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服装款式大融合
南北朝时期的服装,出现了各民族间相互吸收、逐渐融合的趋势。一方面少数民族热心提倡穿着汉族服装;另一方面,由于民族间相互影响,生活习俗日渐融合的趋势,从而出现了深衣形制在民间渐渐消失,胡服在中原地区广为流行的局面。
南北朝时期,在民族融合的大环境下,出现了一个追求新奇时髦、款式层出不穷、奇装异服盛行的局面。
用一块帛巾包头,是这一时期主要的首服。这从南朝大墓砖刻壁画《七贤与荣启期》及《北齐校书图》、《高逸图》等名画中的人物形象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隐逸之士,每人头上裹的都是帛巾。
冠帽的形制颇具特色,虽然还有汉代巾帻的影子,但已有较大的变化,如将帻后加高,中呈平型,体积逐渐缩小至头顶之上,称平上帻,或“小冠”。在小冠上加以笼巾,则成为“笼冠”,因为它是用黑漆细纱制成的,又称“漆纱笼冠”。后世的乌纱帽就是由它演变而成的。这种冠帽男女通用,是当时的主要冠帽样式。
此外,还有卷檐似荷叶的卷荷帽,附有下裙的风帽,有高顶形如屋脊的高屋帽,尖顶、无檐、前有缝隙的帢以及突骑帽、合欢帽等形制。
帢是魏武帝曹操亲自设计并率先戴用的。由于当时战祸频仍,资材匮乏,他以缣帛替代鹿皮,制成皮弁的样式,定名为“颜帢”。经由他的提倡,这种首服不仅在魏晋时期流行,南北朝时也在继续戴用。
这个时期,人们改变了古人服袍外罩衣裳的习惯,去掉衣裳直接以袍衫作为外服。服装朝着宽松、舒适的方向发展。
男子的主要服装为衫,且分单、夹两种式样,与秦汉时的袍服不同。它不受衣祛的约束,袖口宽大,多用纱、縠绢、布等制成,为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所普遍穿着。
这种大袖宽衫之所以会风行南北朝,既是受“魏晋风度”的影响,也和当时的个性觉醒有关。人们喜欢乘高舆、披鹤氅裘,或袒胸露怀、散发赤足,以表示不受世俗礼教的羁束。
北方少数民族男子的服装,主要是裤褶和裲裆。裤褶是由战国时流行的一种胡服改革加工而成。汉魏之际主要用于军队。到南北朝时期,虽然还作为戎装,但已成为民间普遍穿着的便服。
裤褶由褶衣和缚裤两部分组成。褶衣紧而窄小,长仅至膝盖。它有多种样式,仅衣袖就有宽、窄、长、短之别。至于衣襟形式,大多采用对襟。有的还把衣服的下摆裁成两个斜线,两襟相掩,在中间形成一个小小的燕尾,很是别致。它有的用布缣绣彩,有的用锦缎裁成,有的用兽皮缝制。
裤褶的束腰,多用皮带,达官显宦还镂以金银作为装饰。裤褶是用锦缎红带截为三尺一段,在膝盖处将宽松的裤管扎住,以便活动。北朝以后还出现过褶裥缚裤的形式。
裲裆是一种只有胸背两片的服装,用布帛缝制而成。两片在肩部用皮线连缀起来,腰间再用皮带扎束。这种服装既可着于内,又可着于外,有棉有夹,后世沿袭了很久。“褙子”“马甲”就由它演变而来。
汉族妇女的服装,魏晋时期沿袭秦汉旧俗,有衫、裤、襦、裙等形制,至南北朝逐渐发生了变化。
南北朝初期,妇女所着衣衫多为对襟,衣袖宽大,并在袖口缀有一块颜色不同的贴袖。所着长裙,式样很多,色彩丰富,有间色裙、绛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等。腰间有帛带系扎。有的还在腰间缠一条围裳,用来束腰。
此外,在一些妇女中间,还有穿一种名叫杂裾垂髾女服的。这是深衣的一种变式。它的特点是在其上饰有“襳髾”。襳是指从围裳伸出来的飘带;髾是指在衣服的下摆部位固定的一种饰物。
北方少数民族妇女,除穿着衫、裙外,也有穿裤褶和裲裆的,只是妇女与男子有所区别。裲裆最初多穿在里面,后来才罩在衫袄之上。穿裤褶的妇女,头上多戴有笼冠。有的同时还身着裲裆,与当时的男子一样装束。
这一时期的鞋履,与秦汉时大抵相同,但质料更加考究,制作更为精良,形制也特别丰富。
鞋履的一个特点是,或在鞋面绣上彩色花纹,或是将金箔剪成花样,粘贴或缝缀在鞋帮上面。另一特点是履头形式多样。或制成圆头,或制成方头,或制成歧头,或制成笏头,可谓“日变月易”,花样翻新。还有就是采用了厚底,出现了用木块或以多层布片、皮革缝纳而成的高底鞋“重台履”等。当时,对履的颜色也有规定:士卒、百工用绿、青、白色;奴婢侍从用红、青色。
