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主题的表现

主题是作者对表现对象本质性的概括性的认识。严格地说,当这种概括性的认识还只是存在于作者头脑中的时候,它还算不上是主题,只不过是主题的雏形而已。只有当这种概括性的认识和精选的材料融为一体,并且通过一定的结构形式和一定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主题才算是最终形成了。

倘若作者提炼出来的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却不能把它表现出来,那么,这个概括性的认识再好,也只是储存在作者头脑中的“禁脔”,而不是广大读者都能够分享的文章的主题。倘若作者能够把这种概括性的认识表现出来,但表现得并不好,那么,作者头脑中的概括性的认识和文章中实际形成的主题就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不能吻合,这也就是陆机所说的“文不逮意”了。

因此,我们认为,表现主题是一个和提炼主题同等重要的问题,需要进行专门的讨论。

①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② 苏轼:《题西林壁》。

③ 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编《高中语文》第六册。

① 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编《高中语文》第一册。

我们在讨论记叙文如何表现主题时,首先应该注意到,记叙文主题的表现形式和记叙文的表现对象,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 记叙文的主题是从众多的表现对象(即大量的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另一方面,记叙文的主题又必须和典型的表现对象(即精选的材料)融为一体,才能够表现出来。因此,记叙文如何表现主题,不能受表现对象的制约;在不同类型的记叙文中,表现对象的性质不同,记叙文的主题的表现形式也就相应地有所不同了。下面分别介绍叙事、记人、写景、状物四类文章如何表现主题:

(一)叙事文章以现实生活中具体事件为表现对象,主题往往在于揭示事物自身的意义。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种是详细叙述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伴随着事件的进程,逐步揭示事件自身的意义,表现文章的主题。《“老虎团”的结局》就是一例。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写事件的发生,介绍敌“老虎团” 是反动派“多年精心豢养的一只恶‘虎’”。第二部分写事件的发展, 经过指挥员周密计划,我军和“老虎团”进行了几次较量,诱使“老虎团”落入人套。第三部分写事件的高潮和结局,我军发起总攻,经过激烈搏斗,终于勾销了“老虎团”的“户头”。这就是一步步地展示了文章的主题:在指挥得当、勇猛顽强的人民军队面前,反动派的王牌部队也同样是一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

另一种是简略叙述事件的全貌,通过详细描写一个关键性的情节, 来揭示事件的意义,表现文章的主题。《背影》便是一个范例。这篇文章开头写事件的起因(回老家奔丧,然后返回北京),每个情节都只用寥寥几笔带过。文章结尾,写家庭逐渐没落的情景,也只有一段概括的交待。但是,文章中间部分,花费了大量笔墨,只描写了父亲送作者上火车这样一个典型的情节。正是这一个情节,展示了父亲深厚凝重的爱子之心,完满地表现了全篇文章的主题。

(二)记人文章以人物的生活经历为表现对象,主题往往在于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精神境界。

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精神境界,都是内在的东西,只有通过一定的语言、行为才能够表现出来。因此,记人文章通常以叙述人物“做什么、怎样做”和“说什么、怎样说”作为表现主题的主要形式。《鞠躬尽瘁》

①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②,就都是以叙述人物的言行作为表现主题

的主要形式的。

除了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主题之外,记人的文章还常常以外貌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和环境描写,作为表现主题的辅助形式。例如,本书第一章第二节引用《一面》中描写鲁迅外貌的一段文字,表现了鲁迅“越老越顽强”的战士精神;《藤野先生》中忘记带领结和穿一件旧外套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藤野全身心地投入教学科研工作、无暇顾及个人生活的优秀品质;《鞠躬尽瘁》中写送焦裕禄住院的同志失声痛哭,从侧面反映了焦裕禄在兰考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地质之光》中第一段写李四光从国外口到北京。第二段中就用一段环境描写的他热

① 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初中语文》第三册。

② 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初中语文》第四册。

爱祖国的心情,等等。这些辅助形式,都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了烘托人物思想性格、增强主题感染力量的作用。

(三)写景文章以自然风光为表现对象,自然风光本身并不具有固定的思想意义,这类文章的主题往往在于抒发作者观赏自然风光时的内心感受。因而,“借景生情’”就成为写景文章表现主题的基本形式了。

例如,《荷塘月色》借“幽僻的路”“淡淡的月光”“微风过处, 叶子与花的一丝颤动”“薄薄的青雾”“稀疏的倩影”“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和“没精打彩的灯光”一类的景,来表现作者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境。《长江三日》则借“激流澎湃”“涛如雷呜”“山如斧削,隽秀婀娜”“峡陡江急”“冲过险滩”“苍鹰在高峡上盘旋”“江涛追随着山峦激荡”等景色,抒发了作者“从汹涌的浪涛中开辟一条前进的途径”的豪情壮志。

(四)状物文章以社会景观为表现对象,社会景观既是人类智慧与辛勤劳动的产物,又是一定社会观念的物质表现形式,因而,这类文章的主题,有时可以表现为对人类智慧与劳动的赞颂,有时也可以表现为对某种社会观念的评价。

