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服装制度确立与形成
西汉王朝建立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文化的长足进步,汉代的服装也较前丰富考究,形成了公卿百官和富商巨贾竞尚奢华、“衣必文绣”、贵妇服装“穷极美艳”的状况。
东汉时的59年,“博雅好古”的汉明帝刘庄适应进一步完善封建典章制度的需要,在他的主持下,糅合秦制与夏、商、周三代古制,重新制定了祭祀服制与朝服制度,冠冕、衣裳、佩绶、鞋履等各有严格的等级差别,从此汉代服装制度确立下来。事实上,我国古代完整的服装服装制度是在汉明帝时确立的。
冠冕是汉代区分等级的主要标志。主要有冕冠、长冠、委貌冠、武冠、法冠、进贤冠等几种形制。
按照规定,天子与公侯、卿大夫参加祭祀大典时,必须戴冕冠,穿冕服,并以冕旒多少与质地优劣以及服色与章纹的不同区分等级尊卑。
长冠,又名齐冠,是一种用竹皮制作的礼冠,后用黑色丝织物缝制,冠顶扁而细长。相传汉高祖刘邦首先仿照楚冠创制,用竹皮编制,故又称“刘氏冠”。后定为公乘以上官员的祭服,又称斋冠,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衣木俑所戴即为此冠。
委貌冠,亦称玄冠、元冠。它的形制有些像翻倒的杯子,以玄色帛绢为冠衣,与玄端素裳相配,为参加祭祀的官员所戴。
武冠,又名“鹖冠”。鹖,俗名野鸡,性好争斗,至死不屈,用作冠名,以表示英武,为各级武官朝会时所戴礼冠。又因为它的形状像簸箕,造型高大,也称“武弁大冠”。皇帝侍从与宦官,也戴插着貂尾、饰有蝉纹金珰的武冠。
法冠,又称“獬豸”。獬豸是传说中的神羊,能分辨是非曲直。它头顶生有一个犄角,见人争斗,就用犄角抵触理屈者,故为执法者所戴。又因为它通常用铁做冠柱,隐喻戴冠者坚定不移,威武不屈,也称“铁冠”。
进贤冠为文吏儒士所戴。冠体用铁丝、细纱制成。冠上缀梁,梁柱前倾后直,以梁数多少区分等级贵贱,如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二梁,博士以下一梁。
除了上述这些冠式外,还有通天冠、远游冠、建华冠、樊哙冠、方山冠、术士冠、却非冠、却敌冠等冠式。这些冠的形式,只能从汉代美术遗作中去探寻。
秦代的巾帕只限于军士使用,至西汉末年,据说因王莽本人秃头,怕人耻笑,特制巾帻包头,后来戴巾帻就成了风气。还有的说刘勣额发粗硬,难以服帖,不愿让人看见,被说成不够聪明,平日常用巾帻包头。结果上行下效,以巾帻包头便流行开来。
巾帻主要有介帻和平上帻两种形式。顶端隆起,形状像尖角屋顶的,叫介帻;顶端平平的,称平上帻。身份低微的官吏不能戴冠,只能用帻。达官显宦家居时,也可以摘掉冠帽,头戴巾帻。
东汉末年,王公大臣头裹幅巾更是习以为常。比如中军校尉袁绍这样的高级将领,也不惜弃朝冠而裹头巾以求轻便;蜀汉丞相诸葛亮这样的元老重臣,也甘愿舍弃华冠而头戴纶巾,手摇羽扇,指挥三军,以求潇洒悠闲,使司马懿不得不叹服。
汉代的衣裳制度也各有等序。汉时男子的常服为袍。这是一种源于先秦深衣的服装。原本仅仅作为士大夫所着礼服的内衬或家居之服。士大夫外出或宴见宾客时,必须外加上衣下裳。到了东汉,袍才开始作为官员朝会和礼见时穿着的礼服。
汉袍多为大袖,袖口有明显的收敛。袖身宽大的部分叫袂,袖口紧小的部分叫祛。衣领和袖口都饰有花边。领子以袒领为主。一般裁成鸡心式,穿时露出里面衣服。
此外,还有大襟斜领,衣襟开得较低,领袖用花边装饰,袍服下面常打一排密裥,有时还裁成弯月式样。
