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与《古诗十九首》
继《诗经》、《楚辞》后,汉代初期文人热衷于阐释和模仿《诗经》。汉代初期诗歌,多抒情之作,或写帝王四方之志,百年之思。如刘邦《大风歌》、汉武帝《瓠子歌》;或抒发宫廷斗争失意的悲愤,如《赵王刘友幽歌》、《燕王刘旦歌》、《华容夫人歌》;或发泄士人矢志不渝的感慨,如东方朔《嗟伯夷》等。
此后文人所作,以四言诗为主。一为体裁接近雅颂的庙堂诗歌,如司马相如等人《郊祀歌十九章》、班固《两都赋》后附《明堂》、《辟雍》等诗;一为讽谏时事,或自伤自责,体裁近《小雅》之诗。如韦孟《讽谏诗》、《在邹诗》、韦玄成《自劾诗》、《戒子孙诗》、傅毅《迪志诗》等。
东汉末年,文人四言诗摆脱雅颂风格,呈现出新的面目。张衡《怨诗》与《思玄赋》所录诗歌、朱穆《与刘伯宗绝交诗》、仲长统《见志诗》两首,已开“旷达之智,玄虚之风”;秦嘉四言《赠妇诗》、《述婚诗》则抒写相思之苦、伉俪之情。他们或冷峻峭直,或渐藻玄思,或情思婉转,开启了魏晋诗歌先声。
早在四言诗盛行的《诗经》时代,五言的诗句就已经出现了,但完整的五言诗并没有出现。随着诗歌创作的长期发展,至西汉时期,五言体的歌谣逐渐流行起来。
乐府民歌中五言诗的发展,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文人的写作,他们开始尝试创作这种新体诗,从而早期的文人五言诗应运而生。
纯粹的文人创作的五言诗诞生在东汉,《文心雕龙·明诗》说:
汉初四言,韦盂首唱,匡谏之义,继轨周人……而辞人遗翰,莫见五言。
班固的《咏史》被认为是最早的一首文人五言诗,当然这首诗尚不成熟,但它却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里程碑。自此以后,东汉时期许多作家都有五言诗传世,如张衡的《同声歌》、秦嘉的《赠妇诗》、辛延年的《羽林郎》等。
《羽林郎》一诗在早期的文人五言诗中比较突出。诗歌描写了一个酒家女胡姬不畏强暴,勇拒贵族豪奴调戏的故事。诗中的少女胡姬,貌美若仙,又坚贞纯洁;豪奴冯子都横行霸道,仗势欺人。
东汉后期,文人思想偏离正统,反映在文学上,热衷于表达个人的内心体验。这时的五言诗对个人情感抒写的真实与强烈程度,均超过以往,从而出现了张衡《同声歌》、秦嘉《留郡赠妇诗》、徐淑《答秦嘉诗》、蔡邕《翠鸟诗》、郦炎《见志诗》、赵壹《疾邪诗》等作品。
东汉末年涌现出一大批文人五言诗,但没有留下作者的名字,后人泛称为“古诗”。这类作品中的19首,至梁代被萧统选编入《文选》,于是后人就以“古诗十九首”称呼它们。《古诗十九首》是文人五言诗中最杰出的代表。
《古诗十九首》这组诗歌并非一人所作,产生的时代大致在东汉后期。就思想和艺术来看,这组诗歌的作者应该是有相当文化修养的人。但他们身处动乱年代,失去了固有的报效国家的人生目标,内心抑郁苦闷,感伤怨恨,诗歌就是抒发他们思想感情的最好途径。
这组诗歌就其表述的内容可以分为几类,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抒写相思之情,诉说离别之苦的诗作。如《行行重行行》一诗,写一女子思念远行异乡的情人。首先追叙他们的初次别离,其次诉说路途遥远,会面无期。再自述相思的怨苦,最后用宽慰的话结尾。
《迢迢牵牛星》一诗,描写了织女隔着银河思念牛郎的愁苦之情,抒发了爱情受折磨时的痛苦。这一类诗歌在《古诗十九首》中占了一大半。
此外,《古诗十九首》中也有表现生命短促,慨叹人生无常的作品。如《生年不满百》中的“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驱车上东门》中的“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青青陵上柏》中的“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等诗句。
诗人们纷纷表达出对死亡的恐惧和无奈,他们建功立业无门,安身立命无地,人生发展无路,剩下的只是对命运不可捉摸的哀叹了。其他如对功名不就、宦海失意,身居贫贱、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知音难遇的描写也是这组诗歌中常见的主题。
《古诗十九首》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文人五言诗的成熟。它高超的艺术手法首先表现在诗人把自己真切的感情坦然抒发出来,毫不矫饰,并用特定的景物衬托人物的感情,达到情景相生、情趣天成的境界。
