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六朝诗歌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进入了以文人为主、自觉和个性化的时代,诗人之多,诗作之富,诗风之多样,诗歌在表现社会生活与人们内心世界上的开拓与深入,以及诗歌自身形式上的变化和创新,都出现前所未有的壮观局面。
魏晋南北朝诗歌是我国诗歌开端与鼎盛之间的过渡阶段,明显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魏晋南北朝800余年诗坛本身也是名家迭出,名篇如潮,无论其审美价值还是诗歌史、文学史上的影响,都值得后人重视。
继承并发展的建安诗歌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这个时期及以后魏初的若干年的文学创作,习惯上称为“建安文学”。
建安诗人生活在汉代末期,饱经时代的风云和世事的沧桑,他们所发的歌吟,多为反映社会离乱、抒发平生理想之作,南北朝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说:
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建安诗人一方面继承了汉代乐府民歌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加以发展、改造,用他们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在诗歌史上树起一面旗帜。风格多呈现清新刚健、慷慨悲凉的特征,被称誉为“建安风骨”。
在这种风格的诗歌里,包含着诗人的真情实感,在语言表达上又具有简练刚健的特点。
建安作家主要有“三曹”、“七子”。“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父子3人;“七子”是指孔融、王粲、徐干、陈琳、应场、刘桢7位文人。建安文学最有成就的文学样式是五言诗,其次是赋,如曹植的《洛神赋》、王粲的《登楼赋》等。这个时期文学成就最突出的是曹操、曹丕、曹植和王粲。
曹操,是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同时,也是位杰出的诗人。
曹操的诗歌存有20余首,都是以乐府为旧题写时事的乐府诗,题材非常丰富。诗歌从现实出发,或者描写战争给民众造成的灾难,如《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等。或者抒发自己的胸襟怀抱、雄心壮志,如《对酒》、《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
在曹操的诗歌中,《短歌行》、《步出夏门行》中的《观沧海》、《龟虽寿》是历来为人传颂的千古名篇。《短歌行》是四言乐府诗,是在宴飨宾客时吟唱的,诗歌的主题是抒发为了统一大业而求贤若渴的心境,体现了一唱三叹,慷慨悲凉中体现出昂扬之态。
《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诗人观海抒情,借海明志,景语情语,浑然一体。诗如其人,没有海一样的胸怀,就难于写出如此壮观的沧海。
《龟虽寿》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则直接吐露了曹操的壮志豪情。
曹操善于创新,他是向民歌学习、创作拟乐府诗的开创者。他借乐府旧题写时事或抒怀抱,如《薤露行》、《蒿里行》本是挽歌,曹操却用以描写现实的动乱,表达自己的哀痛。曹操的诗语言质朴简洁,善用比兴,形象鲜明,诗歌风格悲凉慷慨,沉郁雄健。
曹丕,曹操的次子,曹操死后,袭位为魏王,后代汉称帝,世称魏文帝。曹丕擅长诗文,有相当多的作品流传下来,而且多为名篇佳作。存诗40余首,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具备。
曹丕的诗歌的内容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和乡情的,如《杂诗·漫漫秋夜长》、《燕歌行》、《秋月行》等。
《杂诗·漫漫秋夜长》,以浮云作比兴,写游子遭遇不幸,被迫背井离乡,长期滞留在外,因畏惧外乡人而欲言又止。诗以压抑的情调戛然结束,表现了思乡而又难以排解的忧伤心情。
《燕歌行》共两首。《秋风萧瑟天气凉》描写一个独守空房的妇女在深秋寒夜思念远行的丈夫,感情真挚,情思委婉忧伤,其语言清新自然,和谐流畅。
《燕歌行》是现存我国古代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它为七言诗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在诗歌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曹丕的很多诗歌兼容汉代乐府民歌和汉代文人诗的特点,在艺术上有新的创作。他的诗歌抒情婉约细微;他的诗歌语言,有民歌的质朴,也有文人的华丽。
