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愿望——吉祥物件

人类要生活,必须先求生存,而“逢祥瑞,求吉利”正是人之常情。古人常常要面对不可知或突如其来的灾害性事件,为在艰苦的条件下得以生存,更要竭力追求吉祥、平安和幸福的生活,而吉祥物就是这种心理愿望的体现。

人们将福气概括为福、禄、寿、喜、财这“五福”,所有能让人感觉接近这五福的物品,就是吉祥物,诸如中国结、如意、桃木剑、玉佩等,它们的意义虽有些不同,但都体现了我国人的幸福观,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心理。

心有千千结的中国结

中国结年代久远,其历史贯穿于华夏民族史,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它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

古代“绳”与“神”谐音,中华文化在早期形成阶段时,曾经崇拜过绳子,认为绳子是女娲造人的工具。又因为绳子长而卷曲,像盘曲的龙,我国又是自古就有崇拜龙的文化,因此在史前时代,古人们曾经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龙神的形象。

中国结的“结”字,是由表示丝绸布料的绞丝旁加上“吉”字组成的,本身就寓意了古人对这种绳结的热爱和美好愿望。

“结”字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眼,意思含有牢固、结合、结伴。无论是结合、结交、结缘、团结、结果,还是结发夫妻,永结同心,“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

在这“结发”词里用的“结”字是最蕴涵妙意的。古时候,“结”通“髻”,意思是头发。髻,就是挽发而结之于顶。

在古时候,新婚洞房里妻子头上盘着的发髻,她自己不能解,在儒家典籍《仪礼·士昏礼》中记载着:“主人入室,亲脱妇之缨。”意思是只有丈夫才能来解开妻子盘着的发髻,然后相拥相抱、恩爱缠绵、如胶似漆。后来,人们就称首次结婚的男女为“结发夫妻”。

“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吉”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主题,“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兴盛长远。

在我国的民俗传统中,每到除夕夜,长辈们都会用红丝绳穿上百枚铜钱作为压岁钱,以求孩子“长命百岁”。端午节的时候,则用五彩丝线编制成绳,挂在小孩脖子上,用以避邪,称为“长命缕”。

中国结虽然只是看似简单的绳结艺术,但式样繁多,编后的成品也十分精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研究出了中国结多达28种编法,并且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寓意。

中国结发展的鼎盛时期在清代,当时编绳结已俨然被视为一门艺术,样式既多,花样也巧,作为装饰的用途相当广泛,日常生活中的大小用品如轿子,窗帘,帐钩,肩坠,笛箫,香袋,发簪,项链,烟袋下方常编有美观的装饰结,这些结常有吉祥的含义。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结被作为民间祝祷的符号,成为世代相传的吉祥饰物。

中国结不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如盘长结、藻井结、双钱结等,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浓郁的宗教色彩,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的愿望。

在新婚的帖钩上,装饰一个“盘长结”,寓意一对相爱的人永远相随相依,永不分离。在佩玉上装饰一个“如意结”,引申为称心如意,万事如意。在扇子上装饰一个“吉祥结”,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祥瑞、美好。

在剑柄上装饰一个“法轮结”,有如轮黑心行,弃恶扬善之意。在烟袋上装饰一个“蝴蝶结”,“蝴”与“福”谐音,寓意福在眼前,福运迭至。

古人之间互赠中国结,一为相思,二为别情,都是借此“结”来表达情意,隐喻自己对离人如绳结般绵长而细腻的思念和爱慕之情。这一点,在我国古代的各种诗词歌赋中都有体现。

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楚辞·九章·哀郢》中写到“心圭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用解不开的绳结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牵挂。

专门记载无名氏的诗作著作《古诗十九首》中也有一首以不解之结来表达情意的诗:“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离别此。”其中用“结不解”和胶漆相融来形容感情的深厚,可谓是恰到好处。

在中国结的许多种类中,有一种是双鱼结。关于这个中国结图案,还有个流传很广的民间传说故事呢!

