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高峰——艺术之美

明代服装样式上采周汉,下取唐宋,集历代华夏服饰之大成,崇古而不泥古,特别是在明代后期,更长于创新流变,成为“汉官威仪”的集中体现者。是华夏近世服装艺术的典范,文化内涵也更加丰富。

清代服装制度多承明代,并参照中原礼制的传统,其冠服体系周详严整,尤其在纹饰上延续了中华传统的衣冠文化。但满族治国者又依恋固有的游牧文化,屡屡强调无改衣冠以保骑射民族之淳朴习性的必要性,所以清代的冠服在汉化的同时,仍在形式上保留了本民族的某些特征。

明代皇帝和贵妇的冠服

据《明实录》记载,1368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服衮冕在国都南郊祭祀天地,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

当时的翰林学士陶安等认为,古代天子有五冕,祭天地、宗庙、社稷及诸神时各用相应的冕服,因此奏请皇上按古礼制作。明太祖则认为冕礼太繁,规定祭天地、宗庙服衮冕,社稷等祀服通天冠、绛纱袍,其余不用。同年11月,明太祖下诏,令礼官与儒臣正式议定冠服之制。

后来,皇帝的冠服之制又经过了数次修改。明代皇帝冠服主要包括衮冕、通天冠、燕弁服、皮弁服、武弁服、常服和便服。在这个过程中,包括贵妇冠服也有了新的定制。

衮冕即衮衣和冕,其形制基本承袭古制,与此配套的衮服,由玄衣、黄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等配成。是皇帝在祭天地、宗庙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戴用的正式服装。

通天冠也称高山冠,于1368年定制,与绛纱袍、皂色领、褾、裾的白纱中单、绛纱蔽膝、白色假带、方心曲领、白袜、赤舄配套。为皇帝郊庙、省牲、皇太子冠婚、醮戒时所穿。

燕弁服于1528年定制,冠框如皮弁用黑纱装裱。是皇帝平日在宫中居住时所穿。燕弁冠服是明世宗和内阁辅臣张璁参考古人所服“玄端”而特别创制的一款服饰,用作皇帝的燕居服。

皮弁服于1529年定制,与绛纱衣、蔽膝、革带、大带、白袜黑舄配套。为皇帝在朔望视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外官朝觐,策士、传胪、祭太岁山川时服用。

武弁服于1529年定制,赤色,上部尖锐,弁身作十二缝,缀五彩玉珠,落落如星状。韎衣、韎裳、韎韐都用赤色,形制与其他礼服相同。佩、绶、革带与其他礼服所用相同,佩、绶及韎韐,都悬挂于革带。舄与裳色相同。玉圭与冕服所用镇圭形制相同,但尺寸略小,玉圭上刻篆文“讨罪安民”四字。武弁服不用大带。

明代皇帝常服使用范围最广,如常朝视事、日讲、省牲、谒陵、献俘、大阅等场合均穿常服。皇帝常服用乌纱折角向上巾,盘领窄袖袍,束带间用金、玉、琥珀、透犀。皇太子、亲王、世子、郡王的常服形制与皇帝相同,但袍用红色。

便服是日常生活中所穿的休闲服饰。明代皇帝的便服就款式、形制而言,和一般士庶男子并没有太大区别。比较常见的便服样式有:曳撒、贴里、道袍、直身、氅衣、披风等。

曳撒也写作一散。曳撒的形制较为独特,它的前身部分为上下分裁,腰部以上为直领、大襟、右衽,腰部以下形似马面裙,正中为光面,两侧作褶,左右接双摆。后身部分则通裁,不断开。明代前期皇帝日常多穿曳撒。

贴里既可外穿,也可穿在外衣内当作衬衣,如穿常服时,通常在圆领、搭护之下穿着贴里。贴里的形制与曳撒相近,都是上下分作两截,但曳撒只是前襟分裁,后身不断,而贴里则前后襟均断开,腰部以上为直领、大襟、右衽,腰部以下做褶,形似百褶裙,大褶之上通常还有细密的小褶,无马面。衣身两侧不开裾,亦无摆。

