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丰富的男装和女装
清代男子服装主要有袍服、褂、袄、衫、裤等。其中主要是长袍和马褂,它们的袖端均呈马蹄形,这是历代不曾见过的,具有鲜明的特点。
清代男装长袍造型简练,立领直身,偏大襟,前后衣身有接缝,下摆有两开衩、四开衩和无开衩几种类型。
皇室贵族为便于骑射,着四面开衩长袍,即衣前后中缝和左右两侧均有开衩的式样,平民则着左右两侧开衩或称“一裹圆”的不开衩长袍。
长袍外面的马褂身长不过膝,袖宽且短。衣服上的佩饰比较琐繁,一个金银牌上垂挂着数十件小东西,如耳挖子、镊子、牙签,还有一些古代兵器的小模型,如戟、枪之类,佩挂饰物在清代已经形成风尚。
马褂是游牧民族服饰,客家人又叫大襟衫。清代男装中以马褂最为盛行,它是清代男子四种制服之一。四种制服为礼服、常服、雨服和行服,马褂即行服,又名“德胜褂”。因其长不过腰,袖仅掩肘,短衣短袖便于骑马,所以叫马褂。马褂自康熙年间流行于中原地区后,军服也用此制。
马褂作为外用服装,有单、夹、棉几种不同的做法,它的形制有对襟、大襟和缺襟之别。对襟马褂多当礼服。大襟马褂多当作常服,一般穿袍服外面。缺襟马褂多作为行装。
在乾隆年间,有翻毛皮马褂,为贵族服用,官职人员着褂在胸前背后缀有补子叫“补褂”。
马褂多为短袖,袖子宽大平直。颜色除黄色外,一般多一天青色或元青色作为礼服。其他深红、浅绿、酱紫、深蓝、深灰等都可作为常服。
清代的上等褂为“黄马褂”,这种褂属于皇帝的最高赏赐,有四种人才可以享用:
一是皇帝出巡时,所有扈从大臣,即御前大臣、内大臣、内廷王大臣、侍卫、仆长等皇帝的心腹之人,并可在帽顶后端插戴孔雀翎。这种黄马褂没有花纹,是取淡黄色纱或绸缎原料制作,又叫“职任褂子”,所以卸职者不可服用。
二是竞技场上比武的优胜者和每年“行围”时,贡献珍贵禽兽的大臣可以享用,服用黄马褂时文官用黑色纽襻,武将用黄色纽襻。
三是作战有功,显赫的高级武将或统兵的文官可以享用。
四是朝廷特使,宣慰中外的官员可以被特赐,赏赐时必骑马绕紫禁城一圈,这种仪式在咸丰年间尤为盛行。
马褂有长袖短袖之分,但无论长短马褂之袖都是宽肥的。马褂有对襟、大襟和琵琶襟等几种式样。以衣襟区别使用范围。对襟马褂是礼服,右大襟镶黑边饰的马褂是常服,而缺襟马褂,即琵琶襟的马褂是行装。
清代女装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康熙年间,贵族妇女流行一种身着黑领金色团花纹或片金花纹的褐色袍,外加浅绿色镶黑边并有金绣纹饰的大褂。襟前有佩饰,头上梳大髻,也有包头巾样式。侍女是着黑领绿袍,金纽扣,头上饰翠花,并有珠珰垂肩。
乾隆年间,妇女着镶粉色边饰的浅黄色衫,外着黑色大云头背心。裙边或裤腿镶有黑色绣花阑干,足着红色弓鞋。也有着朱衣,袖边镶白缎阔阑干,足着红色绣花鞋。也有的着镶有黑边饰的无领宝蓝色衣者,襟前挂香牌一串,纽扣上挂时辰表、牙签、香串等小物件。也有的在衣服外面结桔黄色带子,垂在腰胯两侧与衫齐,带子的端头有绣纹。也有的着白纱汗衫,黑裤红腰带、红肚兜,鞋后跟有提舌。
嘉庆、道光年间,女子多着低领蓝衣紫裙,裙子镜面和底边均镶黑色绣花阑干,袖口镶白底全彩绣牡丹阔边。也有的袖口和衣服裙子镶阔阑干,裙带垂至膝下,肩有镶滚云肩。也有的着团花绿衣浅红色裙,裙的镜面上绣少许折枝花数朵,披云肩垂流苏。
同治年间,流行蓝缎地镶阔边的绸裤带,带宽一丈或数丈,带端有绣纹。无论着裙着裤均有系带的习俗。腰带系后垂至膝下为尚。
光绪中期,妇女衣裙渐短,袖子渐宽,带长过膝露出约一尺有余,走动时随风飘摆,也有将流苏缝于带端,摆动时呈现异样效果。服色以选用湖蓝、桃红为多,也有宝石蓝和大红等色。
光绪末年,妇女的衣服身长过膝,采用大镶滚装饰,裙上有时加16条至20条飘带,每条带尾系上银铃,步行时有响声,甚为风趣。衣襟前挂有金或银制的装饰物,如耳挖子、牙剔子、小毛镊子等。有的还挂有梅檀一类的装有香料的小香囊。也有的系着内装香脂粉的绸缎或缂丝制成的小镜袋。
与此同时,在我国上海流行一种新装,这种新装不但在袖边,也在臂肘上饰以镶滚,衣服较前窄且长,裤子也相应地窄了一些。并配以三至四对手镯。
当时的上海新装,将妇女们的形象装扮得更加清秀和娴静。这种在原有基础上稍加变化的新形式,在当时就是时髦的新潮装。
清末,流行衣袖里面装假袖口,少时一二幅,多时二三幅。这种装束,一则为了显示身份和富有;二则为加强旗装封闭形式的风格特色。假袖口不但用料考究,装饰布局也追求与旗袍相同,由此整体服饰更增加了华丽的效果,也加强了装饰的层次感。假袖口一层层连接起来,显现出窄袖的修长感觉。
