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宽衣博带的服装样式
魏晋时期,由于战乱接连不断,王朝更迭频繁,经济遭到破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受到严重影响,人们的礼法观念变得淡薄,衣冠服装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魏晋时期的服装,保留了汉代的基本形式,但在风格特征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创新。
由于魏晋时期老庄、佛道思想成为时尚,“魏晋风度”也表现在当时的宗教服装文化中,文人们都向往那种清静无为,放荡不羁,超然物外,具有玄虚恬静的人生境界,是一种追求自由自在不受传统束缚的意识体现,对服装的时尚起到意外的导向作用。
在这一时期,宽衣博带成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流行服装。另外在颜色的使用上,宫中朝服用红色,常服用紫色,平民百姓为白色,同时,在质地上两者仍有很大区别。
魏晋时期宽衣博带这一整体风格,在男子体现为穿衣袒胸露臂,力求轻松、自然、随意的感觉;在女子体现为其服装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表现出优雅和飘逸的风格。
这一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轻松随意的衫子,衫子为交领直襟式,长衣大袖,袖口不收缩而宽敞,有单、夹两种,另有对襟式衫,可开胸而穿,不系衣带。大袖衫因穿着方便,又能体现男人的洒脱和闲雅之风,所以大受欢迎,以致文士到平民都相习成风。
大袖衫的体制还影响到妇女的服装。魏晋时期的妇女服装,也都以宽博为主。妇女所穿的大袖翩翩的大袖衫在当时带有普遍性,其特点是:对襟、束腰,衣袖宽大,两腋上收线成弧形,下垂过臀,形成大袖,袖口缀有色条边。下裳着条纹间色裙。当时妇女的下裳,除穿间色裙外,还有其他裙裳。
魏晋时期的大袖衫是汉袍的一种发展和定型,趋简易、适体性可说是大袖衫形成的本质原因。大袖衫将袍的礼服性质消减,便服性质扩增,是服装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成熟的标志。
其实,魏晋时期宽衣博带所体现的“魏晋风度”,在当时的许多名士身上和诗画作品中都有所反映。
魏晋风度来自魏晋名士,没有魏晋名士,也就没有魏晋风度。魏晋的名士们,或放浪形骸,或沉湎丹药,或侃侃而谈,视礼教功名如粪土。他们向往的是一种自由生命,追求“神”、“韵”、“气”、“风”的风格,其核心是提升自我的价值、自我的人格以及人的自我觉醒。
比如,“竹林七贤”之一的沛国人刘伶,相貌丑陋、神情憔悴,行为懒散,放荡飘忽,把身体视作泥土草木一般,不加修饰。
再如,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被东晋著名书法家郗鉴选为女婿,但他却袒腹露脐地躺在床上,对前来选婿的人无动于衷。而郗鉴却认为他既豁达又文雅,才貌双全,当场下了聘礼,择为快婿。这就是“东床快婿”的由来。
这些名士的容貌仪态和着装行为,其实是依托服装表达的叛逆心理,与豁达飘逸,不食人间烟火的浪漫潇洒形象达到了形式上的统一。这种着装行为与服装形象,共同构成魏晋文化的审美风格,即以衣裳博大为美,以衣冠不修边幅为美。
魏晋妇女大袖翩翩,当风飘逸,似仙女下凡,曹植正是有感于其优雅摇曳之美,所以他笔下的“洛神”凭借了服装的魔力,更显得出类拔萃,光彩夺目。其“奇服旷世”、“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绝非一般俗艳女色可比,不用回眸已生百媚,这就是我国古代服装之精美绝伦生动刻画。
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及《列女传仁智图卷》等,描绘了很多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形象,其衣服的处理颇具飘逸感。后人对他的画作推崇备至,评价其画作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行云流水,皆出自然”,在国画传统技法“十八描”中被归为“高古游丝描”,仅从绘画术语便可以想见顾恺之在其画作中表现人物着装的手法是何等的超凡脱俗,。
顾恺之的传世之作《列女传仁智图卷》中所描绘的女性杂裾垂髾服,深衣下摆裁成的多层尖角状杂裾,以及腰带间显露的宛如旗帜上的垂髾一样的轻盈装饰,实在充满着浪漫气息。这也是魏晋风度的应有之意。
人们通常将下摆裁制成数个三角形,上宽下尖,层层相叠,因形似旗而名之曰“髾”,走起路来,随风飘起,如燕子轻舞,煞是迷人,因而具有“华带飞髾”的魏晋风度。我国古代画家笔墨为我们留下当年的衣服飘逸之感,如顾恺之描绘的杂裾垂髾服,确是难能可贵的。
与宽衣博带的服装风格相对照,魏晋时期的军戎服则有自己的特色。
魏晋的铠甲最普遍的形式是两裆铠,长至膝上,腰部以上是胸背甲有的用小甲片编缀而成,有的用整块大甲片,甲身分前后两片,肩部及两侧用带系束。胸前和背后有圆护。因大多以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打磨的得极光,颇似镜子。