《古诗十九首》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时期诗歌以抒情为主的特点,最长于抒情。常见的情形是寓情于景、融情入景,真正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古诗十九首》中有不少自然景物和环境的描写,一般是前半写景,后半抒情。景物和环境的描写是主人公主观心情的烘托与渲染。
《古诗十九首》的抒情不是直抒胸臆,而是大量运用比兴手法造成情感的婉曲含蓄、反复低回,如《冉冉孤身竹》,描写了一位新婚女子与丈夫久别后的烦恼忧思,那种期待与失望、眷恋与悲哀的微妙心绪,都依托眼前的景象,委婉地道出。
孤零零的竹子、攀附女萝的菟丝、花开花落的蕙兰都是思妇寄托情思,表明心绪的象征之物。
《古诗十九首》的语言朴素明快、精练生动、耐人咀嚼,有高度的概括力。如《行行重行行》中的“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意指北方的马,古时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越鸟”意指南方的鸟,越指南方百越。
没有精心的加工和修饰,却在不经意间让胡马与越鸟的形态烙上了浓厚的人间情感,烘托出游子强烈的思乡之情。
《古诗十九首》代表着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艺术成就,是我国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
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南朝时期钟嵘《诗品》卷上的评价更高: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这里所谓“惊心动魄”,是指诗作真实细腻的抒情,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古诗十九首》在形式、题材、语言风格、表现技巧等许多方面,直接对后代五言诗的写作产生深刻的影响。从此五言诗作为古代诗歌的主要诗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旁注]
《大风歌》 汉高祖刘邦在打败英布率领的秦军以后,率军返回长安,路过家乡沛县,邀集故人饮酒。酒酣时刘邦击筑,同时唱了这首歌。表达了他维护天下统一的豪情壮志。汉代人称这篇歌词为《三侯之章》,后人题为《大风歌》。
《文心雕龙》 南朝时期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全书共10卷,50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文选》 又称《昭明文选》,是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萧统死后谥“昭明”,所以他主编的这部文选称作《昭明文选》。共60卷。
织女 别名“七星娘娘”、“七星娘”、“七星妈”、“七仙姑”、“天仙娘娘”,我国神话中的天帝的孙女,排行第七,工作是编织云彩,是纺织业者、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著名的牛郎织女故事的女主角。
艺术手法 艺术作品形式的要素之一,指艺术家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表现手段。较为常见的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对话、比喻、夸张、象征、变形、烘托、渲染、对比、反衬、伏笔、暗示、双关、拟人、排比等。
《诗品》 《文心雕龙》以后出现的一部品评诗歌的文学批评名著,作者是南朝时期梁钟嵘。《诗品》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在502年至513年。《诗品》和《文心雕龙》这两部著作都是在反对齐梁形式主义文风的斗争中的产物。
[阅读链接]
汉代乐府文人诗主要集中在《乐府诗集》的郊庙歌词和杂曲歌词中。《郊庙歌词》中以《安世房中歌》和《郊祀歌》较为有名。
《安世房中歌》为汉高祖唐山夫人所作,共17章,用于颂扬祖先至善之德,强调孝道。17章中四言13章,三言3章,三言是诗歌体裁的新创造。《郊祀歌》是汉代祭祀天地四时的郊乐乐歌,共19章,作者为司马相如、邹阳等人。
杂曲歌词里的文人诗分有主名与无主名两种,其中以有主名的5首较为重要,即辛延年的《羽林郎》、宋子侯的《董娇娆》、张衡的《同声歌》、繁钦的《定情诗》和马援的《武溪深行》。五首中《武溪深行》为杂言,其他4首皆为五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