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汇百家的哲人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 98~前 238)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山西南部)人。他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是荀子《劝学》篇开头的两句。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即源于此,人们把它比喻为学生超过老师。荀子的确有两个在某些方面超过了他的学生。一位叫韩非, 一位叫李斯,但二人走得太远,背叛了老师的学说,令荀子大为不满。一次, 师生讨论兵家之道,李斯说,秦国总打胜仗,不是靠仁义,而是怎么有利就怎么来,荀子便把学生教训了一顿,说:仁义是根本,你舍本求末,难怪世道大乱。后来听说李斯当上了秦国宰相,荀子竟气得不吃饭。

荀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也曾像孔孟一样周游列国,但却总不走运。他在齐国建议齐■王选贤任能,重用儒家,受到冷遇,便去了楚国。楚国的春申君任命他为兰陵令,可有人谗毁荀子,于是春申君就辞退了他。荀子后来去过秦国、赵国。他向秦昭王建议实行仁义,又与赵孝成王议论兵法, 提出仁义之师无敌于天下。秦昭王、赵孝成王都点头说好,却并不真正施行。最后又回到楚国,仍为兰陵令。晚年在兰陵潜心著述,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思想瑰宝。

荀子既学于齐国的稷下学宫,后来又在这里长期执教,他三次被推举为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学术委员会主席”或“校长”),成为思想领袖和学界泰斗。他对各个学派作了全面综合的考察,而成为诸子学说的集大成者。他的杰出贡献在于对天道观作了唯物主义的阐述,对教育与教学、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在学习上的地位和意义提出了较为全面的看法。他的教育专著《劝学》和他的光辉哲学专著《天论》、《解蔽》一样,深沉博富,而又光芒四射,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最高成就。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说的杰出代表。他汲取百家思想之精华,是先秦儒家中最后一位大师。荀子立足于儒家,吸取了道、墨、名、法各家的思想, 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和充实,别开一代新的学风。其著作有《荀子》一书, 共 32 篇。一般肯定《大略》、《宥坐》以下 6 篇非荀子所作,系其弟子杂录部分。从《荀子》文章来看,其结构严密,分析深入,文辞富赡,在理论文字的表现形式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比喻层出不穷,多用排比,声调铿锵, 妙语连珠,读起来琅琅上口。如《劝学》篇有这类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字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荀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性息》、《解蔽》和《劝学》中。他非常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他把教师纳入“天、地、君、亲”的序列。他认为教师对国家有很大好处:“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荀子在看重教师的同时,对教师提出了严格要求。他认为做教师要具备四个条件:1.有尊严和威信;2.有丰富的经验和高尚的信仰;3.能循序渐进、不凌不乱地进行教学;4.能了解精细的道理而且能加以发挥。此外要有广博的学识和高深的学问。不这样,就难以负起教学的重任。

荀子的学生很多,除了韩非、李斯(法家著名人物)外,还有毛亨(传

《诗经》)、张苍(传《左传》)、浮丘伯(传《谷梁传》)等。汉初著名的儒学大师,讲到师承关系,不少都是渊源于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