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喜庆吉祥的喜鹊

传说喜鹊原是天宫的仙鸟,叫鹊儿。有一年,玉帝派金牛星下凡,给人间撒了些草籽,大地处处绿茵,只是缺少花木,人间还不是很美。这话被鹊儿们听到,就把这件事转告了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听了鹊儿的请求,心想,玉帝派金牛星给人间撒草籽,落了个好名声,我何不让百花仙子给人间送些花籽,借此名垂千古呢?可王母舍不得冬梅,再三叮嘱百花仙子:百花齐撒,独留梅花!从那时起,人间大地从春到秋,百花盛开,唯独冬天没有花。

鹊儿们议论后,偷了一株梅树苗,又派一只鹊儿衔到人间。从此大地上就有了梅花。因时值腊月花开,所以人们称它“冬梅”或“腊梅”。

王母发现此事,下令绑了送梅的鹊儿的双腿,并把它关进笼里。从此,鹊儿也就练成了蹦蹦跳跳的本领。

后来,专管天宫鸟类的三足鸟得知此事,很同情这只鹊儿,冒风险打开笼子放了它。鹊儿飞到人间,看到梅花吐艳,就在梅枝之间跳来蹦去,还“喳喳喳”叫个不停。

这株梅花树栽在一个富人的花园里,这家小姐恰逢出嫁日,按当地风俗,姑娘正在绣楼上按照习俗“哭嫁”。忽然,鹊儿的阵阵叫声从窗口飞了进来。

姑娘听了不知是何声音,走到窗口向花园望去。她看到梅枝上有只从未见过的鸟儿,羽毛美丽,叫声悦耳,舞步轻盈。姑娘一时高兴,取来剪刀和红纸,照着鹊儿和梅花的样子,很快便剪成了一幅窗花。

这时,家人来催姑娘快上花轿。姑娘拿着刚剪好的窗花,自言自语道:“这是什么鸟呢?”

快嘴的丫环忙说:“今日大喜,姑娘逢喜事,就叫它喜鹊吧!”姑娘上了轿,到了婆婆家,她剪的窗花也随同嫁妆抬了过来。

男家开染坊,家主见新媳妇的这幅“喜鹊登梅”的窗花剪的很好,就照着画了,又加了只喜鹊,寓意成双成对,双喜临门。从此以后,喜鹊就成了预兆喜事之鸟的象征。

“喜鹊叫,客人到”,这是通行古今的俗谚。喜鹊在汉代叫干鹊,《本草纲目》说喜鹊“性最恶湿,故谓之干”,这是说喜鹊喜欢天晴。

由于远道的客人雨天一般不会上路,天晴时来的可能性大,而喜鹊又喜欢在天晴时欢畅而鸣,这种巧合可能就是俗语“喜鹊叫,客人到”产生的原因。

古代时交通不便,传递信件费时又麻烦,也没有其他通讯方式,因此对于古人来说,远路客人突然到来常使人喜出望外,喜鹊报喜便弥足珍贵。

清代陈世熙在记载唐代趣事的著作《开元天宝遗事》也提到:

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

喜鹊被更多的人喜爱,其实和另一个传说有关。在很久很久以前,南阳城西的牛家庄有一个叫牛郎的孤儿,自幼跟随哥哥嫂子生活。牛郎的哥嫂对牛郎并不好,要与他分家,只给了他一条老牛,叫牛郎自立门户。

从此,牛郎和老牛相依为命,他们在荒地上披荆斩棘,耕田种地,盖造房屋。一两年后,他们营造成一个小小的家,勉强可以糊口度日。可是,除了那条不会说话的老牛而外,冷清清的家只有牛郎一个人,日子过得相当寂寞。

牛郎并不知道,那条老牛原是天上的金牛星。有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了,它对牛郎说:“牛郎,今天你去碧莲池一趟,那儿有些仙女在洗澡,你把那件红色的仙衣藏起来,穿红仙衣的仙女就会成为你的妻子。”

牛郎见老牛口吐人言,又奇怪又高兴,便问道:“牛大哥,你真会说话吗?你说的是真的吗?”老牛点了点头。

牛郎找到老牛说的地方,悄悄躲在碧莲池旁的芦苇里,等候仙女们的来临。

不一会儿,仙女们果然翩翩飘至,脱下轻罗衣裳,纵身跃入清流。牛郎便从芦苇里跑出来,拿走了红色的仙衣。仙女们见有人来了,忙乱纷纷地穿上自己的衣裳,像飞鸟般地飞走了,只剩下没有衣服无法逃走的仙女,她正是天上的织女。

织女的工作,是用一种神奇的丝在织布机上织出层层叠叠的美丽的云彩,随着时间和季节的不同而变幻它们的颜色,这是“天衣”。织女常常坐在织机旁不停地织着美丽的云锦,是王母娘娘最喜爱的仙女之一。

此时,织女见自己的仙衣被一个小伙子抢走,又羞又急,却又无可奈何。这时,牛郎走上前来,对她说,要她答应做他妻子,他才能还给她的衣裳。织女含羞答应了他。

这样,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他们结婚以后,男耕女织,相亲相爱,日子过得非常美满幸福。不久,他们生下了一儿一女,十分可爱。

牛郎织女满以为能够终身相守,白头到老。可是,王母娘娘知道这件事后,勃然大怒,马上派遣天神仙女捉织女回天庭问罪。

这一天,织女正在做饭,下地去的牛郎匆匆赶回,眼睛红肿着告诉织女说:“牛大哥去世了,他临死前说,要我在他死后,将他的牛皮剥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飞上天去。”

