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结构的具体成分

记叙文结构的总体设计,还只是一个规划方案。要实现这个方案, 就必须在执笔行文的过程中,妥善安排文章结构的各个具体成分。文章结构的具体成分,包括段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开头和结尾,它们在体现文章结构的总体设计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一)段落和层次。

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要表现一个大的事物或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个大的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这些矛盾, 不但各个有其特殊性,不能一律看待,而且每一矛盾的两方面,又各各有其特点,也是不能一律看待的。”另一方面,“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的各个发展的阶段,情形又往往互相区别。”“因此,过程就显出阶段性来。”(《毛泽东选集》四卷合订本,第 286 页、287 页、289 页)这种矛盾的特殊性和过程的阶段性,表现在写作上就形成了文章的段落和层次。段落划分和层次安排是否妥当,既是能否条理清楚地表现文章内容的关键,也是文章结构的总体设计能否圆满落实的关键。

段落,又称为自然段,是文章中最基本的意义单位和结构单位。划分段落的基本原则,是要保持内容的单一性和完整性。所谓单一性,是说一个段落中只能表达一个意思或表达一个矛盾,或表达矛盾的一个方面,或表达过程的一个阶段),而不能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混杂在一个段落中。所谓完整性,是说一个意思一定要在一个段落中讲清楚、讲完全,而不能把一个意思拆开放在几个段落中。请看下面一段例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

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别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 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这是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中的第 1 段。这个段落只表达了一个意思:“我要去荷塘散步”,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意思了,段落的内容是集中的、单一的。同时,这个段落把“要去荷塘散步”的意思说的清清楚楚,没有任何遗漏:为什么要去散步呢?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想出去散散心。到哪儿散步呢?去“日日走过的荷塘”,因为那儿“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去荷塘散步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吗?不会的,因为“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夜深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人也静了)”。家里离得开吗?离得开,“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没有任何事情缠身了。想去荷塘散步,是想想而已,还是真的去了?是真的去了,“我悄悄地披上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了。这个段落的意思又是非常完整的。

层次,又称为结构段或部分,是由段落组合而成的较大的意义单位和结构单位。层次的组合要体现内容的同一性,而层次的排列则要体现内容的次第性。我们仍以《荷塘月色》为例,加以说明。这篇文章的第 1

段写要去荷塘散步;第 2 段写去荷塘路上所见的景物;第 3 段写去荷塘路上的思想活动。这三个段落虽然各自表达一个意思,但都是围绕“去荷塘”这一点来写的,换句话说,这三个段落写的都是要去荷塘而没有达到荷塘时的事情,内容具有同一性,因而可以把这三个相邻的段落组合为一个层次。这就是层次的组合体现了内容的同一性。其次,这篇文章一共有三个层次,按照“要去荷塘(1-3 段)→来到荷塘(4-6 段)

→勾起乡愁离开荷塘(7-8 段)”的次第排列在一起,体现了事情本身内在的逻辑关系,因而文章的条理也就十分清晰了。这就是层次的排列体现了内容的次第性。

上面所说的,只是划分段落和安排层次的一般规律。有时,划分段落和安排层次还有一些特殊的规律,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过渡和照应。

如果说段落和层次是文章结构中的基本成分,那么,过渡和照应就是文章结构中的重要辅助成分了。

所谓过渡,就是把文章中意思不同而处于相邻位置的段落或层次粘合在一起,使它们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共同为表现主题服务。一般地说, 在记叙文写作过程中,遇到需要转换内容时,往往要使用过渡成分。请看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一个例子: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感情。

这是文章的第 9 段。这一段的前面写一项内容,即松骨峰战斗,表现志愿军战士抗击美国侵略者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这一段的后面写另一项内容,即马玉祥救朝鲜儿童,表现志愿军战士援助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两项内容完全不同。为了完成内容转换的任务,作者写下了上面引用的这样一个过渡段。这个过渡中“对敌人这样狠”概括了松骨峰战斗,“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预示了马玉祥救朝鲜儿童,把“抗美”和“援朝”的两个典型事例紧紧粘合在一起了。

在记叙文的写作过程中,还有时需要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为另一个种表达方式,这也往往要使用过渡。请看《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另一个例子:

还是让我来说一段故事吧。

这是文章的第 4 段。这一段的前面,即文章的开头部分,作者针对“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问题,写下了三段文字发表议论,接下去,文章的第 5、6、7 段就要记叙松骨峰战斗了。在由议论转换为记叙时,作者插入了上面引用的这个过渡段。这个过渡段中“说一段故事”几个字, 提示读者注意即将出现的是记叙。