清代满族妇女的旗装颇具特色。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潇洒富丽,纤细柔弱,与衣身修长,衣袖短窄的满装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旗装以它用料节省,制作简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这是后人普遍接受的主要原因。
清代旗装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尽管有观点认为旗袍改于满族妇女的旗装,但旗袍并不是旗装。旗装是满族绵延至今的民族服饰。
旗袍是在吸收西洋服装样式后,通过不断改进,才进入千家万户的。其样式有很多,开襟有如意襟、琵琶襟、斜襟、双襟;领有高领、低领、无领;袖口有长袖、短袖、无袖;开衩有高开衩、低开衩;还有长旗袍、短旗袍、夹旗袍、单旗袍等。
旗袍款式的变化主要是袖式、襟形的变化。袖形的款式主要有宽袖形、窄袖形、长袖、中袖、短袖或无袖。襟形款式主要有圆襟、直襟、方襟等。
圆襟旗袍礼服,襟处线条圆顺流畅;直襟旗袍礼服,可使身材显得修长,身材丰满、圆脸型的女性适合这一款式;方襟旗袍礼服,将襟部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适合不同脸形穿着。此外,还有双圆襟旗袍、双开襟旗袍等款式。
改良后的旗袍后来几乎成为我国妇女的标准服装。它作为世界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汉族传统服装,是我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旁注]
客家人 又称客家民系。客家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魏晋南北朝、唐宋,由于战乱等原因,他们逐步往江南、再往闽、粤、赣边,最迟在南宋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族群客家人,然后又往南方各省乃至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迁徙,并最终成为汉民族中一支遍布全球且人文特异的重要民系族群。
行围 清代猎场围制的一种,满语称“阿达密”。清昭连《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只以数百人分翼入山林,围而不合,谓之行围。”行围在古代也指打猎的围场,如李白《观猎》诗:“江沙横猎骑,山火绕行围。”另外也指指打猎。
弓鞋 古代缠足妇女所穿的鞋子。妇女因缠足脚呈弓形,故有此名。妇人缠足一说起于南朝,一说起于五代。明、清两代弓鞋的样式有平、高底多种,并饰以刺绣与珠玉等。清代寿字弓鞋为清代晚期绣花鞋,流行于安徽地区,以红缎为鞋帮,绣工精巧。
流苏 一种下垂的以五彩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子,常用于舞台服装的裙边下摆等处。唐代妇女流行的头饰金步摇,是其中一种。帝王头上的流苏叫冕旒,据说置旒的目的是为了视事观物,洞察大体而能包容细小的瑕疵。
西洋 泛指西方国家,主要指欧美国家。在我国古代,反映了古人以华夏大地为世界中心的一个地理概念。最早出现在五代,不同时代含义不尽相同。明朝时期的西洋是指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晚清用西洋一词则多指欧美国家。
[阅读链接]
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我国旗袍最流行的时期。尤其是30年代,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基本完成旗袍文化走向经典的过程,四十年代是其黄金时代。
经过20世纪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基本样式相对稳定。而时装千变万化,服装时装设计师经常从历史经典的宝库中寻找灵感,从而对旗袍进行了很多改进,使其更能够展现我国妇女婀娜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