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发展——服装成制
秦汉时期,深衣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服装服饰制度的建立,服装的官阶等级区别更加严格。而魏晋和南北朝时期,人民迁徙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装也因而融合发展,推动了中华服装文化的发展。
隋唐时期,我国服装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尤其是“唐装”,由争奇斗艳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仿效,又善于融合其他民族及天竺、伊斯兰等外来文化,唐贞观至开元年间就十分流行胡服新装。
秦代各阶层人士的服装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国后,为巩固统一,相继颁行了包括衣冠服饰等级的各种典章制度,明确规定了服装的样式和色调,以及各阶层人士应该穿着的表明其身份的服装。
秦始皇常服通天冠,废周代六冕之制,只着“玄衣纁裳”,百官戴法冠和武冠,穿袍服,佩绶。
秦代国祚甚短,只有15年,除了秦始皇按阴阳五行思想规定的服色外,一般服色仍是沿袭战国的习惯。秦国本处西陲,向来不似中原繁文缛节,服装样式较为简单,而且开始将古代作为常服的袍,正式穿着。在军事上,也效法赵武灵王的胡服,即扬弃周制的上衣下裳之服,改为上襦下裤便于骑射的形式。
由于纺织技术改进的关系,使得战国以后的服装,由上衣下裳的形式,演变为连身的长衣,这种衣着在秦代非常的普遍。它的样式通常是把左边的衣襟加长,向右绕到背后,再绕回前面来,腰间以带子系住,并且往往用相间的颜色缝制,增加装饰的美感。
秦始皇规定的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周人的图腾是火,秦人相信秦克周,应当以水克火,秦的水灭掉了周的火就是水德,颜色崇尚黑色。这样,在秦代,黑色为尊贵的颜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颜色了。
秦始皇的衣冠服制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官员头戴冠,身穿宽袍大袖,腰配书刀,手执笏板,耳簪白笔。
书刀即在简牍上刻字或削改的刀。笏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当时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白笔是官吏随身所带记事用的笔。
博士、儒生是秦代十分重要的阶层,他们的服装表现出独特的一面,既拘泥于传统,又有所变革。他们穿着的衣服和当时流行的服装虽然款式有所不同,但质地却是一样的。
博士、儒生们衣着很朴素,通常是冬天穿縕袍,夏天穿褐衣,即便是居于朝中的官员,衣着也是一般,基本都够不上华丽。
农民的服装主要是由粗麻、葛等制作的褐衣、縕袍、衫、襦等构成。
奴隶和刑徒最明显的标志是红色,是史书上所说的“赭衣徒”。这些人都不得戴冠饰,只允许戴粗麻制成的红色毡巾。
秦时也有裤子出现,源自北方的游牧民族骑马打猎时的穿着,样式跟现代的灯笼裤相似,汉族人民在种田,捕鱼时也穿着这种裤子。
秦代服装主要继承前朝影响,仍以袍为典型服装样式,分为曲裾和直裾两种,袖也有长短两种样式。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形制差别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处是男子的腰间系有革带,带端装有带钩;而妇女腰间只以丝带系扎。
秦代多以袍服为贵,袍服的样式以大袖收口为多,一般都有花边。百姓、劳动者或束发髻,或戴小帽、巾子,身穿交领长衫,窄袖。
秦始皇喜欢宫中的嫔妃穿着漂亮,因而妃嫔服色以迎合他个人喜好为主。但由于受五行思想的支配,妃嫔夏天穿“浅黄藂罗衫”、披“浅黄银泥云披”,而配以芙蓉冠、五色花罗裙、五色罗小扇和泥金鞋加以衬托。
不同于其他朝代的是,秦代服装的亮点是当时的军服。秦代军服很有特点,从秦始皇陵出土的文物中,可以了解秦代的铠甲战服,其实用性和审美性并行不悖。
秦代军官分高、中、低三级。将军一职就是秦昭王时开始设立的,秦代爵位有20个等级,第九等为五大夫,可为将帅,再升七级为大良造,再升三级可封侯,关内侯为十九爵,二十爵为彻侯,即最高爵位。
出土的秦代将军俑,身穿双重长襦、外披彩色铠甲,下着长裤,足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头戴顶部列双鹖的深紫色鹖冠,橘色冠带系于颌下,打八字结,肋下佩剑。
中级军官俑的服装有两种:一种是身穿长襦,外披彩色花边的前胸甲,腿上裹着护腿,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头戴双版长冠,腰际佩剑;第二种是身穿高领右衽褶服,外披带彩色花边的齐边甲,腿缚护腿,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头戴双版长冠。