道袍又称褶子、海青等,是明代中后期男子最常见的便服款式之一,也可作为衬袍使用。道袍通常的形制为直领、大襟、右衽,小襟用系带一对、大襟用系带两对作为固定,大袖,收口,衣身左右开裾,前襟两侧各接出一幅内摆,打褶后缝于后襟里侧。内摆的作用主要是遮蔽开裾的部位,使得穿在里面的衣、裤不会在行动时露出来,保持了着装的端整、严肃。同时,摆上作褶又形成了一定的扩展空间,不会因为内摆连接前后襟而使活动受限。

直身也称直领。直身形似道袍,直领、大襟、右衽,衣襟用系带固定,大袖,收口,衣身两侧开裾,大、小襟及后襟两侧各接一片摆在外,有些会在双摆内再各加两片衬摆。双摆的结构是区分道袍和直身的标志。

氅衣又称鹤氅,是比较传统的便服款式,明代多作为春、秋或冬季的外套,穿于道袍之上,可用来遮风御寒。氅衣的形制为直领,对襟,大袖,衣襟用长带一对系结,两侧一般不开裾。衣身用色及纹样无要求,但浅色较多见,领、袖、衣襟均施以深色缘边。与道袍、直身两袖收口的做法不同,氅衣的袖口是敞开的。冬季的氅衣常用羊绒、貂皮等厚实保暖的材料制作。

披风也是明代后期男子比较流行的便服,其功能、材质与氅衣相同,外形也很相似。披风的形制为直领,对襟,领的长度约为一尺左右,大袖,敞口,衣身两侧开裾,衣襟可缀系带系结,也可以用花形玉纽扣纽系。披风的领、袖、衣襟均不施深色缘边。

明代皇帝便服没有制度的规定,除细节装饰外,也不强调明显的上下等级之别,多以舒适、实用为主,并随着时代风尚而变化。像庶民男子的小帽,即六合一统帽,因其简单轻便,皇帝日常也戴这种帽子。

明代皇后是最高级别的贵妇。明代皇后的礼服分朝、祭之服,皇后在接受册封、拜谒宗庙、朝会典礼等重大礼仪场合穿着礼服。

1368年,朝廷参考前代制度拟定皇后冠服,以袆衣、九龙四凤冠等作为皇后礼服。1391年对冠服制度进行了修改,定皇后礼服为九龙四凤冠、翟衣,以及中单、蔽膝、大带、副带等,此后一直沿用。

九龙四凤冠即皇后礼服冠,明初参考宋代皇后龙凤花钗冠而设计,所用饰件虽不如宋代凤冠之繁多,但整体仍十分华丽。

翟衣深青色,材质纻丝、纱、罗随用。衣为直领,大襟,右衽,大袖敞口,领、袖、衣襟等处施以红色缘边,饰金织或彩织云龙纹样。衣身织有翟纹,翟纹之间装饰有小轮花,为圆形花朵,外有白色连珠纹一圈。每行纹样均为翟纹与小轮花交错排列。翟衣身长至足,不用裳。

中单用玉色纱或线罗制作,领、袖、衣襟等处施红色缘边,领缘织有黻纹13个。

蔽膝深青色,材质亦纻丝、纱、大带内外两面均为双色拼成,一半青、一半红,垂带末端一截则为纯红。带身饰织金云龙纹样。

大带垂带部分与围腰部分连成一体,垂带末端裁为尖角状,上下两边均施缘边,上边用朱色缘,下边用绿色缘。围腰部分在开口处缀纽扣一对,不饰假结、假耳。

副带以青绮制成,其所系部位与功能无明确记载,有可能是束在大带之下,用来系挂大绶、玉佩等。

皇后全套礼服的穿着与皇帝冕服弁服一样比较繁琐,整体形象是:头戴皁罗额子及凤冠;脸施珠翠面花,耳挂珠排环;内着黻领中单,外穿翟衣;腰部束副带、大带、革带;前身正中系蔽膝,后身系大绶;两侧悬挂玉佩及小绶;足穿袜、舄;手持玉谷圭。