在战场上穿上这种铠甲,由于太阳的照射,会发出耀眼的光芒,所以称之为“明光铠”。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而且繁简不一,有的装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有重护肩。身甲大多长至臀部,腰间用皮带系束。
外来文化对魏晋时期的服装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公元6世纪波斯图案花纹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对当时的纺织、服装以及其他装饰物,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一点在魏晋墓群的墓砖彩画上也有反映。
考古工作者在“丝绸之路”故道甘肃嘉峪关东北的戈壁滩上,发现一处魏晋时期的墓群,其中有6座墓室的墓砖上绘有彩画,共有600余幅。
砖画的内容几乎都是现实生活的各种场景,包括采桑、耕田、狩猎、畜牧、屯垦、庖厨、宴饮等等。其中描绘劳动者形象的,就有200多幅,如农民的袍服、猎户的毡帽、信使的巾帻、牧民的绑腿、妇女的围裳等都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此外,北方文化进入中原后被吸收而汉化,也是这一时期服装融合的突出表现。
总之,魏晋时期处于国际交流空前扩大规模的大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服装特色,为隋唐以后的服装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和人文基础。
[旁注]
老庄 是老子和庄子的并称,进而代指道家学说。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物外”等思想。老子著有《道德经》,庄子著有《庄子》;其核心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继承发展并且阐释老子的思想,故而与老子并称,一并成为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
便服 适于平日穿的或为平日穿而设计的衣服。祭服用于祭祀,朝服用于朝会,公服用于公务,这些服装都是礼服。与礼服相对的服装称作便服,它是帝王百官及士庶百姓平常家居时所穿的衣服。由于便服是家居之服,所以受制度的约束,样式比礼服要简单得多。
竹林七贤 魏晋时期的7位名士,他们是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和阮咸,常在当时的山阳县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他们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洛神 神话传说人物。伏羲氏女宓妃,又称雒嫔,溺于洛水,遂为神。在我国传统文化里,洛阳不仅是按照上天旨意建造的天造王都,也是一个神仙居住的地方。民间有洛神的传说。三国时期的曹植写有著名的《洛神赋》虚构自己在洛水边与洛神相遇的情节。
十八描 我国画技法名。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各种描法。明代邹德中《绘事指蒙》载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亦见于明代汪砢玉《珊瑚网》,其中钉头鼠尾作钉头鼠尾描,撅头丁作撅头描,其余同。清王瀛将其付诸图画,并注明每种描法的要点。
高古游丝描 因线条描法形似游丝,故名。其画法为:用中锋笔尖圆匀细描,要有秀劲古逸之气为合。此描法适合表现丝绢衣纹圆润流畅之感,古人多用于描绘文人、学士、贵族、仕女等。如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等。亦称“春蚕吐丝描”。工艺绘画的刺绣、壁画等常用。
丝绸之路 古代交通路线。是指起始于古代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都长安和洛阳,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它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
游牧文化 也称作游牧文明,泛指我国古代北方地区,通常是指中国北方以及西方的游牧民族,主要包括匈奴、鲜卑、氐、羌、吐蕃、突厥、蒙古国、契丹、女真等部落。在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古代的西域,包括我国的新疆以及现在的伊朗等地,因此游牧文化多数指的是西域文化。
[阅读链接]
魏晋时期名士阮籍的家族是个大家族,其中自然贫富相杂。在一条大道的北面,住的全是阮姓中的富人,而道南是贫民区,住的全是穷人。阮籍的侄子阮咸也属于穷人这一类的,住在道南。每到七月七日晴的时候,道北的各家各户就把家中的衣服拿出来晒,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比富大赛。
面对“北阮”那边的声势,阮咸拿了个竹竿,把自己的粗布破裤头子拿了一件挑了起来,晒在路边。人们看了,纷纷惊怪。阮咸所为,反映了魏晋名士藐视富贵,自得其乐的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