南北朝时还出现了登城攻战的特制铁屐和便于登山的活齿木屐。后者就是传为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所创制的“谢公屐”。
据《宋书·谢灵运传》载,出身于大贵族的谢灵运,由于政治上不得志,终日寄情于山水之间。他常穿着木屐登山,发现上山时去掉木屐的前齿,下山时去掉木屐的后齿,非常便捷。后来的唐代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道:“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诗中所提到的就是这种活齿木屐。
由于战争连年不断,争夺政权的斗争此起彼伏,人们对武器装备更加重视。加上炼铁技术的提高,钢开始用于武器。因此,这一时期的甲胄也有很大改进。
铠甲的形制主要有三种:一是筒袖铠。这是常用的铠甲,在东汉铠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是用小块的鱼鳞纹甲片或者龟背纹甲片穿缀成圆筒形的甲身,前后连接,并在肩部配有护肩的筒袖,因此得名筒袖铠。穿筒袖铠的人,一般头上都戴有一种头盔叫兜鍪,具有护耳的作用,兜鍪上饰有长缨。
二是柄裆铠。这是南北朝时期通行的戎装。它的形制与当时流行的裲裆相近。前后两大片,上用皮襻连缀,腰部另用皮带束紧。所用材料,大多为坚硬的金属和皮革。特别讲究的也用金丝。它的甲片有长条形与鱼鳞形两种,以鱼鳞形较为常见。穿这种甲的,一般里面都衬有厚实的柄裆衫,头戴兜鍪,身着裤褶。
三是明光铠。这是一种在胸背之处装有金属圆护的铠甲,在魏晋时期已经应用。南北朝时的这种铠甲的样式很多,繁简不一。有的仅是在裲裆的基础上前后各加两块圆护,有的则配有护肩、护膝,复杂的还配有数重护肩。身甲大都长至臀部,腰间系有革带。
总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服装在具体形式和使用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从而丰富了我国古代服装文化。
[旁注]
壁画 即人们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画。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石器时代是我国壁画的萌芽时期,伴随着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使这种原始的工艺美术有了发展。
皮弁 是华夏衣冠体系中首服的一种。以皮革为冠衣,冠上当有饰物,一般是皮革缝隙之间缀有珠玉宝石。比如先秦时期,天子公卿大夫行大射礼于辟雍时,执事者均戴白鹿皮所作的皮弁。文献说的皮弁冠,前高后卑,与用皂绢所制的委貌冠形制接近。
笼冠 汉代的武弁大冠,是古代形如覆杯、前高后锐,以白鹿皮所做的弁和帻的复合体。但汉代武弁大冠不用鹿皮制作,而用很细的细纱制作,做好后再涂以漆,内衬赤帻。南北朝时期戴笼冠的人物,在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及北朝各石窟供养人像中都可见到。
谢公屐 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登山时穿的一种木鞋。谢灵运喜游山陟岭,特制一种前后齿可装卸的木屐。上山可去其前齿,下山则去其后齿。因称这种特制的木屐为“谢公屐”。亦称“灵运屐”等,亦省称“谢屐”。已经成为华夏衣冠体系中足装的一种。
[阅读链接]
谢灵运喜欢登山,哪怕千岩万险,没有一个地方不游到的。为了便于登山,他还发明了一种“木屐”。他登山时常穿上这种木制的活齿钉鞋,上山取掉前掌的齿钉,下山取掉后掌的齿钉,上山下山分外省力稳当。据传说当时的人们争相效仿,这就是著名的“谢公屐”。
谢灵运为登山特地发明这种木屐,说明他热爱山水。也正是这种热爱,才使他与大自然结成朋友,写出真山真水真性灵的好诗篇。成为了我国古代山水诗的开山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