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铸就现实主义的高峰

杜甫,出生于一个具有悠久传统的官僚世家。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对杜甫的成长影响很大。父亲杜闲做过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杜甫接受的家庭教育是正统的儒家教育。

杜甫7岁能诗,十四五岁出入文场,并小有声名。20岁以后的10多年中,他基本过着漫游的生活,曾到过吴、越一带,又游至齐、赵之间。期间,24岁时首次参加进士考试,却名落孙山。

35岁时,杜甫来到唐都城长安,来长安的第二年又一次参加了进士考试,又一次名落孙山。起初,他对求取功名满怀信心,以为成功指日可待,但滞留长安10年却接连碰壁,生活陷入困顿。

万般无奈之下,杜甫求权贵引荐,最后只做得一个卑微的小官。后在唐肃宗时,任左拾遗。不久触怒肃宗,被贬斥。迫于生活的压力和对仕途的失望,他丢弃了所任的微职而进入蜀中求生存。

到达成都不久,依靠朋友严武的帮助,杜甫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在最初的两年多时间里,他的生活较为安逸。在朋友严武死后,杜甫彻底失去了生活上的依靠,他只好带着家人,登上一艘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

770年,59岁的杜甫,在湖南湘江的一艘小船上,凄凉地结束了艰难漂泊的一生。

杜甫的一生始终以儒家忠君忧民思想为主,不论穷困,还是发达,都以天下为念,这是他诗歌创作的基调。

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作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诗歌把动荡的时代与个人遭遇合而为一,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历史事实和社会生活画面,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杜甫诗歌内容丰富。青年时期的杜甫雄心勃勃,诗作多自述抱负、抒写理想之作。最成熟的代表作品大部分写于唐王朝急遽衰退的动乱期间,由战争造成的动乱景象、民生疾苦及其后社会凋敝的面貌,猛烈地撞击着诗人的心灵。

杜甫用血泪之笔,记录下一段民族的苦难历史,深刻地揭示了那个剧烈动荡时代的社会矛盾,忧国忧民的情怀是这部分诗歌的核心内容。

此外,杜甫还常常描摹风光景物,抒发日常生活的情思,以及咏怀历史遗迹,但也同样饱浸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挚感情。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反映社会真实情况的长篇史诗。诗中记述的自身遭遇和旅途中的所见所闻,皆与时代息息相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的最好概括。全诗集叙事、抒情、说理于一体,写得波澜浩瀚,极为壮观。

《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是杜甫描写社会现实的作品,被称为《三吏》。同样的题材作品还有《三别》,分别是《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

《石壕吏》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诗风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新安吏》全诗可分两个层次。前12句记述了军队抓丁和骨肉分离的场面,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后16句笔锋一转,对百姓进行开导和劝慰。全诗反映了作者对统治者尽快平息叛乱、实现王朝中兴的期望。

《潼关吏》借潼关吏之口描述潼关天险,表达了诗人对当初桃林一战溃败的遗憾,希望守关将士们一定要以史为鉴,好好利用潼关天险保卫长安的安全。

《新婚别》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离别,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诗中写道: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

全诗模拟新妇的口吻自诉怨情,写出了当时人们民面对战争的态度和复杂的心理,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带给人们的巨大不幸。

《无家别》写了一个邺城败后还乡无家可归、重又被征的军人,通过他的遭遇反映出当时农村的凋敝荒芜以及人们的悲惨遭遇,对统治者的残暴、腐朽,进行了有力的鞭挞。全诗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垂老别》通过描写一老翁暮年从军与老妻惜别的悲戚场景,不仅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时期人们遭受的灾难与统治者的残酷,而且也忠实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精神。全诗叙事抒情,立足生活,直入人心,剖析精微,准确传神地表现特定时代的生活真实。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是卓越的。现实主义精神贯穿于杜甫一生的创作实践。在诗作中,他把个人遭遇同时代的不幸、民众的苦难紧密联系起来,全面深刻地反映了所处历史时代的广阔的社会内容。

