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记叙文的材料从生活中获取材料

记叙文表现的对象,是客观现实生活自身,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因此,我们要写作记叙文,就必须也只能从生活中获取材料。这个道理,是不难理解的。但是,仅仅概括地知道要从生活中获取材料, 还是远远不够的。各种材料的性质不同,获取这些材料的具体途径也不同。因此,要善于从生活中获取材料,还必须学会按照材料的不同性质分别采取多种不同的方法,形成多种不同的获取材料的能力。

下面,分别谈谈获取直接材料、间接材料和思维材料,各自需要采用什么方法、具备什么能力。

(一)通过观察获取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是记叙文材料的主体。大量获取直接材料,是进入记叙文写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获取直接材料的基本方法是观察。

这里所说的“观察”,不仅仅是通常所说的“仔细地看”的意思, 而是含义更为广泛的一个专门术语,它包括人们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去感受、认识客观事物的一切行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被人们感知的。因此,写记叙文所需要的一切直接材料,也都是可以通过观察而获得的。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许多人生活在相同或近似的环境中,有着相同或近似的观察对象。其中一些人能够获得大量的直接材料,可以很快进入记叙文写作过程。另一些人却很少获得或根本没有获得直接材料,因而也就很难进入记叙文的写作过程,勉强动笔, 写出来的文章,也必然是内容空洞的。这种现象表明,人们的观察能力是很不相同的。

培养和提高观察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教育学和心理学中的许多问题,在这里很难进行全面的讨论,不过可以肯定,观察能力的高低,和是否掌握了基本的观察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从学习运用基本的观察方法入手,不失为培养和提高观察能力的一条捷径。

基本观察的方法有以下五种:

  1. 随机观察法:即事先不确定观察的目的和对象,只是顺应客观环境提供的机会,能观察到什么就观察什么。

许多成功的作家都很注重随机观察。我国元末明初的学者陶宗仪, 在从事农业劳动时,只要看到、听到、想到什么材料,马上放下农具, 从田边树上摘下一片树叶,把所得的材料记在树叶上,带回家中,贮存在瓦罐里。十年以后,对这些树叶上的材料加以整理,写成了三十卷的著作《辍耕录》。俄国著名作家、《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托尔斯泰,也非常注意随机观察,平时散步、旅行、会客、访友,总是密切地注意着周围的一切,随时把观察到的材料记下来。有一次他同一位来客交谈, 不时掏出笔记本,匆匆写下几句。客人不禁好奇地问:“您在记什么?” 托尔斯泰回答道:“您。我记的就是您。”我国著名现代文学家茅盾, 根据自己经验,劝告爱好写作的青年朋友说:“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

最近几年,有些教师提倡学生写观察日记或观察笔记,并且明确宣布不限内容、不限字数,仅仅要求如实反映生活面貌,并定期在班级中朗读。实际上,这就是在培养学生进行随机观察的兴趣和能力,交流随机观察的体会。

  1. 系统观察法:即根据一定的写作目的,选定观察的对象,在一段连续的时间里,进行有计划的、系统地观察。

这是具有很高实用价值,被机关干部、新闻工作者和作家厂泛应用的一种收集第一手材料——直接材料的方法。夏纱厂里,用比较长的时间,系统地观察了包身工作的生活和劳动。魏巍写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也是作者长期深入志愿军部队、进行了系统观察之后的产品。使用系统观察法,必须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写作目的和观察对象

必须互相适应,保持高度的一致。如果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二者不相吻合,就要做出及时调整,或者修改写作目的,或者另选观察对象。如果不进行及时调整,勉强按原计划进行,就会导致观察的部分或全部失败:损了不少直接材料,但仍写不出原计划要写的文章。第二,制定的观察计划,要本着“宽打窄用”的精神,留有充分的可供选择的余地。换句话说,计划观察的对象和范围,应该比写作实际需要大二倍、三倍乃至许多倍。因为在文章起草和修改过程中,很可能要抽换某些材料。如果没有大量的“备用品”,文章写作中途因材料短缺而“卡壳”,那就只能勉强使用不太合格的材料。或者急急忙忙去收集新的材料,而这两种作法都会降低文章的质量。