另外,袍还有填棉絮的冬装。具体又分为纩袍与茷袍等。纩袍是用新丝绵之细而长者絮成,茷袍是用旧丝绵或新丝绵之粗而短者絮成。
御史或其他文官穿着袍服上朝时,右耳边上常簪插着一支白笔,名“簪白笔”,这是沿用秦制,不过汉时更注重其装饰性罢了。
官员平时穿着禅衣。禅衣是一种单层的薄长袍,没有衬里,用布帛或薄丝绸制作。
这时期的袍服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曲裾,一是直裾。曲裾就是战国时的深衣,多见于汉初。其样式不仅男子可穿,也是女装中最常见的式样。这种服装通身紧窄,下长拖地,衣服的下摆多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有窄,袖口多加镶边。衣领通常为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面衣服。有时露出的衣领多达三重以上,故又称“三重衣”。
直裾,又称拑抾,为东汉时一般男子所穿。它衣襟相交至左胸后,垂直而下,直至下摆。它是禅衣的变式,不是正式礼服,隆重场合不宜穿着。据史载,武安侯田蚡就曾因为赶时髦,着直裾入宫,被汉武帝视为“不敬”,而遭致免爵。
汉时男子的短衣类服装主要有内衣和外衣两种。内衣的代表服装是衫和茩。衫,又称单襦,就是单内衣,它没有袖端。茩,是夹内衣,外形与衫相同,又称“短夹衫”。此外,还有帕腹、抱腹、心衣等只有前片的内衣。
帕腹是横裹在腹部的一块布帛;抱腹是在帕腹上缀有带子,紧抱腹部,即后世俗称的兜肚;心衣是在抱腹上另加“钩肩”和“裆”。
内衣还有前后两片皆备者,既当胸又当背,名为“两当”,意为遮拦。平民男子也有穿满裆的三角短裤“犊鼻裈”的。它据说因为形状像牛犊的鼻子而得名。《史记》中就记载有汉代大辞赋家司马相如偕同卓文君私奔,在成都街头开设酒铺,“自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的记载。
外衣的典型服装是襦和袭。襦是一种有棉絮的短上衣。因其长仅及膝,所以必须与有裆裤配穿。当时的显贵多用纨即细而白的平纹薄绢做裤,故有“纨裤”之称。后来,这个词逐渐演变成了浪荡公子的代名词。袭,又称褶,是一种没有棉絮的短上衣。
汉代妇女的礼服,仍以深衣为主。只是这时的深衣已与战国时期流行的款式有所不同。其显著的特点是,衣襟绕转层数加多,衣服的下摆增大。穿着这种衣服,腰身大多裹得很紧,且用一条绸带系扎腰间或臀部。
还有一种服装叫“袿衣”,样式大体与深衣相似,是贵妇的常服。因为它在衣服底部由于衣襟绕转形成两个上宽下窄、呈刀圭形的两尖角,故而得名。
此外,汉代妇女也穿襦裙。这种裙子大多是用四幅素绢拼合而成,上窄下宽,呈梯状,不用任何纹饰,不加边缘,因此得名“无缘裙”。它另在裙腰两端缝上绢条,以便系结。
这种襦裙长期为我国妇女服装中最主要的形式。东汉以后穿着的人虽一度减少,但魏晋开始重新流行后,历久不衰,一直沿袭到清代。
汉代的戎服,随着纺织业的发展,制作日益精良,甲胄也有所改良。
西汉时期,铁制铠甲开始普及,并逐渐为军队的主要装备,这种铁甲当时称为“玄甲”。西汉戎服在整体上有很多方面与秦代相似,军队中不分尊卑都穿禅衣,下穿裤。禅衣为深衣制。汉代戎服的颜色为赤、绛等颜色,都属于红色范畴。
汉代铠甲的形制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扎甲,就是采用长方形片甲,将胸背两片甲在肩部用麻绳或皮带系连,或另加披膊,这是骑士和普通士兵的装束。另一类是用鳞状的小型甲片编成,腰带以下和披膊等部位,仍用扎甲形式,以便于活动,多见于武将的装束。
