17 万人,累计约为 700 万人。同期间,在日本城市所增加的雇佣人数中,一般有 70%以上来自农民。利用国家力量推行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措施之二,是实施以整理俸禄为中心的国债制度。在废止武士的特权身份之后, 日本政府开始整理武士的俸禄。为了取消俸禄,从 1873 年起,政府用现金和公债(主要是公债)逐渐赎买士族和华族的俸禄,为此支出了两亿多日元。赎金主要落入华族和皇族手中,广大下级武士所得无几。这些华族和皇族便以赎金投资于地产、银行业及工商业而成为大地主和大资本家。这样,由明治政府搜刮而来的民脂民膏便成了日本资本原始积累的来源。而近 200 万武

士家族中的大部分人却日趋贫困,到 1884 年,约有 80%的公债券落到商业高利贷者手中,而后由商业高利贷主向近代工业投资转化为资本。这些士族转变为出卖劳动力的无产者。

其次,引进和吸收欧美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大力发展本国教育事业。 明治维新改革开始以后,日本政府花费大量资金从欧美各国引进先进技

术设备,建立起一批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即官营模范工厂。这些企业在推广和改进西方技术、训练和培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等方面,都起到了骨干作用。与此同时,举办劝业展览,鼓励私人吸收和采用外国技术设备;派遣官吏、技师和职工到西方国家吸收新知识,并在国内科技教育人才奇缺的情况下,重金聘用外国科学技术专家来传授知识。日本为实行工业革命和工业化而引进西方技术时,尽可能引进当时最新发明创造的技术成果。例如,在棉纺业中,先是引进英国人的自动“缪尔”走锭精纺机,继而很快引进美国人发明的自动环锭精纺机。在造船业中,由于日本很快引进英国及其他西欧国家的最新造船技术,生产能力大为提高。1898 年长崎造船厂建造了 6 千多吨的“常陆丸”,1907 年建造了“天洋丸”型 3 艘万吨级大船。在电机工业方面,1882 年爱迪生在美国纽约建成第一座发电厂,日本在 1883 年就办起了三吉电机工厂。1890 年白热社(即后来的东京电灯公司)已开始生产电灯泡。1893 年芝浦制作所开始生产电气机械。在化学工业方面也是迅速引进新技术,创办自己的近代企业。

与此同时,日本大力发展教育事业。1872 年实行教育改革,着手建立以义务教育为中心的近代各级学校教育体系。 1883—1886 年义务教育就学率由 1873 年的 28.13%增为 50%,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达到 60%以上,日俄战争以后达到 97.38%。同时还举办各类技术学校。从而培养了大批人材, 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日本政府对教育的重视是明治维新后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从 1870—1896 年期间,明治政府颁发的重要的教育法令法

规近 30 项,占同期所颁发的法令规章总数的大部分。政府对各部门的投资中,教育经费列为第一。

再次,对外进行殖民掠夺,攫取工业发展所必须的资金、原料和市场。明治政府继承了封建武士的侵略扩张衣钵,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进行

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和殖民掠夺。早在 1874 年侵略中国台湾,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了《北京专约》,勒索赔款 50 万两白银;1875 年侵略朝鲜,迫使朝鲜签订了 1876 年《江华条约》,1882 年和 1885 年又用武力迫使朝鲜签订了《济物浦条约》和《汉城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朝鲜猎取了许多殖民特权,掠夺赔款共计 66 万日元。此后,日本又通过 1894—1895 年的中日甲午

战争,从中国掠夺赔款的总额达 2.3 亿两白银,并迫使中国折成英镑支付。日本政府利用一部分赔款购买黄金和英国证券,充实国库黄金储备,并于同年 10 月宣布放弃银本位,实行金本位制,从而提高了日本的国际经济地位。还用巨额赔款扩军备战,兴办铁路以及投资钢铁、造船、煤炭和电讯事业等。日本通过上述一系列侵略战争,还从中国和朝鲜侵占了大片领土和主权,开始逐步变朝鲜为它的殖民地,变中国为半殖民地,以及把中国和朝鲜变成它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从而使日本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革命得以蓬勃发展。 1904—1905 年日本又发动了与沙皇俄国争夺中国领土的日俄战争,战争大大推动了军事重工业的发展。战后,日本重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

此外,还通过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来推进工业化。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就开始建立国家资本。这里的国家资本,不是指一般的国家财政资金,而主要是指向国营的各种产业的投资。根据统计,在国家和私人的资本总额中,国家资本所占的比重,1875 年为 81.7%,1880 年 57.5%,1885 年 74.9%,1890 年 29.8%,1895 年 31.7%,1900 年 52%,1905 年 44.1%,1910 年 49.6%。

①与此同时,还通过银行贷款、给予巨额补助金等大力扶植私人资本,特别是

对三菱、三井等大企业的扶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