织女一听,心中纳闷,它怎么会突然死去呢?织女便让牛郎剥下牛皮,好好埋葬了老牛。

正在这时,天空狂风大作,天兵天将从天而降,不容分说,押解着织女便飞上了天空。

正飞着,织女听到了牛郎的声音:“织女,等等我!”织女回头一看,只见牛郎用一对箩筐,挑着两个儿女,披着牛皮赶来了。慢慢地,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织女已经可以看清儿女们可爱的模样,孩子们也都欣喜地张开双臂,大声呼喊着织女“妈妈”。

眼看牛郎和织女就要相逢了,可就在这时,王母驾着祥云赶来了,她拔下她头上的金簪,往他们中间一划,霎时间,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了织女和牛郎之间,无法横越了。

织女望着天河对岸的牛郎和儿女们,直哭得声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来。他们的哭声,孩子们一声声“妈妈”的喊声,是那样揪心裂胆,催人泪下,就连在旁观望的仙女、天神们都觉得于心不忍。

王母娘娘有些动容,就让他们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但是,隔着那样一条长长的银河,他们又怎能一家团聚呢?

这时,又是热心的喜鹊们想出了办法。每到七月七日,就会有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

因此,每到七月七日的时候,人们都是到处看不见喜鹊的踪影,因为它们都去为牛郎织女搭鹊桥了。

喜鹊不仅能预报喜事,成就美好姻缘,还十分懂得知足报恩,是种有情有义的吉祥动物。唐代小说家张鷟在唐代笔记小说集《朝野佥载》的卷四中,写下了这么一个“鹊噪狱楼”的传说:

贞观末年,有个叫黎景逸的人,家门前的树上有个鹊巢,他常喂食巢里的鹊儿,天长日久,喜鹊和他之间有了感情。后来,黎景逸被人诬陷为盗贼,冤枉入狱,令他倍感痛苦。

突然有一天,黎景逸看见自己总喂食的那只喜鹊停在狱窗前欢叫不停,像是在兴奋地讲着什么喜事。黎景逸暗自想,大约有好消息要来了。果然,3天后他被无罪释放。后来,黎景逸才知道是因为那只喜鹊变成人后假传圣旨,才把他救出来的。

这是我国很传统的鸟兽报恩故事类型。一只喜鹊因为老吃“邻居”喂饲的饭食,对人起了感激之心。当主人落难的时候,不但亲自到狱楼上去传好消息,还化身为人,假传圣旨,帮助恩人脱难。“玄衣素衿”,正是喜鹊的服装形象。

古代儒家认为喜鹊的地位非常尊贵,将喜鹊捧为“圣贤鸟”。喜鹊一年到头,不管是鸣还是唱,是喜是悲,也不管是在地上还是在枝头,年幼还是衰朽,临死还是新生,发出的声音始终都是一个调,一种音。儒家眼中的圣贤、君子,就是要表现得像喜鹊那样恒常、稳定、明确、坚毅、始终如一。

因此,儒家经常要求人们向喜鹊学习,把喜鹊当成圣贤的某种楷模。再加上喜鹊的叫声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意为“喜事到家,喜事到家”,所以喜鹊在我国民间是吉祥的象征。

[旁注]

三足鸟 也叫金乌或赤乌,是古代传说中一只居住在太阳里的金黄色三足乌鸦。古人把“金乌”作为太阳的别名。根据《山海经》等古籍的记述,三足鸟是帝俊与羲和的儿子,它们既有人和神的特征,又是长有三足会飞翔的踆乌。

绣楼 我国古代女性专门做女红的地方,用于绣花或者织荷包,是一个劳动的场所。在古诗中,绣楼往往是休闲或者招亲的地方。还有个同名的建筑,是清代知府胡文照宅居临街的小楼,建于1691年。

窗花 我国传统艺术品。窗花是贴在窗纸或窗户玻璃上的剪纸,也是剪纸品种之一。窗花的样式一般比较自由,除了贴在四角的“角花”和折剪的“团花”之外,其外轮廓都没有什么限制。窗花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以戏曲故事数量较大。窗花在北方较为普遍。

花轿 也叫喜轿,是传统中式婚礼上使用的特殊轿子。一般装饰华丽,以红色来显示喜庆吉利,因此俗称大红花轿。古代花轿的种类及样式繁多,因各地的习俗、贫富及主人的身份而略有不同。娶亲喜轿选用大红色彩绸,并绣有吉祥图案以烘托热闹喜庆气氛。

天将 天界中的将领和士兵,主要负责护卫天宫,维护佛法,下界降妖除魔。道教认为北斗众星中有36罡,每个天罡星中有一神对应,因此天宫共有36位神将。这36位神将都有法力,分别是历史上的人物、高道和传说中的人物。

《朝野佥载》 我国唐代笔记小说集,作者是唐代学者张鷟。全书共6卷,记载了朝野佚闻,尤其以武则天时的事迹最多,遣词用句对武则天时期的朝政颇多讥评,有的为《资治通鉴》所取材。书中还有很多怪诞不经的传说,后人续写了开元以后的部分。

圣旨 也叫诏令,是指我国古代以皇帝名义发布的公文的统称。诏令大体上可分两大类,一是发布重大制度、典礼、封赏的文书;二是日常政务活动的文书。概括起来有制、诏、诰、敕、旨、册、谕、令、檄等。

[阅读链接]

七夕前后,喜鹊的脑门总是光秃秃的没有毛,传说这是因为喜鹊们总是要赶在七夕的时候去为牛郎和织女搭桥,被他们踩得连头顶都秃了。

喜鹊们很苦恼自己的样子,又不忍心扔下牛郎和织女不管,左右为难。织女发现了它们的心事之后十分感激,想要报答它们,却又苦于没法治愈它们的羽毛,就把自己编织东西的心得和技巧告诉了喜鹊。因此,喜鹊是鸟类当中最会筑巢的,不但善于编织,还善于抹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