上面引用的两个例子都是过渡段。有时,可以不使用过渡而使用过渡句。过渡句可以放在上一个段落的末尾。也可以放在下一个段落的开头。

所谓照应,就是把文章中意思相关而处于不相邻位置的段落和层次前后沟通起来,使相关的内容能超越段落层次的距离而集中在一起,从而达到突出主题的目的。例如,吴伯箫写的《记一辆纺车》是这样开头的:

我曾经使用一辆纺车,离开延安那年,把它跟一些书籍一起留在蓝家坪了。后来常常想起它。想起它,就像想起旅伴,想起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

接下去,文章写当年在大生产运动中纺车的重大作用和纺线劳动的方方面面。回忆结束后,文章在结尾部分又写道:

就因为这些,我常常想起那辆纺车。想起它就像想旅伴和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围绕着这种怀念,也想起延安的种种生活。⋯⋯这种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互相照应的写法,称为“首尾照

应”。

又比如,茅盾写的《白杨礼赞》一文,除了有类似《记一辆纺车》的首尾照应之外,文章中间还有以下一些段落: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 4 段)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 6 段)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通,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第 8 段)

这三个段落中,第 4 段是写在恹恹欲睡的情绪中,猛抬眼见到白杨

树时的第一印象;第 6 段是写仔细观察了白杨树的外形之后,进一步得

到证实的印象;第 8 段是写联想到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之后,形成了带有哲理意味的印象。这三个段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这种文章中互相照应的段落,称为“文中照应”。

此外,还有一种“文题照应”。有些文章的标题和文章的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中的许多段落反复使用标题中所使用的文字,因而起到了强调主题的作用。例如,陶铸写的《松树的风格》和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都使用了这种手法。

(三)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在一篇文章中居于特殊位置,有着特殊的作用,但是, 又都是由段落和层次这两种基本成分来充当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结构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基本成分。要写好开头和结尾,一方面要遵循划分段落和安排层次的一般原则,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发挥它们的特殊作用。

记叙文的开头,要发挥两种特殊的作用,一是规划全篇,领起下文, 二是引人入胜,抓住读者。要同时达到这两个目的,必须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技法。记叙文章常见的开头技法,有以下几种:

  1. 开篇点题。

开篇点题,就是在开头的段落或层次中,直接指明文章的题材或直接揭示文章的主题。例如,《老山界》一文的开头是:

我们决定要爬一座三十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

这个开头概括地指明了记叙的对象,也就是指明了文章的题材。而

《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则另是一种情形:

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每当我看到它,周总理那高大光辉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捧起它,就不由得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

这个段落不仅指明了文章的题材,而且也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题。这种开篇点题的技法的好处,在于不绕弯子,没有废话,不仅便于读者阅读时迅速了解全文的重点所在,而且也使作者在写作时目的明确,不易偏离。

  1. 首段设问。

首段设问,就是在开头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再针对问题,逐步展开记叙。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开头三段构成一个层次,用来提出“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问题,从而引出下文的记叙。运用这种技法,要注意提出的问题必须紧扣文章的题材或主题,否则,下文的记叙就无所依托了。

  1. 阐明动机。

阐明动机,就是开头先说明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再进入记叙。比如,《回忆我的母亲》第一段写道: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 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记忆的。

这个开头向读者说明,作者是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为了记念

母亲,才写下这篇回忆文章的。又如,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①一文, 开头同样是阐明写作动机的,只是这个动机远较《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复杂罢了。

  1. 渲染气氛

渲染气氛,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先用一定的笔墨,渲染一个便于读者接受这篇文章内容的气氛,然后再进入记叙。例如,《土地》一文就是这样开头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事物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不是有许多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睹物思人,这些东西引起人们多少丰富和充满感情的想象!这是我想来谈谈大地,谈谈泥土。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准备以“土地”为中心,旁征博引。广泛联想, 涉猎中外,说古论今,以抒发热爱土地、热爱祖国的感情。为了诱导读者进入同样的思想感情境界,作者先列举了人们熟知的一系列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从而使读者在接触“土地”这个主题时,同样做好了迎接新的联想、新的想象和新的情感的心理准备。