杜甫笔下的人物、事件乃至景物、风俗,无不体现出一定时代的特征,尤其表现当时重大的时事内容,闪耀着现实主义的光芒。

杜甫的诗形式多样,无论长篇短制,还是古风近体,皆运用自如,同时,其诗兼备众体,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还写了不少排律、拗体。

杜甫常常根据具体题材选择使用古体还是近体,一般说来,杜甫以叙事为主的诗歌常用伸缩性较强的五、七言古体长调,而以抒情为主的诗歌常用五、七言近体律诗。

杜甫的叙事诗叙事状物不同于传统叙事诗多概括性描写,而是善于以赋的手法作细节性的工笔细描。杜甫叙事诗中所铺陈的细节往往是生活的典型意象,能够高度浓缩和概况复杂的社会现象,揭示出其本质意义。

杜甫诗的语言讲究反复锤炼,力求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因而,他的诗歌语言凝练概括,准确生动,耐人吟诵。他还常用人物独白和俗语来突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在刻画人物时,特别善于抓住细节的描写。

杜甫还熟练掌握了语言声韵的运用。他常根据诗的内容和情绪,采用与之相适应的韵律,更大地发挥出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杜甫的诗不仅具有形象的美,而且具有音乐的美。

杜甫诗歌最突出的风格是沉郁顿挫,他的诗意境壮阔,感情深沉,凝练警策。沉郁指情感的深沉悲慨,内蕴博大;顿挫指情感、结构的吞吐屈伸和音调节奏抑扬缓急的起伏迭变。每当杜甫痛心国事和人生遭遇时,这种风格便呈现笔端。

杜甫的诗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他上承《诗经》、汉魏乐府及初唐的现实主义传统,把现实主义诗歌推向新的高峰。

另外,杜甫还创作了大量的长篇叙事诗,将五言古诗从较短的篇幅发展为鸿篇巨制,还将七律写作推向精致成熟,在艺术技巧和表现方法上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借鉴,在诗歌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

[旁注]

左拾遗 封建时代设立的谏诤机构中的官员,拾遗,意即捡起皇上遗漏的东西,引申为弥补朝廷决策者政策或决策的失误。古代官职,左比右大一些,但官职都不算大,级别很低。

史诗 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史诗是人类最早的精神产品,对了解早期人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排律 律诗的一种,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称之为“排律”。每首至少10句,多则有至百韵者。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必须对仗。也可隔句相对,称为“扇对”。名称产生于元代杨士弘的《唐音》,至明代开始为人们普遍接受,并广泛地使用开来。

拗体 排合关系不合律的律体诗篇。律诗、绝句每句平仄都有规定,如果在该用平声字的地方用了仄声字,该用仄声字的地方用了平声字,则该字就叫“拗字”。有“拗字”的句子就叫“拗句”。全诗用拗句,或大部分用拗句,就叫做“拗体”。

工笔 也称“细笔”,与”写意”对称,我国画技法的一种,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特色是用细致的笔法制作,工笔画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

声韵 一般是指句尾押韵,而句尾押韵有压平声韵和仄声韵。可以是整首诗都压同一个韵,也可以只有第二句和第四句压同一个韵,也可以第一、二、四句都压同一个韵。平声即阴平、阳平,仄声是上声、去声。压阴平、阳平韵的是平声韵,压上声、去声的是仄声韵。

[阅读链接]

杜甫和李白流传下来许多互相赠寄的诗歌,都充满了真诚的情谊。

杜甫时常挂念着李白的衣食住行,担心他被贬逐以后的安全。“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这些诗句都表现了杜甫对李白遭诬受害的极大同情。

李白比杜甫年长11岁,但对杜甫非常敬重。他曾写下《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诗,诗中写道: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表示对杜甫不在身边同游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