  1. 对比观察法:即从同类事物中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某方面属性不同的事物,分别观察他们各自的状态,然后将观察到的结果加以对照比较。“有比较才能鉴别”(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因此,对比观察法是认识、鉴别事物特征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把应用对比观察法获得的材料写到记叙文中去,往往可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认识作用和表现能力。例如,杨朔在《茶花赋》第二段中,把自己过去观察到的北方二月间景色和现在观察到的云南二月间的景色加以对照比较,就使人更清楚地认识了云南的春天“脚步儿勤,来得快”的特点,为下文描写昆明的花事做了铺垫。同样,下文又把在西山华庭寺观察到的梅花、白玉兰花和迎春花的形象和茶花的形象加以对照比较,突出了“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 的妙处的”感受,增强了全文的表现力。

  1. 细节观察法:即通过着重观察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来发现和认识事物的本质。

应当指出,细节观察法的实施,经常要采取“观察——判断一再观察——再判断”的多次循环往复的形式。因为并非所有的细节都具有典型意义、都能帮助观察者发现和认识事物的本质,只有通过初步的“观察——判断”,才能扬弃那些不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把注意力集中在可能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上,进行下一步的“观察——判断”。经过几次筛选,发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然而再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最后达到完全认识细节表现形式及其与事物本质的全部联系的目的。因此,正确运用细节的观察法的要领,在于“过细”。

把通过细节观察法获得的材料应用到记叙文中,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使记叙文更富有生活气息。

  1. 模似观察法;即人为地制造一个需要观察的环境或对象,取得观察结果以后,再用“类推”的方法,估定现实生活中的情景应该是怎样的。

模拟观察法是一种虽然必需,但却应该慎重控制使用的方法。倘若滥用模拟观察法,就有可能造成对社会、对观察者自身都有害的后果。总之,学会正确运用一些基本的观察方法,有助于较快地提高观察

事物的能力,而观察能力的提高,则为获得直接材料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从根本解决了“没的可写”的问题。

(二)通过阅读和其他视听活动获取间接材料

间接材料是史传类记叙文的主体材料。在其他类型的记叙文中,也往往需要使用少量的间接材料,以丰富记叙文的内容,增强记叙文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阅读书籍报刊,是获取间接材料的主要途径。我国古代的许多文学者,都赞同“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主张,就是说大家都认为既要广泛接触社会,从生活中获取直接经验和直接材料,也要大量读书,从书籍中获取间接经验和间接材料。大诗人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的诗句,同样强调了通过大量读书,获取间接知识和间接材料的重要作用。我国当代许多有成就的作用,也都十分重视读书。例如,秦牧就曾说过:“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①这里所说的前两个仓库,其含义不正和古人所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精神是一致的吗?

阅读书籍报刊,除了数量要多之外,还应该注意:(1)要注意阅读范围的广泛性。中等文化水平的习作者来说,首先应该阅读一些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原作,特别要读其中的一些哲学著作,这是确定正确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奠基石和指南针;其次要经常阅读一两份重要的报纸,以了解国内外大事,使自己的思想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再次,要阅读一些讲述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小册子;此外, 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阅读一些科普读物。(2)要注意边读书边思考。一方面,只有通过自己的认真思考,才能把书籍报刊中讲述的各种生活现象、各种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才能从中吸收有用的间接材料。另一方面,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扬弃书籍报刊中错误的观点和不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材料。

阅读也是一种能力,也要学会应用正确的方法。关于读书方法问题, 在下一节中集中讲述,这里就暂且搁置起来了。

除了阅读书籍报刊以外,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还要注意利用广播、电影、电视等现代化的手段,迅速获取一切有可能得到的间接材料。