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核舟记》,主题比较单纯,就是赞美“奇巧人王叔远”的“技亦灵怪矣哉”。而同样是状物文章的《记一辆纺车》① , 其主题就复杂多了。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既表现了一般劳动者对劳动工具都会有的感情(即文章第 6 段末尾所说的,像骑士对战马、射手对良弓的那种感情),更表现了革命老战士对延安大生产运动这一光荣历史所特有的感情(即文章开头所说,以纺车为战友为武器的感情),而且联系写作的时代背景。还可以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以艰苦奋斗精神战胜三年暂时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即文章结尾处所说的,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但是,不论主题的单纯或复杂,这两篇状物文章, 都以“托物言志”作为表现主题的基本形式。这一点却是共同的。

以上谈的是各种记叙文由于表现对象不同,主题的表现形式也就必然不同。要恰当地表现记叙文的主题,就不能不首先注意这个问题。

其次,要恰当地表现记叙文的主题,还必须区分记叙文主题的显性状态和隐性状态。我们在第一章中介绍记叙文的一般特点时,曾经谈到过记叙文的主题具有隐显自如性,那是拿记叙文和议论文、说明文做整体比较时得出的结论。具体到某一篇记叙文,它是主题或呈显性,或呈隐性,二者必居其一,而绝不能兼备。因此,作者在写一篇记叙文时, 必须先决定是用显性方式表现主题,还是用隐性方式表现主题,然后再分别选用与之相适应的表现主题的技法。

一般地说,当作者决定以显性方式表现主题的时候,有以下几种技法可供选用:

(一)开宗明义。

开宗明义,也称为“开门见山”,就是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先公开说明自己要表现的主题,然后引出一系列的材料,逐步给以印证。比如《琐记》一文,其主题在于通过亲身体会表现鲁迅先生“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那种“亲切的,热情的”“一直保持着平等

① 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初中语文》第三册。

待人的态度”,而“对待敌人,对待变坏的青年,是决不宽恕,也决不妥协”的坚定的“思想立场”和“战斗风格”。这个主题,在文章的开头就这样公开地告诉了读者:

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全部人格的体现。

和《琐记》类似,《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主题在于赞美母亲以勤劳为中心的一系列的优秀品质,作者也是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了主题: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 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这种技法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一篇文章从一开头就公开讲出了主题,不但观点鲜明,便于读者掌握,而且对作者来说也是个极好的自我约束,有助于防止那种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文风暗中作祟。

(二)卒章显志。

卒章显志,也称为“篇末点题”,就是把要叙述的都叙述完了以后, 在文章结尾处点明主题。比如《同志的信任》一文,先叙述了鲁迅先生收到秘密送来的信和文稿的情形,然后倒叙了方志敏被捕入获,决定向鲁迅先生求助的情形,最后又交待了这些文稿终于由鲁迅设法转交给了中共中央。至此,文章所要记叙的事实,已经全部记叙完毕。但这件事的意义何在呢?作者在文间结尾的一段中,做出了回答:

鲁迅先生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可是,在所有共产党员的心目中, 他永远是一个能以生命相托付的、最可信任的同志。

夏衍写的报告文学名篇《包身工》也是这样,作者在结尾处整整用了三个段落揭示主题: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了孩子时候看到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和乌鸦很相像的那种怪样子的墨鸭,整排地停在船上,它们的脚是用绳子吊住了的,下水捕鱼,起水的时候船户就在它们的颈子上轻轻的一挤,吐了再捕,捕了再吐。墨鸭整天地捕鱼,卖鱼得钱的却是养墨鸭的船户。但是,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旋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

在这千万被压榨的包身工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二十世纪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十六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从上面两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文章的主题出现在充分的、完整的事实叙述之后,有如水到渠成,容易被人们接受,这便是卒章显志优点之所在。对比这两个例子,我们还可以看到,文章的主题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单纯有的复杂,因而采用卒章显志的技法时,那“显志”的文字也就可多可少、可长可短了。应该注意的是,揭示主题的文字多少长短,既要和主题自身意义的大小繁简相区配,又要和全篇文章的篇幅保持适当的比例。

(三)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实际上是由开门见山和卒章显志两种技法结合起来而构成的。请看《一件珍贵的衬衫》①一文开头和结尾的两个段落:

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每当我看到它, 周总理那高大光辉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捧起它,就不由得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开头)这件事已经过去四年多了。但是, 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却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我深深知道,我经历的这件事,在敬爱的周总理一生的伟大革命实践中,不过是微乎其微的一件小事,然而从这件小事上,我们看到的是周总理那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情,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本色。(结尾)

首尾呼应表现主题的技法,在记叙文得到广泛的运用。不过,有时为了避免行文的重复,往往开头的文字比较简略,只对主题做一个概括的提示,而在结尾处再以较多的文字全面展示主题。例如《井冈翠竹》一文便是这样写的: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付。(开头)。

井冈山的毛竹,你是革命的竹子!你不仅曾经为革命建立功勋,而且现在和将来仍然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厦继续献出一切。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从不改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

—这正是英雄的井冈山人,也是亿万中国人民的革命气节和革命精神!

