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南北朝乐府民歌

南朝乐府民歌流传下来500余首。大多保存在《乐府诗集》的《清商曲辞》中,少部分保存在《杂曲歌词》、《杂歌谣辞》中。其中“吴歌”300余首,“西曲”100余首。

吴歌主要产生于以东吴的都城建业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西曲主要采自长江中游及汉水两岸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荆、郢、樊、邓一带。

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与风格不同于汉代乐府的民歌。原因在于东晋长江中下游一带农业发达,城市经济繁荣,并逐渐形成市民文化。当刘宋之时,“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独处成群”。

由于生活较为安定,礼教日益松弛,民间情歌,纯真而大胆;商人、官吏与歌儿舞女杂处,以乐歌相娱,也多言男女之情。因此,南方情歌,情景相谐,婉媚而清新。也由此,爱情成为南朝乐府民歌的唯一主题。

南朝乐府民歌生动地描写了少男少女彼此间真诚的爱慕,会面时天真愉快的神情和活动,离别以后沉重而又痛苦的相思情绪,富有浪漫色彩,情调婉转缠绵,格调鲜丽明快。

南朝民歌长于以委婉细腻的笔法,描写所爱者的心理活动,其语言清新流丽,多用双关比喻,表现出来自于南方女子特有的俏巧聪慧,如《子夜歌》: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

理丝人残机,何悟不成匹?

同音异字如以“丝”双关“思”;同字异义如以布“匹”双关“匹”配,皆委婉含蓄,曲尽其妙。

南朝乐府民歌在描写爱情的时候,常常使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发挥了丰富的想象,使它的思想内容表现得非常生动突出。例如《子夜歌年少当及时》篇,拿霜下草恰当地比喻了青春的容易消逝,使人明白应及时相爱。

又如《读曲歌》用突然掉入井里的飞鸟来比方一个刚听到对方变心的女郎的骤然从欢愉转为悲愁的思想情感,刻画得非常贴切。

《华山畿》形容女子悲痛落泪时,把泪水夸张得如同江水一般,它可以使身子沉没,不但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而且很好地表现了女子对于爱情的热烈态度。

南朝诗歌形式多为五言四句,语短情长。但也有跟个别的,如《西洲曲》。《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一首最长的五言抒情诗,在《乐府诗集》中属《杂曲歌词》。全诗32句,4句一解。

诗写一个女子对情人的思念,心理描写细腻,情思缠绵,并与自然景色相交融,写景秀丽。语言清新明丽,采用“钩句”连接上下,一意贯通而又摇曳多姿。换韵造成回环婉转的效果。从内容到形式都堪称上乘。

北朝乐府民歌存有60多首,多保存在《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另有少保存在《杂曲歌词》和《杂歌谣辞》中。

自然条件培养了北方人粗犷豪迈、坚忍顽强的性格,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也养成了粗豪强悍的气质。自然北朝乐府民歌也带有粗犷豪放、刚健激越、金戈铁马之气。

北朝乐府民歌要比南朝乐府民歌表现内容要丰富,有表现北国风光的,如《敕勒川》全诗仅27字,却展现了北方大草原广阔无垠、混沌苍茫的景象,并反映了北方民族的生活面貌和精神面貌。

《企喻歌》反映了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和尚武精神,同时,也反映出战争及其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多种苦难。《地驱歌乐辞》反映了热烈奔放的爱情婚姻。

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组织、人文风俗原始朴野,不受礼教束缚,其诗歌抒情真率直爽,语言质朴有力,格调苍劲豪迈,显示出北方民族独有的特色。

叙事长诗《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中的奇葩,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这首诗写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身经百战、功成身退的生动故事。

诗人以乐观的态度和赞叹的笔调写出木兰的慷慨从戎,为国效力以及功成不受封的事迹与精神,而且以活泼、幽默的语言写出木兰为父亲分忧,重着女装的喜悦以及面对战友时的调皮,从而创造出一位天真妩媚、勇敢高尚的丰满的女性形象。

诗人将木兰的形象塑造得十分美好,她集勤劳、孝顺、机智、勇敢、淡泊于一身,成为后代人心目中女英雄的典范。

《木兰诗》篇幅较长却又繁简得当,语言流畅明快,顶真修辞运用巧妙,比喻恰切生动,铺排有致,而且善于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风格刚健清新。

北朝乐府民歌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是直抒胸臆,气盛词质,快人快语。其于四、五、七言和杂言的灵活运用,也很能看出北方民族不受形式约束的自由创造精神。

南北朝乐府民歌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继承了汉代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精神,这一点北朝民歌有突出的表现。

另外,在诗的体裁方面,南北朝民歌开辟了一条抒情小诗的新道路。这就是五、七言绝句体。五言四句的小诗,汉代民歌中虽已经出现,但数量极少,也没有发生什么影响。但是在南北朝民歌中却大量出现。

汉代民歌中杂言体虽很多,且有不少优秀作品,但篇幅都较小,像《木兰诗》这样长达300多字的巨制,还是前所未有的。这对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也起了示范性的推动作用。

[旁注]

《乐府诗集》 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词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人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词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时期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词兼及先秦至唐代末期的歌谣。收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

笔法 写字作画用笔的方法,即中国画特有的用线方法。中国书画主要都以线条表现,所用工具都是尖锋毛笔,要使书画的线条点画富有变化,必先讲究执笔,在运笔时掌握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这就是“笔法”。

抒情诗 诗歌的一种,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具体描写人物和景物。抒情诗的特点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抒情诗因为其内容的不同分为颂歌、情歌、哀歌、挽歌、牧歌等。

梁鼓角横吹曲 十六国及北朝时期的地方乐歌。“横吹曲”原来是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因演奏的乐器有鼓,有号角,所以叫“鼓角横吹曲”。齐梁时期以后也常常用于宫中娱乐,并由梁代的乐府机关保留下来,所以叫“梁鼓角横吹曲”。

铺排 铺陈、排比的简称,是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体裁 指一切艺术作品的种类和样式,其艺术结构在历史上具有某种稳定的形式,这种形式是随着艺术反映现实的多样性以及艺术家在作品中所提出的审美任务而产生发展起来的。在我国古代文学中,体裁,有时特指诗文的文风辞藻。

[阅读链接]

唐代大诗人杜甫《草堂》诗写道:“旧犬喜我归,低回入衣裾;邻舍喜我归,沽酒携葫芦;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城郭闻我来,宾客隘村墟。”一连用4个“喜”字造成排句,气势极大,实际上,这4句是从北朝叙事诗《木兰诗》“爷娘闻女来”等句脱化而来的。

唐代以后,诗人们由于处境的险恶,往往利用双关语写作政治讽刺诗,来曲折地表达他们那种难以明言的爱国深衷,这一发展显然是基于南朝时期民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