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满足的达·芬奇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的一幅名作。关于这幅作品的产生,却有一个耐人寻味的过程。达·芬奇是在 1503 年开始创作这幅人物肖像的。当时,他结识了佛罗伦萨的一位贵妇人,她的端庄、娴静、安详引起了达·芬奇的注意,他决定为她画一幅肖像。

使人感到吃惊的是,一幅小小的肖像,画家竟花费了 4 年的时间。原来, 达·芬奇为了塑造这位纯洁、善良、完美的妇女形象,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为了表达和平与正义这一主题,画家对创作环境进行了精心的布置,并安排竖琴伴奏以引导双方——画家和模特进入同一境界。同时,达·芬奇还研究了造型规律、构图方法、色彩法则和光影变化,并从事了人体解剖和数学研究。即便如此,画家仍认为这幅画没有最后完成,还需继续修改。所以,直至画家于 1519 年去世,这幅画一直保存在达·芬奇的身边没有展出。《蒙娜丽莎》的诞生,可以说是画家在艺术上不断追求的象征,他的不懈努力使他成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

另一个故事同样反映出达·芬奇的这种精神。米兰的圣·玛利亚修道院请达·芬奇在修道院的墙上画一幅表现犹大出卖耶稣的《最后的晚餐》。达·芬奇全身心地投入了艰苦的创作之中。有时,他一天不吃不喝,不停地挥笔; 有时却一连几天蹲在画前沉思或到大街小巷乱窜,和各种流氓、无赖汉打交道。这些行为,引起了修道院院长的不满,于是他到米兰公爵那里去告状, 说达·芬奇不务正业。在公爵的责问下,达·芬奇说,他只剩两个头要画了, 即耶稣和犹大的头。如果找不到更适当的,他就准备用那个讨厌的修道院院长的头作为犹大的原型。公爵听后哈哈大笑。我们今天看到的犹大形象,活像是叛逆行为和残酷无情的真实体现。它说明《最后的晚餐》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在现实社会中寻找典型形象作为模特的。达·芬奇的艰苦劳动使这幅作品成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传世之作。

达·芬奇于 1452 年出生在意大利的芬奇镇。其父是佛罗伦萨的公证人, 母亲是酒店的侍女。达·芬奇很早就显示出艺术才能,他父亲把他送到当时享有盛誉的画家、雕塑家韦罗基奥画室学画。达·芬奇在这里不仅接受绘画和雕塑方面的训练,而且还学习机械制作技术。使他最初扬名的是在老师所画的《基督受洗》中画了两个侧面的天使,人们认为比老师的手笔还要生动些。1482~1499 年,人称达·芬奇的第一米兰时期。他在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上日臻成熟,创作了著名祭坛画《岩间圣母》和大型壁画《最后的晚餐》。此外,他还就艺术和科学问题写了不少论文和手稿。在他的手稿中,我们发现主要研究四方面内容:绘画、建筑、机械学和人体解剖学。1503 年,达·芬奇从米兰回到佛罗伦萨并为萨韦基奥会议厅制作大型壁画《安加利之战》, 后因故未能完成。但是,这一期间却产生了一件最驰名的肖像画杰作《蒙娜

丽莎》。1506~1513 年达·芬奇再次居留米兰,所以也称他的第二米兰时期。在此期间,列奥纳多画了《圣母与圣安娜》,为法国军事统帅特里武尔齐奥创作了骑马塑像,后计划虽然没有完成,却留下了草图和一尊小型青铜模型。在他生前的最后 3 年期间,他很少作画,主要整理他的科学研究论文。1519

年 5 月 2 日,这位人类智慧的精英、科学巨匠和艺术大师与世长辞了,终年

67 岁。他的徒弟佛朗西斯科在一封信中写道:“当我此身还在时,我将永远感到这种悲痛。我相信,每个人看见这样一个人死去了,也要悲哀的;因为自然界再也不能产生像这样一个人了。”

达·芬奇一生留下的绘画作品仅有 17 幅,其中还有一些是未完成的草图,但这些作品却获得了崇高的地位,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品。他的艺术具有内在的表现力,他用素描、色彩、光线和明暗来达到“主观与客观的主题”的互相影响。此外,他也是一位富于科学知识的艺术家,他用艺术家的目光去观察、接近自然,用科学家的孜孜不倦的精神去探索和研究自然的秘密。他的研究成果成为新时代思想最早的标志之一。列奥纳多·达·芬奇勤勉一生,坎坷一世,他的创造与智慧造福于人类,永远放射光芒,他的光辉业绩永远值得我们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