曹植,曹操第三子。曹植少时才华横溢,才思敏捷,曹操十分赏识这个儿子。但他恃才傲物,任性而为,不太检点自己的言行,最后失宠于曹操。曹丕称帝后,立即削弱曹植的势力。此后,曹植郁郁寡欢,终于在忧愤中死去。
曹植的诗、赋、散文均突出,尤以诗歌成就为最高。曹植的诗以哥哥曹丕称帝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作洋溢着追求政治理想、向往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如《白马篇》一诗,塑造了一位艺高胆大、忠勇爱国、视死如归的英雄形象,显然贯注了作者的愿望。
曹植的后期诗作中充满着悲愤抑郁的气氛,最能代表这个时期的诗作是《赠白马王彪》。全诗分为7章,抒情中穿插叙事、写景,或直抒胸臆,或比兴烘托,并借用章章蝉联的顶针修辞手法,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复杂曲折的思想感情。
曹植的诗歌创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注意文人文学与民间乐府的结合,使诗歌艺术取得了极大的飞跃。
曹植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人,他的创作推动了五言诗的发展。他的五言诗抒情成分增多,诗中有鲜明的个性和抒情性。
曹植还加强了五言诗的文采,在保持民歌朴素自然的基础上,又讲究词采和对仗,注意炼字和声色,表现出语言洗练、词采华美的特色;曹植的五言诗讲究写作技巧,结构大都较为精致,很少平铺直叙,特别是开头,多以警句开始,具有引领全篇的作用。
在建安七子孔融、王粲、徐干、陈琳、应场、刘桢中,王粲取得的成就最高。
王粲,山阳高平人。王粲的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其《七哀诗》3首最能代表其诗歌风貌,第一首中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一句,颇能反映当时社会动乱的真实面貌。
刘桢,东平宁阳人。他的诗刚劲挺拔,注重气势,不事雕饰,代表作是《赠从弟》3首,这3首诗分别用松树、凤凰比喻坚贞高洁的人格,既是对他从弟的赞美,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徐干,山东潍坊人。他的代表诗作有《室思》6首,大多写闺怨之情,情致委婉。
陈琳,江苏扬州人。他的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假托秦代筑长城之事,描写繁重的徭役给广大民众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蔡琰,是著名作家和学者蔡邕的女儿,蔡琰博学多才,精通音律,代表作为骚体《悲愤诗》。这首诗长达540字,通过诗人自身遭遇,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这首诗深受汉代乐府叙事诗的影响,在现实主义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旁注]
现实主义 又称为“写实主义”,在艺术领域,指对自然或当代生活作准确、详尽和不加修饰的描述。现实主义摒弃理想化的想象,而主张细密观察事物的外表。
赋 除了诗、词、曲之外,另一种具有诗歌特点的文体。最初的诗词曲都能歌唱,而赋却不能歌唱,只能朗诵。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
挽歌 古人送葬时所唱的歌,由乐曲和歌词两部分组成。春秋战国时期,挽歌已经产生了。汉魏以后,唱挽歌成为朝廷规定的丧葬礼俗之一。与此同时,挽歌开始冲破送死悼亡的樊篱,有了更广的应用范围。
七言诗 古诗体名。全诗每句7字或以7字句为主。七言诗起源于先秦时期和汉代的民间歌谣。汉魏时期七言诗极少,在南北朝时期至隋代渐有发展,直至唐代,才真正发达起来,成为我国古典诗歌又一种主要形式。
散文 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议论等方式表达。
警句 一般是一句话或一段引语,主要用来激励和告诉当事人某些道理,提醒着使人们在生活中时刻保持着某种精神品格,因此也叫“醒句”。警句是简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是浓缩的精华。
[阅读链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七步诗》据说是曹植所作。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艰难的处境,以及沉郁愤激的感情。
曹植才华出众,受到曹操的疼爱,因此受到哥哥曹丕的嫉妒。曹操死后,曹丕继承当上了魏王,后当了皇帝。曹丕担心曹植对自己的地位将有威胁,所以便以在曹操亡故时没来看望为由,要杀曹植。在母亲开口求情下,曹丕勉强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脱口一首诗,否则便杀掉他。曹植情急之下就作了这首闻名的七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