(结尾)

首尾呼应的技法,兼有“开宗明义”和“卒章显志”的优点,这是不言自明的。不过,应用这种技法,一定要注意防止在开头、结尾处只是单纯地重复同样的语言、同样的内容,而要使结尾处的语言更丰富、更生动一些,内容也要充实更全面一些,这样才能把主题引向深入,才能符合读者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

(四)反复扣题。

反复扣题就是让集中表现主题的语句,在文章中有规律地反复出现。《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运用这种技法是比较成功的。文章一开头,作者就这样写道: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事情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 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在讲述了“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之后, 作者又一次写道:

朋友们,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① 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初中语文》第二册。

在讲述了另一个“故事”马玉祥从烈火中救出朝鲜儿童的事迹之后, 作者第三次写道:

朋友,当你听到这段事迹的时候,你的感觉又是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

最后,作者在防空洞里询问战士:“你不觉得苦吗?”战士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充满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激情的回答。于是,作者在结束全文时,最后一次向读者大声疾呼:

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上面引用的这些直接揭示主题的语句,像乐曲中的主旋律一样,多次反复出现,因而给读者留下了经久难忘的深刻印象。应当注意,使用反复扣题的方法时,揭示主题的语句多次重复出现,必须是经过精心安排的,有一定规律的。否则,就会给读者以杂乱无章、罗嗦累赘的印象, 那就和作者的本意背道而驰了。

如果文章要以隐性方式表现主题,往往需要借助于另一些技法,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一)以事明理。

以事明理,就是作者只客观地记叙事件过程或人物经历的事实,这些事实自身的含义可以不容置疑地构成文章的主题,以致作者不必作出任何主观的评价,读者也不会误解。许多简短的新闻往往采用这种技法。

《葛洲坝安然无恙,长江洪峰抵沙市》便是一例。

(二)寓情于景。

寓情于景,就是作者在所记叙的自然风光或社会景观中,蕴藏着自己对某种社会理想或者对某种审美观点的感情倾向,而这种感情倾向就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威尼斯》和碧野的《天山景物记》等散文,都是运用这种技法写成的。

(三)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中“物”的含义,与状物文章中的“物”不同,它泛指自然和社会中一切有形的物体。托物言志,就是以有形的物体作为文章的表现对象,通过象征、比喻等方式,曲折隐晦地暗示出一个具有高度抽象意义的主题。清代龚自珍写的《病梅馆记》①,就是运用这种技法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病梅馆记》表面上是写文人画士癖爱病梅,使梅受到摧残束缚, 作者辟病梅馆以“疗梅”,解除对梅的束缚,以期使梅在自然状态下健康成长。文章的表现对象,始终是有形的物体——病梅。但作者真正要表现的主题,却不是要“疗梅”,而是要治疗当时的病态的社会、病态的思想。要真正认识这篇文章的主题,就必须对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社会理想有所了解。

晚清时期,政治腐败黑暗,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加上外国资本主义势方的入侵,民族危机也日益严重,中国封建社会已经步入穷途末路。这个时期中,在思想文化上占据统治地位的是“桐城派”。桐坡派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坚持孔、孟、程、朱的封建传统观念(他们称之为“道统”),

① 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编《高中语文》第二册。

在艺术形式上主张恢复起源于六经的“古文义法”(他们称之为“文统”),桐城派主张的实质,是要禁铜人们的思想,维护封建势力的统治地位。和桐城派对立的一批具有启蒙思想的文人,坚持反对“道统”与“文统”, 要求解放思想,打破清规戒律。龚自珍便是这样一位具有启蒙思想的先驱。梁启超曾经指出:“晚清思想之解放,自珍确与有功焉”,同时也指出了他的进步思想“为瑰丽之辞所掩,意不豁达”②的缺点。

知道了上述背景,我们要理解这篇文章的主题就比较容易了。龚自珍是用“病梅”来比喻受到传统观念束缚与摧残的思想文化界,而“疗梅”的志向则是用来象征作者要打破清规戒律、求得思想解放的决心的。

我们认为,初学写作记叙文的人,应该首先学习运用以显性方式表现主题的各种技法,也可以写一些以事明理的短文。等到养成了较高的写作能力之后,再去学习运用寓情于景、托物言志一类以隐性方式表现主题的技法。这是因为,初学写作记叙文的人,提炼主题的时候,往往难免出现不够集中、不够明确的毛病,用显性方式表现主题,有助于防止和纠正这类毛病;而过早地学习用隐性方式表现主题的技法,有可能使本来就不集中、不明确的主题,变得更加不可捉摸了。龚自珍这样的名家。使用隐性方式表现主题,还不免“为瑰丽之辞所掩,意不豁达” 的缺憾,更何况是初学写作记叙文新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