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劲滥觞——先秦诗歌

诗歌是我国最早的文学形式之一,远在远古时,我们的祖先在从事繁重的集体生产劳动时,为了协调动作和减轻疲劳,每每发出有节奏的劳动呼声,那种自然而顺畅的韵律就是诗歌的起源。

先秦时期诗歌包括原始社会歌谣、《诗经》、《楚辞》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民歌。先秦时期诗歌是我国诗歌的源头,其中《诗经》是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而《楚辞》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和《楚辞》被称为“北风南骚”。先秦时期诗歌以其丰富的内容,完备的韵律,精巧的构思,为我国诗歌开了一个水平极高的头,是后代诗歌的滥觞。

上古时期唱响的歌谣诗

歌谣最贴近生活,直接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感情和意志愿望。最早的歌谣在文字发明以前就已经产生了,当然,那时的歌谣属于口头文学的歌谣。这一类歌谣是我国诗歌的起源。

远古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为了生存,人们要集体生活,集体劳动,利用集体的智慧来对付恶劣的自然环境。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如搬运重物,或捕猎大型凶猛的动物时,都会自然而然地从口里发出各种高低长短不同的呼声,一唱一和,同动作的节奏配合以减轻疲劳。

如《淮南子·造应训》中说: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另外,在集体生活、集体劳动中,人们还需要相互配合和发表意见,这样就刺激了声音的发展,逐渐可以发出较为复杂的声音了。随着人们语言能力的进一步的不断发展,在这些呼声中添上有意义的语词便形成正式的歌谣了。

原始先民的歌谣发生于劳动的韵律,因此,最初歌谣的形态常与原始的音乐、舞蹈结合为一体,其内容大都是生产或狩猎行为的重演仿真,或者是劳动过程的回忆。《吕氏春秋·古乐篇》说:“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葛天氏的乐歌是一面歌唱,一面操着牛尾跳舞。而在《尚书·尧典》中也说:“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它描写了人们将石器之类的工具作为乐器,有节奏地敲打,然后模仿野兽的姿态跳舞。通过这两则记述,可以看出最早的歌谣是集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这也就是最原始的诗歌。

原始诗歌没有被记载流传下来,如现存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没有原始诗歌的记载,但是有一些卜辞倒别有情趣,如:

癸卯卜,今日雨。

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

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译过来的意思就是:癸卯日占卜,今天下雨。是从西方下过来的雨?是从东方下过来的雨?是从北方下过来的雨?是从南方下过来的雨?很有意思吧?

《诗经》以前的古歌谣,有一些传说是黄帝、唐尧、虞舜时代的作品,散见于后代的文献典籍,但大部分都是后人所作,如《击壤歌》、《卿云歌》、《夏人歌》、《麦秀歌》等。《击壤歌》,据说是一个80岁老人赞美尧帝无为而治的歌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古籍中所保留的古歌谣,虽然出于后人伪记者多,但仍有极少量的质朴歌谣比较接近原始的形态,如见于《吴越春秋》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士,逐肉。”

相传这首短歌为黄帝时的作品,虽存有异议,但它描写了先民砍竹、接竹来制造狩猎工具,以及用弹丸追捕猎物的经过和情形。从古朴的内容和简单的二言句式看,可以推测其为一首较为古老的猎歌,而且时间要比《诗经》还早。

伊耆氏的《蜡辞》是一首古老的农事祭歌,也是远古时期的歌谣。作品原文是这样的:“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大意是:风沙不要作恶,泥土返回它的原处。河水不要泛滥,回到它的沟壑。昆虫不要繁殖成灾。野草丛木回到沼泽中去,不要生长在农田里。

《蜡辞》带有浓厚巫术色彩的祝辞。它集中反映了原始先民面对地质灾害、洪水灾害、动物灾害、植物灾害等众多自然灾害侵袭时的复杂矛盾心理状态。四句诗,句句既是祈求,也是命令;既是祝愿,也是诅咒。

全诗既反映了原始先民饱受自然灾害侵袭的深重苦难,也反映了他们相信利用巫术咒语能够消除自然灾害的乐观心理。

另外,在《易经》中有一些作为卜筮用的卦爻辞,其中可能保存了一些古代的歌谣,如屯卦六二爻辞和上六爻辞,描写了一个女子的婚姻遇到困顿艰难以及自身的其他一些遭遇,最后悲泣,以至血泪涟涟!“屯如迪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总之,后世流传有关《诗经》以前的远古歌谣,保留下来的为数极少,而且大多是并不可信。但这些歌谣所表现的内容却可以作为研究古代民俗、社会,了解原始诗歌的参考资料。

[旁注]

口头文学 口口相传的文学作品,是民间文学的主要流传方式,其内容包括诗歌、故事等。在民间口头文学中,打油诗、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是数量最多。我国四大民间传说等就是由口头文学慢慢成形的。

《淮南子》 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有重要的作用。

《吕氏春秋》 战国末期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们共同编撰的杂家代表名著。全书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儒、道思想为主,融合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葛天氏 上古传说中一位贤能的首领,在位时人民安康,被后人尊为乐神。其部落驻地在今河南宁陵县、长葛市一带,后世将他的统治视为理想社会。

卜辞 殷朝人占卜的文字记录。殷人占卜,常将占卜人姓名、占卜所问之事及占卜日期、结果等刻在所用龟甲或兽骨上,同时,也刻有少量与占卜有关的记事。

伊耆氏 上古帝王,相传为神农氏。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伊耆氏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

《易经》 即周易,我国一部古哲学书籍。易的主要意思是变化,周易以高度抽象的六十四卦的形式表征普遍存在的双边关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并附以卦爻辞作简要说明。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我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阅读链接]

虽然人类有发声的需要,但为什么要唱歌作诗呢?就诗歌产生的性质而言,有所谓心理起源的说法,即诗歌是人类情感抒发的需要。

人生来就有情感,不管是哀乐还是生活中其他的感受,都需要适当地发泄,而最自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歌咏,即诗歌。在现实生活中,诗歌实在是慰藉心灵、调剂精神、激昂情绪最佳的工具。这也是为什么原始先民在长期枯燥的劳动中,必须借助诗歌来唱出他们心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