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武百官的服装制度

清代在制定文武百官冠服制度时,既保留了各个朝代服装制度中的某些特点,又不失其本民族的习俗礼仪,是我国历史上服装制度最为庞杂和繁缛的时期,它的条文规章也多于以前任何一代。

清代服装制度所涉及的文武百官的冠服内容,包括冠帽上的顶戴与花翎,官服的类别,还有朝珠与朝带。

“冠”是专门供贵族戴的帽子,是古代首服的一种。清代的冠分为“朝冠”和“吉服冠”两种。

朝冠是为在职朝臣在朝受事或典祭礼仪之时戴用;吉冠是为一般礼仪时戴用。冠上的顶珠颜色及材料有多种,反映不同官员的品级。

“帽”是戴在头上起保护、装饰作用的制品,也是一种古代首服,戴帽者不分地位的高低。清代男子的帽,有礼帽、便帽之分,礼帽,俗称“大帽子”,其制有二式:一为冬季所戴,称“暖帽”;一为夏季所戴,名“凉帽”。根据规定,每年三月开始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

暖帽多为圆形,周围有一道檐边,材料多为皮质,也有缎质、呢质、布质,视气候而变,暖帽中间装饰有用红色丝绦编成的帽纬,俗称“红缨”。帽纬之上装有顶珠,按品级而异,无品则无顶。

凉帽为圆锥形,用藤、竹、篾席、麦秸等材料编成,外裹绫罗,颜色多为白色,也有湖色及黄色。凉帽顶上也装有红缨、顶珠,制同暖帽。

清代官员佩戴冠帽,一定要有顶珠和花翎,这是区别清代官员品级的重要标志,也是清代官服制度中特有的一种“标识品序”的方法。

顶戴花翎,俗称为“顶珠”、“顶子”,是指那些当时有官爵者,所戴冠顶镶嵌的宝石而言。

关于花翎,因为是插戴在朝冠或吉服冠上的,又与顶子相连,所以,人们便常常把它们放在一起,称为“顶戴花翎”。只有顶戴与花翎在一起时才表示该官员的完整“功名”。

花翎指的是带有“目晕”的孔雀翎,目晕俗称眼。配戴时,把有蓝翎和孔雀翎配在一起的小束翎子,用红线将翎根捆扎在一起,然后将它插进帽子的翎管之中。翎管是用翠或玻璃作成,是长约7厘米的圆形小管,顶部有孔,用红丝绳系在冠顶上。

清代初年,戴花翎并不是品级标志,只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赏赐,象征着一定的荣誉。顺治时的1661年对此项内容作了明确规定,即亲王、郡王、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许戴花翎,只有贝子以下,才可以戴。并明确规定贝子应戴三眼花翎,就是三个目晕连在一起的花翎,国公应戴双眼花翎,五品以上官员可戴单眼花翎,即一个目晕。至于六品官员以下,一律要戴无“眼”的蓝翎。

蓝翎,是鹖鸟的羽毛。鹖鸟是一种比较凶残的天生好斗的鸟类,汉代时就用鹖鸟的羽毛作为武士冠顶上的装饰,象征勇猛与力量。鹖鸟的羽毛无晕,而且颜色闪蓝光,因而清代它叫蓝翎。按规定的服制,蓝翎比孔雀的花翎级别低。

清代官服类别是指各级官员所穿用的服装,包括皇帝、后妃、王公大臣及文武百官,他们除了日常服及出行用服以外,基本上被分成了两大类,即礼服和吉服。

礼服包括朝服、朝冠、端罩、衮服、朝袍、朝裙、龙褂等。补服也属于礼服的一种,是清代文武官服中最重要的一种,穿用场合很多。

补服上官职与官位的标识是用胸前和背后的补子图案加以区分的,一般采用方形,长宽在40厘米左右。清代官员所用补子比明代的补子要小些,前后成对,但前片一般是对开的,后片则一整片,主要原因是清代补服为外褂,形制是对襟的原因。

吉服包括吉服冠、衮服、龙袍、龙褂、蟒袍等。皇帝的龙袍属于吉服的范畴。按清代的服制,龙袍只限于皇帝,而一般官员以蟒袍为贵。

蟒袍,又叫“花衣”是清代官员及其“命妇”穿在外褂内的专用服装,并以蟒数及蟒爪数量区分等级。

无论是穿礼服还是吉服,凡是符合佩带朝珠、朝带或花翎的官员,一律要佩戴之。凡遇礼仪之时,参加者无论是皇帝、后妃、还是文武群臣,所穿服饰,一律要按礼节制度而行,按章守法,否则以失礼罪之。

朝珠与朝带,是清代礼服中的一种佩饰,自皇帝、后妃到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皆可挂朝珠,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军机处、科道、侍卫、礼部、国子监等所属的官员,不分等级一律可挂朝珠。这也是我国古代王公贵族,佩玉之风的沿袭。

满族信仰萨满教和佛教,而朝珠有如佛家用的“念珠”。清代的朝珠,共有108颗,用4个大珠将其分成四分,称为“分珠”,象征四季变化,在朝珠上还有三串小珠,称做“纪念”。纪念上还有3个小分珠,据说是象征一个月里,上中下三旬的三十天。朝珠是高级官员区分等级的又一种标志。

朝带是一种用四块金属板为装饰,衔接丝带的腰带。清代官员穿公服时要穿官靴,多为方头靴,穿便服时穿黑布鞋。靴与鞋的造型式样有云头、双梁、扁头等样式。另有一种公差等人穿的一种官靴,有一种叫“爬山虎”的快靴,底厚筒短,便于行路时跋山涉水。

总之,清代官服的继承与演变,说明了清代不单继承了汉族在历史上衣着的长处,而且还把自己民族经历过检验、实践、证明既合于生活需要,又有民族特色的东西保留下来。将继承、改造、创新、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中华民族的古代服饰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

[旁注]

首服 亦称元服。元本指头。黄帝垂裳制天下的时候就发明了冠,“峨冠博带”自此便成了华夏衣冠的代称。我国古代男子首服大致可分为冠冕类和巾帽类,冠冕类如委貌冠、皮弁、獬豸冠、鹖冠、通天冠等,巾帽类如逍遥巾、浩然巾、方巾、儒巾、纯阳巾等。

绫罗 泛指丝织品。常见的绫类织物品种有花素绫、广陵、交织绫、尼棉绫等。素绫是用纯桑蚕丝做原料的丝织品,它质地轻薄,用于裱画裱图。其他绫类织物色光漂亮,手感柔软,可以做成一年中各个季节的服装。

国公 我国古代封爵名,位次郡王,为封爵的第三等,公爵的第一等。北周始置国公一爵,居于郡公、县公之上。按唐制:郡王与国公并为从一品,自隋唐至元明,基本不变。清代公爵分一至三等,只加封号而不加国号、邑号,如忠勇一等公。

军机处 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代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雍正时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后来逐渐演变为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行政中心,其地位远远高于作为国家行政中枢的内阁。

国子监 是我国古代隋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我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代时的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阅读链接]

“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奇数为吉祥如意的含义。比如清代,在服装、建筑、器皿上应用不同形状的龙作装饰,就是一种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清代奇数龙图案除了应用在龙袍上外,还常常出现在建筑上,如九龙壁、九宫格龙图案、九九间宫殿龙饰等,都是以九龙做装饰,显示出统治者的赫赫权位。

清代民间习惯将五爪龙形蟒称为龙,四爪龙形蟒才称为蟒。实际上“龙”和“蟒”的形象基本相同,只是头部、尾部、火焰等处略有差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