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后田径运动发展情况

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了主人, 真正有了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在广大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的共同努力下, 各项田径运动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发展情况大至可分三个阶段:

1.1949—1960 年是我国田径运动迅速恢复、发展和提高阶段。

在这个时期,逐渐增设了一批田径场地,开始生产田径教学、训练所需要的器材设备。从 1952 年起,每年都举行较大规模的田径运动会。仅在 1953 年至 1954 年就建立起六所体育学院。1958 年成立了第一个体育科研所。同时还聘请前苏联等外国专家讲学,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田径教学、训练和科学研究方面的人才,并开始加强了田径运动员的培养和训练工作。田径运动得到迅速的发展,各项运动成绩都提高得很快。至 1958 年 7 月,解放军队的梁建勋以 10″6 的百米成绩打破了 10″7 的全国纪录,建国前的田径运动各项纪录全部被刷新。1975 年 11 月 17 日,山东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跳过了

1.77 米的高度,打破了 1.76 米的世界纪录,轰动世界体坛。1959 年 9 月 13 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运动会。除台湾省外,各省、市、自治区和解放军共 39 个单位的代表队参加了各项比赛。比赛结果有 37 人(男 31 人,女 6 人)打破了二十五项(男 17 项,女 8 项) 1958 年全国纪录。这一丰硕成果, 标志着我国田径运动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1965 年 9 月 11 日第二届全运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开幕。这次比赛共四

十个项目(男子 26 项,女子 14 项)。比赛结果有 75 人 80 次打破了二十一

个项目的全国纪录,提高幅度较大。男子有 3 人 3 项,女子有 5 人 3 项的运

动成绩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1965 年有 50 余人达到了 1964 年奥运会(第

十九届)田径比赛报名标准。这充分说明了 60 年代中期是我国田径运动达到较高水平的时期。

2.1966—1976 年,我国田径运动遭到严重破坏,大多数项目的成绩都低

于 1965 年第二届全运会的运动水平。

3.1977 至今是我国田径运动恢复、发展和提高的新阶段。

1976 年后,田径运动成绩有较快的回升和提高。1977 年 10 月 9 日至 15

日在石家庄举行的“全国田径运动会”有 7 人打破了 4 项全国纪录,2 人破 2

项少年全国纪录。1978 年 6 月 10 日至 14 日在保定举行的“全国田径运动会”,

有 10 人 1 队打破了 7 项全国纪录。1979 年国庆三十周年之际,在北京举行了“第四届全国运动会”,田径成绩显著提高,有 42 人(男 24,女 18)3 队(男 1 队,女 2 队)打破了十八个项目的全国纪录(男 10,女 8)。1979 年的第四届全国田径运动会田径成绩与 1975 年的第三届全国田径运动会对比,在男女三十八个项目中,有三十四个项目的成绩有所提高。

进入八十年代,我国田径运动成绩提高更快,创造了一批亚洲新纪录。邹振先三级跳远 17.34 米,朱建华男子跳高 2.39 米,金铃女子跳高 1.97 米,

陈尊荣男子跳远 8.23 米,李梅素女子铅球 21.76 米。这些成绩分别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1983 年的第五届全运会上刷新了十一项全国纪录,破四项亚洲纪录。特别令人振奋的是朱建华分别以 2.37 米和 2.38 米的成绩两次打破男子跳高的世界纪录,填补了我国历届全运会田径成绩与世界纪录无缘的空白。

1987 年在第六届全运会预选赛中,虽然由于气侯条件的恶劣,男子比赛结果不理想,没能破一项纪录,但是女子比赛却获得了较大面积的丰收,共有 10 人,在九个项目中打破了全国纪录,其中 5 人创 5 项亚洲新纪录。

第六届全运会后,田径比赛成绩更为突出,有 2 人 2 次破 1 项世界纪录

(辽宁的陈跃玲和徐永久分别以 43′52″1 和 44′19″5 破了 44′26″5 的女子 1 万米竞走世界纪录);1 队 7 人 10 次破 7 项亚洲纪录;2 队 9 人 14 次破六项全国纪录。10 人 10 次创二项全国最好成绩。另外,在第六届全运会广州比赛中,有 68 名运动员在十四个项目上达到了 1988 年奥运会报名标

准,同时有 9 名女运动员的成绩列入当年世界前二十名,这是历届运动会所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