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成分

描写这个词,起源于绘画。描,就是按照实物或范本的样子画;写, 就是摹拟事物本来的形状。把描写这个词借用到写作中来,就是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人、事、景、物的形状、姿态、性质、特征等情况,使读者仿佛是通过自已的感官感知到了描写的对象。因此,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运用描写,就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更真切地显示人、事、景、物的具体形象,更强烈地吸引读者。为了更具体地了解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我们不妨比较一下这两段文字:

  1. 荷塘上面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叶子中间有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

  2.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荷塘月色》)

第一段是单纯的记叙,它介绍荷塘的情况介绍得很清楚,但读起来不免觉得呆板、单调,读完之后也只能知道一个大致的轮廓。第二段是加上了描写成分的记叙,它除了很清楚地介绍了荷塘的情况以外,还具体地表现了荷塘的形状,荷叶生长的姿态,荷花与荷叶的关系,以及荷花的形态引起的作者的联想。读起来不觉得呆板单调,而变得生动形象、优美感人了。

但是,不要误认为记叙文中只要加上描写成分就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表达效果,或者更进一步误认为描写成分越多表达效果就越好。不, 绝不是这样的,在记叙文中运用描写成分能否增强表达效果,关键在于运用得是否恰当。

要恰当地运用描写,首先必须注意描写的文字要符合描写对象的实际情况,不能为了追求“美”而任意编造。下面一段中学生的习作就犯了任意编造的毛病:

⋯⋯火势越来越猛,浓烟滚滚,烈焰翻腾,群众异常焦急。正在这时,几辆救火车鸣着警笛来到现场,车上跳下来一个个消防队员。只见

他们身穿茶绿色警服,裤子两边各有一条红线,上衣袖口上还镶了两条黄边。他们的脚下蹬着石棉底高腰防火靴,头上戴着钢盔,腰带上插着消防斧,系着安全绳,显得十分英武。消防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脸上露出和蔼可亲的微笑,一面向周围群众点头致意,一面亲切地招呼道: “同志们,让一让,让一让,让我们过去救火。”

这段文字中的描写是不真实的。消防战士们平时穿警服,但进行消防作业时,穿的是特制的消防服装,裤子上没有红线,袖口上也没有黄边。其次,火场就是战场,消防战士急于救火,来得及向群众“点头致意”吗?有“和蔼”、“微笑”的心情吗?还有,防火靴穿在消防战士的脚上,又不是摆在橱窗里,作者怎么能看见防火靴是“石棉底”呢? 这类任意编造的描写,不但不能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反而使人对所记叙的事物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要恰当地运用描写,还要注意分清主次、主要内容着力描写,次要内容就不要多用描写文字,以免喧宾夺主。具体地说,记人的文章就要着重描写人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从而形象地展现人的精神世界, 而自然风光、社会景观、动物静物,就要少描写或不描写。反之,写景的文章,就要着力描写自然风光的特征,展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而对于游览者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情况,就应该少描写或不描写。只要在阅读中对不同类型的记叙文认真加以比较,是不难看出作者在运用描写时是如何区分主次,把握重点的。

要恰当地进行描写,还应当掌握基本的描写方法,以分别适应在不问类型的记叙文中和不同情况下进行描写的需要。比如,一种常见的描写方法叫做“工笔”,即像画家画工笔画那样,用非常细腻的笔触,对人、事、景、物做精细周到的描写;另一种描写的方法叫做“白描”, 即像画家画漫画那样,用简炼朴实的文字,对人、事、景、物做富有特征的轮廓性描写。比如从下面两段文字比较中,就不难理解这两种描写方法的区别了:

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 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了。(《挥手之间》)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我就是叫做藤野严九郎的⋯⋯。”

(《藤野先生》)

上面一段只写了主席举起帽子挥动了一个动作,但写得非常细致, 用的是工笔描写;正面一段字数与上一段大体相当,但写了体形、面孔、动作和声调,涉及面广,却写得很简略,用的是白描手法。一般地说, 重要描写的对象,宜于用工笔,非重点描写的对象宜于用白描;篇幅较长,节奏较慢的文章,宜于用工笔,而篇幅较短,节奏较快的文章,宜于用白描;词汇丰富、观察细致的作者,宜于用工笔,而思想敏锐、善于把握特征的作者,宜于用白描。当然,这只是一般规律,而不是绝对的标准。了解一般规律,对初学写作者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但在较熟练地掌握了一般规律之后,又不被它束缚,便能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