相传早在汉代时,黄河边上有个贫苦的孤儿名叫吉庆,靠在黄河上背纤为生。吉庆年龄虽小,但品德高尚,又有一身好水性,经常帮助坐船的客人从水中打捞不慎落水的物品,他总能一件不少地将原物找回,却从不妄取水中一物。

有人问吉庆说:“黄河中的鲤鱼肉鲜味美,名贵于天下,你何不捉几条去换钱,也强过你在此受背纤之苦?”

吉庆摇头回答说:“我从小喝黄河水长大,如今又靠黄河水吃饭。鲤鱼没伤害过我,我怎忍心去伤害它?”

有一天晚上,吉庆梦见一个身穿红袍,衣袍无缝的小男孩向他奔过来,口中呼喊“救命”。吉庆大吃一惊,连忙伸手去牵小孩,可这时他却从梦中突然惊醒。

第二天,吉庆一早又去河边准备拉纤绳,忽然看见有条大水蛇向着一尾正在水中嬉耍的红色鲤鱼直窜过来。说时迟,那时快,吉庆迅速弯下腰出手一捞,从水里把鲤鱼从蛇口救了下来。

奇怪的是,那条赤鲤在他手上居然也不挣扎,反而安静地仰脖张嘴,鳃片儿一张一合的,像是对吉庆要说什么。吉庆猛然想起昨晚做的梦,心里一动,赶紧捧着它往岸上自己的草棚跑去。

吉庆找到一个水罐,小心地把鲤鱼养了起来,还把自己唯一的馍,掰成屑喂它吃。傍晚,背了一天纤绳的吉庆,疲惫地回到草棚,急切地去看望水罐中的鱼儿。不料,水罐中的赤鲤却不见了,只闪着奇怪的金光。

吉庆更加疑惑了,定睛一看,原来在水罐里整整齐齐地码着4个金元宝。吉庆拿起金元宝仔细查看,却看见每个金锭上都刻有四字铭文:“九登禹门,三游洞庭。愧不成龙,来富吉庆。”

后来,有如神助一般,吉庆背纤的生意越来越好,也总有人找他下河捞东西,再以重金酬谢。从此,吉庆有鱼变富的故事传开了。

许多人非常羡慕,也想弄到一尾发财的赤鲤来喂养,就把红色的鲤鱼称作“元宝鱼”。时间一长,“有鱼”两个字传成了“有余”,但依然是祈盼富裕的祝颂之辞。

古人认为,编织双鱼结也是有忌讳有讲究的。鱼是水中活物,按五行讲,水属阴。而阳在上,阴在下,因此吉庆的结饰一定要编在上方,鱼编在下面。

另外,双鱼结中的鱼不能装在编有攀缘结的圆盘上。因为攀缘结就是太阳结,无异于把鱼放在火里烤,表示鱼会被劫困之意,是犯忌的。

中国结把我们同祖先思绪相连;结字,使我们与古人情意相通。正可谓是: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旁注]

女娲 也叫女希氏,又称女娲氏、女娲娘娘、娲皇氏、凤里希、始祖母神,是一位人首蛇身,长着人脸,身体像蛇一样柔软苗条的女神。女娲是我国的人“文始祖之一”,传说她曾经抟土创造人类,采石补天,拯救苍生。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民间认为,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出生于楚国丹阳,号灵均。由于楚王不接受他的爱国主张,致使国土沦丧,他满怀忧愤之情,跳江自尽。屈原是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铭文 铜器研究中的术语。本指古人在青铜礼器上加铸铭文,以记铸造该器的缘由、所纪念或祭祀的人物等,后来就泛指在各类器物上特意留下的文字,记录该器物制作的时间、地点、工匠姓名、作坊名称等。

[阅读链接]

据传说,古时候有一个和尚,在闲暇时用一根绳编出一个整结,然后串上名贵的佛饰品,再编出“王”字的穗。当时这个和尚为了表达自己“一心一意”向佛,所以是用一根线编出来的,穗上为了体现他“至高无上”的信仰故编出“王”字。

后来,这个绳结渐渐流传出来,人们不再局限于佛教的因素,将各种祝福都编入了绳结,使中国结成为了亲情、友情、爱情的“一心一意”及拥有者“至高无上”身份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