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英才为己任的孟子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前 372~前 289)邹国人。邹国是与鲁国邻近的一个小国,地点在现在的山东省邹县。

孟轲父早死,小时由母亲教养。孟母很注意对孟轲的教育。传说孟家先住在坟墓附近,孟轲小时候做游戏就学埋葬死人,孟母惟恐这样下去对孟轲产生不良的影响,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轲住在集市旁边,又去学商贩叫卖,孟母感到这也不是教育孩子的环境,于是又把家迁到学校旁边,使他便于学习礼仪,孟家最后定居下来了,这就是流传很久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据传孟轲小时候,读书不努力,贪玩好耍。有一天孟母问他为什么不好

好学习?孟轲说:“我的东西弄丢了,刚去把它找回来。”孟母听了很生气, 就用刀把机上正在织的布割断。盂轲又惊又怕地问:“母亲为什么这样做?” 孟母说:“要你用功读书,就是要你成名。现在你不学习而去玩耍,就像我割裂机上的布一样,布断了再也难以接起来了。”此后孟轲懂得刻苦学习了。这也就是流传已久的“断织劝学”的故事。《三字经》写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就是指的这两个故事。

还有一个“杀豚不欺子”的故事,说的是孟母对孟轲施以诚实不欺的品德教育的故事。有一次,邻居家磨刀霍霍,正准备杀一头小猪,孟轲非常好奇,问母亲:“邻居在干什么?”孟母说:“邻居正在杀猪。”孟轲说:“杀猪干什么?”孟母笑了笑,随口说道:“是给你吃啊!”刚刚说完这句话, 孟母就后悔了,心想本来不是为孩子杀的猪,我为什么要欺骗他呢?这不是教他说谎吗?为了弥补这一过失,孟母真的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轲吃了。

无论“孟母三迁”、“断织劝学”和“杀豚不欺子”故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如何,但故事所反映的主题思想是与孔子“学而优则仕”以及儒家重视的道德教育传统思想是一致的,其中包含有重视教育与环境的作用,也包含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中国古代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良好的家教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条件。

孟轲稍长,从学于子思的弟子,子思就是孔子的孙子孔■,所以司马迁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孟轲通“五经”,尤长于《诗》、《书》、《春秋》。他虽没有直接受业于子思,确属于子思学派,后世也称他与子思一派为“思孟学派”。孟轲以孔子的继承者自豪,还叹息自己出生晚,他对孔子尊崇备至,说古圣人的行为我可惜都没有做到,至于我的愿望乃是向孔子学习。

孟轲是孔子的崇拜者,他一生的出处进退也与孔子相似。成年以后从事私人讲学,中年以后怀着政治抱负游历四方,但不见用,晚年回到故乡从事教学和著述。孟轲的一生,除中年以后有二十多年游历各国外,主要从事教育事业,他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当作人生的乐事。这是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把“教”与“育”二字联系起来;也是第一次提出把培养天下优秀人才之事当作人生最大的快乐。

盂轲拥有弟子数百人,并多次带领学生去各国游说,宣传他的“爱民” 的“王道政治”。“王道政治”虽从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出发,因非当务之急,所以到处被讥笑为“迂阔而疏于事情”,未被采用。晚年孟子回到邹国, 和学生公孙丑、万章等一起把他的言论编成《孟子》七篇。《孟子》与《论语》一样,也是语录体。它是研究先秦教育思想的重要著作,主要内容是讲政治与教育问题,其哲学观点也是从道德伦理问题出发而展开的,很值得一读。

孟子的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他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出“教亦多术”的原则,实行

五种教育方式:一、对学习好的,“如时雨而化之”(即如雨露润泽草木一般);二、对德行好的,就注意他的德行培养;三、对天资较高的,使之成为通达之才;四、对一般的,采取“答问”法,以释疑解惑;五、对于不能登门受业的,使他自学成材。

孟子认为在学习上要达到高深的造诣,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他叫做“自求”、“自得”。基于此,他提出了许多教与学的原则。首先,他特别强调为学要专心有恒,反对三心二意。他认为“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一个人的学习好坏不决定于天资的高低,而决定于是否专心有恒,只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任何人都有成功的希望。其次,他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发展了孔子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多提问几个为什么, 提倡正确的怀疑,不仅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起点,也是科学发展的起点。他还提出“引而不发,跃如也”。教师讲课要引弓不发矢,让学生踊跃自得, 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积极的自求,才能自得其妙。第三,教和学都要循序渐进, 要顺乎自然。教师讲课要不难不易,“中道而立”,学生就会“能者从之”。教师讲课要“有近而指远”,使学生容易接受。教师也应是“善言者”,讲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才算是好老师。

当然,孟子的教育思想还有许多糟粕,对他的先验主义“性善论”、“天才论”、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等错误观点,理应摒弃。但对能为我所用的东西,则仍应加以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