下级军吏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头戴长冠,腿扎行縢或护腿,足穿浅履,一手按剑,一手持长兵器。
另也有少数下级军吏俑不穿铠甲,属于轻装。轻装步兵俑,身穿长襦,腰束革带,下着短裤,腿扎行縢即裹腿,足登浅履,头顶右侧绾圆形发髻,手持弓弩、戈、矛等兵器。
重装步兵俑服装有三种:第一种是身穿长襦,外披铠甲,下穿短裤,腿扎行縢,足穿浅履或短靴,头顶右侧绾圆形发髻;第二种服装与第一种略同,但头戴赤钵头,腿缚护腿,足穿浅履;第三种是在脑后缩板状扁形发髻,不戴赤钵头。战车上甲士服装与重装步兵俑的第二种服装相同。
骑兵战士身穿胡服,外披齐腰短甲,下着围裳长裤,足穿高口平头履,头戴圆形小帽,叫做弁,一手提弓弩,一手牵拉马缰。
战车上驭手的服装有两种:一种是身穿长襦,外披双肩无臂甲的铠甲,腿缚护腿,足登浅履,头戴长冠。第二种的服装是甲衣的特别制作,脖子上有方形颈甲,双臂臂甲长至腕部,与手上的护手甲相连,对身体防护极严。
秦兵俑中最为常见的铠甲样式即普通战士的装束。秦代普通战士的铠甲,胸部的甲片都是上片压下片,腹部的甲片,都是下片压上片,以便于活动。从胸腹正中的中线来看,所有甲片都由中间向两侧叠压,肩部甲片的组合与腹部相同。
在肩部、腹部和颈下周围的甲片都用连甲带连接,所有甲片上都有甲钉,其数或二或三或四不等,最多不超过6枚。甲衣的长度,前后相等,下摆一般多为圆形。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大批陶俑的出土,为秦代武士的服装提供了较充分的例证。秦军装束在西汉时仍广泛流行,裤也逐渐向全社会普及。
[旁注]
通天冠 也称“高山冠”、“卷云冠”,皇帝戴的一种帽子。以战国时期楚庄王佩戴的“铁卷梁”为通天冠的通行制式,秦时则采用楚冠之制,为乘舆所常服。汉代百官于月正朝贺时,天子戴通天冠。通天冠自秦至明,除元代外,历代皆有,清代废除。
礼服 是指在某些重大场合上参与者所穿着的庄重而且正式的服装。秦代废除了原有的六种冕服,仅留下一种黑色的玄冕供祭祀时使用。因为秦人根据五行学说认定自己符合水德,水与黑色配合,所以秦代从帝王到平民都穿着黑色服装。
博士 我国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秦始皇时有博士70人,六艺、诸子、诗赋、术数、方士、占梦皆立博士。汉承秦制,诸子百家都有博士。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传记博士,重置《易》、《礼》、《书》、《诗》、《春秋》五经博士。
儒生 在上古时代儒生是专门职业人才,从事国家祭祀的礼仪,也就是祭司。到孔子的时候,集历代之大成,整理了《易经》、《尚书》、《礼乐》、《诗经》、《春秋》五大经典,也称“五经”。儒生狭义指信奉这些儒家经典的人,广义儒生指精通经典和知识渊博的读书人。
五行 我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行学说认为大自然由五种要素所构成,随着这五个要素的盛衰,使得大自然发生变化,不但影响到人的命运,同时也使宇宙万物循环往复,是一种古老的,朴素的宇宙论。
大良造 又称大上造。秦孝公时为秦国国内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建立20等军功爵制。秦惠文王之后为爵名,位列20等军功爵制第十六位,掌握军政大权后,主要用作爵名,沿用至汉朝。当时一些立有军功者或名臣都获封大良造,如商鞅、公孙衍、白起等。
关内侯 爵位名。秦汉时置,秦时为20等爵位之第二高等级,汉时为第三高等级,位于彻侯之次。有其号,无国邑。一般系对立有军功之将的奖励,封有食邑多少户,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可世袭。南北朝时沿用,仅成为爵位的一种品级。
彻侯 我国古代的一种官名,爵位名,20等爵的最高级。秦统一后所沿用,汉初因袭之,多授予有功的异姓大臣,受爵者还能以县立国。后避汉武帝刘彻讳,改称通侯或列侯。新莽时废。后用以泛指侯伯高官。
兵马俑 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兵马俑即制成兵马形状的殉葬品。是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一部分陪葬坑,位于今西安市临潼区,已经成为了我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誉为“人类建筑史的奇迹”。
[阅读链接]
白笔是战国秦汉时官吏随身所带记事用的笔,也是当时的官员的一种冠饰。战国秦汉官吏奏事,必须用毛笔将所奏之事写在笏上,写完之后,即将笔杆插入发际。
这种面君带笔记事的形式,在秦代时已经成为一种制度,凡文官上朝,皆得插笔于帽侧,笔尖不蘸墨汁,称“簪白笔”。后来,“簪白笔”成为了一种装饰。比如明代官员朝服冠梁顶部一般插有一支弯曲的竹木笔杆,上端闻有丝绒做成的笔毫,名“立笔”,作用与白笔相仿,乃秦汉簪笔遗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