  1. 名言开路。

名言开路,就是开头先引用名言、格言或警句,用以揭示文章的主题,然后再以所引用的名言、格言、警句为中心,组织材料,展开记叙, 例如,《琐忆》一文的开头是:

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子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

这里引用的诗句,就是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尽管文章中所记叙的都是琐细的事情,但所有的事情又能以小见大,体现诗句中的精神。又如《人民的勤务员》①一文,也是引用雷锋一句广为传诵的名句做为文章开头的。

  1. 制造悬念。

制造悬念,就是从事件过程或人物经历中截取最关键,最紧张、最能吸引读者的一个情节做为文章的开头,然后再依次记叙事件发生发展或人物行为经历的始末。《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就是这样写成的。记叙文的结尾,在全篇结构中也有着特殊的作用,有时用来表现客

观事物运动过程的归宿,有时用来表现作者思维过程的结果,还有时要承担这两方面的任务。下面我们简单介绍几种结尾的技法,供初学写记叙文的人参考:

  1. 总结全文,揭示主题。

记叙文的主题蕴含在文章的全部内容中。作者在结尾中对所记叙的客观事物进行总结,并且直接揭示出主题,这种方式和好处在于运用逻辑思维的手段,使读者准确无误地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例如,秦牧写的《菱角》是这样结尾的:

① 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编《高中语文》第三册。

① 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初中语文》第一册。

事物是复杂多样的,我们得和绝对化、简单化的认识方法打仗。这“劳什子”——简单化、绝对化的思想方法,常常把人害得好苦呵!

这里所说的“事物是复杂多样的”一语,是对文章中列举的菱角、昆虫、化学、物理、气象和山洞养猪等所有客观事物的概括,而“简单化、绝对化的思想方法,常常把人害得好苦”,“我们得和绝对化、简单化的认识方法打仗”,则是作者通过思维得出的结论,也就是文章的主题。读者看了这段结尾的文字,是不会对作者的思维有任何误解的。有时候,“总结全文,揭示主题”的技法,是和“开篇点题”的技法结合在一起使用的。这就构成了我们在“照应”中所说的“首尾照应”了。

  1. 委婉含蓄,点化主题。

有些记叙文的结尾,同时要提示读者注意了解文章的主题,但是作者不是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和直截了当的语言告诉读者,而是用比喻、象征等形象化的方式暗示给读者。例如,杨朔的《荔枝蜜》就是如此:

这黑夜,我做了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这里所说的“梦”,就是一个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人们可以通过某人的“所梦”,推断他的“所思”。因此,读者从这个梦里,可以了解到作者十分赞赏、推崇蜜蜂那种“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渺小”“却又多么高尚”的品质, 并且愿意身体力行,向蜜蜂学习的愿望。而这正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不过,它不由作者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的,而是经过作者的“点化”,读者领悟到的。

  1. 展望前景,鼓舞人心。

记叙文主要的任务是表现客观事物的历史和现实状况,而不是预测未来。但是客观事物是运动发展着的。现实状况,一方面是历史运动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又必然运动发展为未来。因此,记叙文的主体固然在于表现历史和现实,但有时也可以通过现实预测未来,从而使人们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所以,有的记叙文就以展望未来的前景作为结尾, 用以鼓舞人心。例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①一文的结尾写道:

苟活者在淡红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 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我们知道,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时,北洋军阀的反动气焰固然嚣张,但这也正是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前夜。因此,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展示了“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的前景,并以“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来鼓舞人心。

  1. 饱含哲理,发人深思。

有时,作者从记叙的事实中提炼出一个主题,然后又使这个主题进一步升华,形成了适用范围更广、思想层次更高的哲理。在文章结尾处, 以凝炼的语言提出这个饱含哲理的主题,就可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深入思考。例如,臧克家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的结尾,只有简单的两句话: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① 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初中语文》第一册。

这个结尾文字简短,但含义很深。许多读者都知道,人们长期用“言语的巨人,行动的侏儒”,来讽刺那些只说大话、不办实事的人。因而, “言语的巨人”似乎只能是贬义了。但这篇文章的作者,却把“说大话” 和“办实事”统一起来,用“口的巨人”和“行的高标”来称赞闻一多, 称赞他那种既敢于高声说出真理,又肯于以身相殉的伟大精神。这就形象化地倡导了革命者敢说敢做的人生哲学。

上面介绍的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一些技法,仅仅是举例性质。实际上,记叙文开头和结尾和格局是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只要在阅读时留意,是不难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