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官定服装形制的发展
隋文帝杨坚厉行节俭,衣着简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经过20来年的休养生息,经济有了很大的恢复。到隋炀帝即位时,为了宣扬皇帝的威严,恢复了秦汉章服制度。
冕服上的十二章纹图样是从周朝开始确立的,以后历代都承袭了这一制度。南北朝时曾按周制将冕服十二章纹中的日、月、星辰三章放到旗帜上,改成九章。隋炀帝时,将日、月两章分列在两肩,星辰列在背后,又将日、月、星辰三章放回到冕服上,恢复了之前的十二章纹图样。
从隋炀帝开始,这种“肩挑日月,背负星辰”的官服样式,成为了历代皇帝冕服的既定款式。
与冕服相配的,就是冕冠。隋文帝在位时平时只戴乌纱帽,隋炀帝则根据不同场合,戴用通天冠、远游冠、武冠、皮弁等。
冕冠前后都有象征尊卑的冕旒,其数量越多,表示地位越高,反之亦然。古时用玉琪,隋炀帝改用珠。冕旒用青珠,皇帝12旒12串,亲王9旒9串,侯8旒8串,伯7旒7串,三品7旒3串,四品6旒3串,五品5旒3串,六品以下无珠串。
通天冠也是根据珠子的多少表示地位的高下的。隋炀帝戴的通天冠,上有金博山等装饰。他戴的皮弁也是用12颗珠子装饰。太子和一品官9珠,下至五品官每品各减1珠,六品以下无琪。
文武官的朝服着红纱单衣,白纱中单,白袜乌靴。所戴进贤冠,以官梁分级位高低,三品以上3梁,五品以上2梁,五品以下1梁。谒者大夫戴高山冠,御史大夫、司隶等戴獬豸冠,以其形类似獬豸而得名。
隋炀帝所定皇后服制有袆衣、朝衣、青服、朱服。大业间年间,宫人中还流行穿半臂,即短袖衣套在长袖衣的外面,下着长裙,又名“仙裙”,这是一种大下摆的长裙。
隋代男子的官服,一般是头戴乌纱幞头,身穿圆领窄袖袍衫,衣长在膝下踝上,齐膝处设一道界线,称为横襕,略存深衣旧迹,腰系红鞓带,足登乌皮六合靴。从皇帝到官吏,样式几乎相同,差别只在于材料、颜色和皮带头的装饰。
其中的幞头又称幞,软巾,以巾裹头,成为代替冠帽的约束长发的头巾。幞头有四带,二带系头上,曲折附顶,所以也称“四脚”、“折上巾”。
隋代无官职的地主阶级隐士、野老,则喜穿高领宽缘的直裰,表示承袭儒者宽袍大袖的深衣古制。直裰是家居常服,一般为斜领大袖、四周镶边的大袍。僧衣道服也有“直裰”袍衫。
隋代普通百姓大都穿开衩到腰际的齐膝短衫和袴,不许用鲜明色彩。差役仆夫多戴尖椎帽,穿麻练鞋,做事行路还须把衣角撩起扎在腰间。脚上只限穿编结的线鞋或草鞋。
隋代民间妇女穿青裙,外出戴一种叫幂罗的面罩,把面部罩住。这类打扮,都吸收融合了南北朝时期胡服的艺术特色在内,对后来的唐代女服也有很大影响。
出土的隋代文物也反映了隋代妇女装束。洛阳出土的隋俑多小袖高腰长裙,裙系到胸部以上。发式上平而较阔,如戴帽子,或作三饼平云重叠、额部鬓发剃齐,承北周以来“开额”旧制。
隋俑中的贵妇所披小袖外衣多翻领式。侍从婢女及乐伎则穿小袖衫、高腰长裙,腰带下垂,肩披帔帛。头梳双髻。
西安玉祥门外有一座李静训墓,墓主为9岁女孩,随葬群俑围立青石棺旁,女俑穿大袖衣,长袍、垂带、发作三叠平云,上部略宽。武卫俑戴胄,着明光铠、大口裤,一手扶步盾。文吏穿裤褶服,外披小袖齐膝衣。
除了隋俑外,敦煌壁画所见也大体如此。敦煌莫高窟390窟隋妇女进香图,贵妇着大袖衣,外披帔风或小袖衣,这种衣式早见于敦煌北魏以来佛教故事画中男子衣着,但那是内衣小袖而外衣大袖。衣袖大小正与隋代贵妇服装相反。
隋代居住在北方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多穿小袖袍、小口裤,但各个民族不尽相同。如高昌国人着长身小袖袍,缦裆裤;于阗国人着长身小袖袍、小口裤;匈奴妇女则着长襦及足,没有下裳,等等。反映了隋代服装制度下,边疆地区的民族服装特色。
[旁注]
十二章纹 是我国帝制时代的服装等级标志,指我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章服”。十二章纹由来在周代已经形成。
冕旒 指古代大夫以上官员的礼冠,后专指王冠、皇冠。帝王戴的冕冠,其顶端有一块长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圆后方,用以象征天圆地方。延的前后檐,垂有若干串珠玉,以彩线穿组,名曰“冕旒”。冕旒的多少和质料的差异,是区分贵贱尊卑的标志。
谒者 官名。命名者的别称。谒者本有奉使之职,故后世官名,或用“使者”,或用“谒者”。春秋战国时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已用此称。宋以前宦官职名有谒者,东汉有中宫谒者令、中宫谒者。北朝魏、齐有中谒者仆射。
獬豸 也称解廌或解豸,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上古神兽,体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类似麒麟,全身长着浓密黝黑的毛,双目明亮有神,额上长一角,俗称独角兽。它拥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能辨是非曲直、识善恶忠奸,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野老 本义指的是村野老人。野老也是杜甫的一首诗歌。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时,虽然有了一个憩息之处,然而国家残破、生灵涂炭的现实,却时时在撞击他的心灵,使他无法宁静。这首诗就揭示了他内心这种微妙深刻的感情波动。
高昌国 位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之哈喇和卓地方,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地处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为东西交通往来的要冲,亦为古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唐代“安史之乱”,时高昌被回鹘侵占。
于阗国 是古代西域王国,我国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古代居民属于操印欧语系的塞种人。11世纪,人种和语言逐渐回鹘化。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都西城,即今和田约特干遗址。
[阅读链接]
李静训墓位于今西安市玉祥门外西大街南约50米处。李静训家世显赫,她的祖父李崇是一代名将,曾随隋文帝杨坚一起打天下,后来官至上柱国。据墓志记载,李静训自幼深受外祖母周皇太后的溺爱,一直在宫中抚养,后来殁于宫中,年方9岁。皇太后杨丽华十分悲痛,厚礼葬之。
李静训墓的随葬品甚多,有数量繁多的陶俑、项链、手镯、金银器皿等,宛如微缩的繁华世间。其中的陶俑,反映了隋代妇女装束的情况,是重要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