(三)通过联想、想象、推理制作思维材料

联想是指因某一事物同另一事物有某一方面的联系,因而在想到某

① 见《长江文艺》1978 年 6 月号载《一个报告文学作者谈报告文学》。

一事物时也会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长江三峡》里写通过西陵峡的那一部分中,穿插了屈原被流放到汩罗江的史实,和有关屈原的两个民间传说。这是由于轮船经过秭归,秭归又是屈原的故乡,因而产生的联想。同样,轮船经过香溪,香溪是王昭君的诞生地,困而又联想起了杜甫咏明妃的诗句。

联想是一种思维能力,运用联想能力,可以开拓记叙文的材料来源, 使记叙文的内容更加丰富感人。

和培养发展观察能力一样,要培养和发展联想能力,也必须掌握联想的基本方法。通过使用的联想方法有:(1)相近联想法,即一事物与另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接近,因而可以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2) 相似联想法,即一事物在某一方而与另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相反,因而可以引起联想。(4)相关联想法,即某一事物与另一事物有着内在的联系,因而可以引起联想。我国古代语文教学中采用的训练学生“对对子”的办法,就具有培养和发展联想能力的作用。

想象也是一种思维能力,其特征是以头脑中已有的旧的形象为基础,通过重新组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茶花赋》结尾时,作者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来象征社会主义祖国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面貌,就是运用想象能力的产物。其中,“最浓最艳的朱红”“童子面茶花”“含露乍开”“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祖国” 都是作者头脑已有的形象,但把它们组合起来,成为一幅图画,则是原来没有的新的形象。

培养和发展想象能力,同样应该注重掌握想象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有:(1)粘合法,即把两个已知的形象粘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原来并不存在的新的形象。(2)化合法,即把许多个已知印象的特征各抽取一部分,熔铸成为一个新的形象。(3)夸张法,即把已知形象的某种特征加以夸张,形成一个新的形象。(4)奇幻法,即将书籍形象任意加以剪裁、增补、改变,形成一个荒诞的新的形象。(5)变形法,即把已知形象大体保留原状,而在某一局部上应用奇幻法构成一个新的形象。

应当指出,想象在文学作品创作中历来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在以表现生活本来面目——真人真事实景实物——为已任的记叙文写作中,只能得到有限的应用。记叙文中的想象成分,通常只用来表现作者的感觉、感受,而不能用来表现客观事物,否则就违背了真实性原则。

推理和联想、想象有着重要的区别。联想和想象属于形象思维范畴, 而榆则是属于逻辑思维的范畴。常用的榆方法有演绎法和归纳法两种(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中已有较详细的介绍,故从略)。

应当指出,在记叙文中应用逻辑揄的方法获取思维材料的现象,并不是很多的,但也不是绝对没有。比如,秦牧《土地》一文中的第 14 段, 就包括了一项使用“完全归纳法”获得的思维材料。这项材料的“结论” 是“看来很平凡的一块块田地,实际上都有极不平凡的经历。”下面的“前提”,依次包括了“一百几十万年”的远古时代,“进入了阶级社会”以后的古代、半封建半殖民的“近代”和“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 的现代。正因为记叙文中有时要使用通过逻辑推理获得的思维材料,所以,写作记叙义的各项基本能力中,也必须包括逻辑推理能力。

总之,必须注意培养和提高观察能力、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学习

和掌握观察、阅读的思维的基本方法,这是基本功。只有练习好这些基本功,才能从生活中不断获取足够的材料。

应当补充指出,在学会获取材料以后,还必须注意相应地提高鉴别材料的能力。鉴别材料,就是从真伪、表里、主次、轻重诸方面对已获得的全部材料进行质量评估,确定每一项材料的价值,以便选择最恰当的材料,写入文章中去。鉴别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与作者的生活经验、思想水平、文化素养都有密切的关系。培养和提高鉴别材料的能力,没有什么独特的方法和途径,只能靠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改善各方面的素质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