此外,明代皇后的常服,包括双凤翊龙冠、大衫、霞帔、鞠衣等。其功能仅次于礼服,用在各类礼仪场合中。如皇后册立之后,具礼服行谢恩礼毕,回宫更换燕居冠服,接受亲眷、六尚女官以及各监局内使的庆贺礼。

明代皇帝的后妃服装主要有吉服和便服。吉服用于各类吉庆场合,如节日、宴会、寿诞及其他吉典,便服则是日常生活中的着装。

后妃的吉服和便服都没有严格的制度规定,所用材质、颜色与装饰丰富多样,并随着时代潮流而变化。

明代贵妇冠服还包括命妇冠服。命妇冠服于1368年制定,自一品至五品衣色用紫,六品和七品衣色用绯。1371年,因文武官改用梁冠绛衣为朝服,不用冕,故命妇亦不用翟衣,改以山松特髻、假鬓花钿、真红大袖衣、珠翠蹙金、霞帔为朝服。

明代于1372年制定品官命妇冠服,包括一品至九品的礼服和常服,各品各服的服饰各异。同时还制定了命妇团衫之制,用红罗制作,绣雉鸟纹分等第。1393年对命妇官服作了一些更改,主要是简化了冠饰。

大明帝国皇帝和贵妇的冠服,其样式、等级、穿着礼仪可谓由简洁到繁缛,变化多样,是我国服装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服装文化的内涵。

[旁注]

翰林学士 官名。学士始设于南北朝,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唐玄宗时,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常常能升为宰相。北宋翰林学士沿袭唐制,仍掌制诰。此后地位渐低,然相沿至明清,拜相者一般皆为翰林学士出身。清代以翰林掌院学士为翰林院长官,无单称翰林学士官。

五冕 古代天子祭祀所定的五种冕服,包括裘冕、衮冕、鷩冕、毳冕和絺冕。裘冕即衣大裘而冠冕,大裘为黑羔裘;衮冕即衮衣和冕;鷩冕是周制,周王及诸侯之命服有鷩衣,其冕七旒,称“鷩冕”,宋以后废;毳冕与中单、玄衣、纁裳配套;絺冕由细葛制成,绣刺绣。

玄端 古代的一种黑色礼服。缁布衣。祭祀时,天子、诸侯、士大夫皆服之。玄端为先秦时通用的朝服及士族礼服,是华夏礼服衣裳制度即衣分两截、上衣下裳的体现。后上下连制的服装深衣流行后玄端逐渐废止,后来明代恢复古玄端制而造“燕弁服”。

后妃 明代诸妃位号除贵妃外,亦惟取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为称,闺房雍肃,旨寓深远。后妃以下,杂置宫嫔,而间以婕妤、昭仪、贵人、美人等名号。1531年仿古礼册立德嫔、贤嫔、庄嫔、丽嫔、惠嫔、安嫔、和嫔、僖嫔、康嫔九嫔,位在妃下。明宪宗时封万贵妃加“皇”字为皇贵妃,以后渐成定制。

[阅读链接]

明代的官服中有一种服装称作青袍,即青色圆领,为明代皇帝在帝后忌辰、丧礼期间或谒陵、祭祀等场合所穿。青服圆领素而无纹,不饰团龙补子等,革带用黑牛角带銙,深青色带鞓。

据《明实录》记载,明嘉靖年间,有一次太庙火灾,明世宗青服御奉天门,百官亦青服致词行奉慰礼。万历年间,有一年大旱,明神宗也着青服,由宫中步行至圜丘祈雨,用绘画形式表现官员履历的《徐显卿宦迹图》还将这个历史场景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