汉代也实行佩绶制度,达官显宦佩挂组绶。组,是一种用丝带编成的装饰品,可以用来束腰。绶是用来系玉佩或印钮的绦带,有红、绿、紫、青、黑、黄等色,是汉代官员权力的象征,由朝廷发放。
汉代官员外出,按照规定,必须将官印装在腰间用皮革或彩锦做成的囊内,将印绶露在外面,向下垂搭。于是人们就可以根据官员所佩绶的尺寸、颜色及织工的精细程度来判定他们身份的高低了。
汉代的履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用皮革制成的,也叫鞜。一种是上有裱饰花纹的织鞋,即锦履。“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在《鲁都赋》中就曾作过这样的形容;“纤纤丝履,灿烂鲜新,表以文组,缀以朱蠙。”可见其华美高贵。一种是麻鞋,也叫“不借”。
除单鞋外,还有复底鞋,就是舄和屐。屐是用木头制成的,下面装有两个齿,形状与今天日本的木屐相似。也有用帛作面的称作帛屐。屐比舄稳当轻便,多用于走长路时穿。妇女出嫁时,常常穿绘有彩画并系有五彩丝带的屐。
总之,汉代的冠冕、衣裳、佩绶、鞋履等服装形制的形成,足以体现华夏民族的着装特色,表明我国古代服装发展的进步。
[旁注]
汉明帝 (28年~75年),刘庄,初名阳,父刘秀,母阴丽华。汉明帝提倡儒学,致力于消除北北匈奴的威胁。曾经命窦固征伐北匈奴,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诸国皆遣子入侍。此外,随着对外交往的正常发展,佛教已在西汉末年开始传入我国。明帝之世,吏治比较清明,境内安定。
公乘 秦汉时期20等爵的第八级。以得乘公家之车,故称公乘。秦与汉初,从第七级的公大夫起,即为高爵,汉高祖规定:七大夫以上均有食邑,汉文帝后,第九级五大夫以上始为高爵,五大夫的待遇不过免役,公乘以下仍须服役,到东汉时汉明帝规定:赐民爵不得超过公乘。
中二千石 汉代官吏秩禄等级,中是满的意思,中二千石即实得二千石,月俸一百八十斛,一岁凡得二千一百六十斛。凡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执金吾等到中央机构的主管长官,皆为中二千石。地方官中的“三辅”秩皆中二千石。
中军校尉 东汉灵帝时,在京都洛阳,设立西园八校尉,即上军校尉、中军校尉、下军校尉、典军校尉、左校尉、助军左校尉、右校尉、助军右校尉。当时曹操担任典军校尉,袁绍任中军校尉,小黄门蹇硕则任上军校尉,统率其余校尉。
御史 史,是我国古代一种官名。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国君置御史,自秦代开始,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代。汉御史因职务不同有侍御史、治书侍御史。
建安七子 是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做出过贡献。
[阅读链接]
西汉初年,汉明帝刘庄制定了较为完备的汉代服制,其中的冠冕中有一种冠叫做“樊哙冠”。关于樊哙冠的由来,相传有这样一段趣事:
刘邦攻破咸阳,驻军灞上。项羽设宴鸿门,图谋杀害刘邦,消除对手。在鸿门宴席间,“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情势十分危急。就在这时,汉将樊哙急忙撕下衣襟,裹起铁盾,顶在头上,权充冠帽,仗剑破门而入,最后救刘邦脱离险境。从此,仿樊哙所戴的临时冠帽被制成冠式,便得了樊哙冠的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