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材料中认识生活

通过阅读记叙文,掌握作者所提供的材料,从而认识生活,这是一个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这个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一)感知阶段

人们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客观事物和通过阅读认识客观事物,都是从感知阶段开始的。但是,这两种感知有着巨大的差别。实践中感知的对象,是具体的、实际存在的客观事物,感知他们,只凭感觉器官的生理功能即可完成。阅读中感知的对象,是抽象的、人工制造的文字符号系统,感知他们,必须以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做为基础,才有可能完成。正因为阅读中的感知具有这样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的感知,所以教育心理学家们也把这个感知称为认读。

要完成记叙文认读,应该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

  1. 掌握常用汉字和基本词汇,能够正确地使用字典、辞典等工具书。

在实践活动中,接触到陌生的事物,尽管我们不知道他的名称和性质,但通过感觉器官的活动,我们仍旧可以感知这个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等多方面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认识这个事物,并将他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但是,在阅读中,如果我们接触到陌生的字词,我们就完全无法感知这个字、词所代表的事物了。如果这类陌生的字词很多或处于关键的位置,阅读也就无法继续进行了。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努力:一方面,要牢固掌握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比如四千个) 和一定数量的基本词汇(比如七、八千个),以减少遇到陌生字词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学会正确使用字典辞典等工具书,以备必要时查阅。

  1. 掌握认读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认读习惯。

据教育心理学研究,认读活动包括眼停、回视、扫视三种基本动作, 每种动作各有不同的作用。

眼停是认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动作。阅读时,眼球时动时停。眼停是能够辨认字词的有效动作。每次眼停,最多可以看清 6、7 个字,最少不到一个字(有的字要经过两三次辨认)。每次眼停能看清楚多少字, 是认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比如,下面一句话,未经认读训练的人, 可能这样运用眼停: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

—都——是树,——而——柳树——最多。

而经过眼停训练的人,就可能这样运用眼停: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柳树最多。

于是,眼停由 11 次减少为 3 次,不仅提高了认读速度,而且增强了认读的整体性,更便于了解文字的内涵。

回视是认读过程中的“返工”。由于第一次认读未能明了文字含义, 或者发生了误认漏读,以至上下文无法衔接,于是眼球需要退回原位, 重新认读一遍。在大量的认读活动中,不可能根本不出现回视,但养成细心专心的认读习惯,是可以大大减少回视次数的。

扫视是眼球的“移行”动作,即眼球从上一行的末尾跳跃到下一行的开头。扫视中往往发生“错行”因而被迫进行“回视——再扫视”。因此,训练认读,包括努力减少扫视中的错行现象。

掌握了上述三种认读活动的要领,养成良好的认读习惯,就可以逐步达到按照文字的语法结构,把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当做认读的基本单位,从而大大提高认读的效率。

  1. 学会以标点、行款格式来辅助文字认读。

认读中辨认标点有两个作用,一是帮助弄清句子结构,一是帮助弄清句子的语气,辨认行款格式,主要是依靠开头空格来确定段与段的间隙,依靠空行、序码、小标题来确定层次与层次的间隙。每逢间隙,就适当地推迟眼球的移动,从而给大脑留下一些思考和总结的时间。这不但有助于增强认读的整体性,也为进入下一个阶段——理解阶段做了必要的准备。

(二)理解阶段

我们这里所说的理解阶段,只限于对记叙文中所使用的材料的理解。至于对主题、结构等其他方面的理解,则放到后面有关章节中再做讨论。

理解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已经感知的文字符号系统进行加工整理,通过逻辑思维,对所阅读的记叙文中到底使用了哪些基本材料,做出正确的判断。要完成这项任务,主要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所谓分析能力,在这里主要是指分辨记叙文中各个段落、层次和内容特征的能力。所谓综合能力,在这里主要是指把内容特征相同的段落、层次加以合并归纳的能力。

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为便。通过认读,了解了全文 15 段文字的大意,知道了这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在这个基础上,对全文进行以下几个步骤的分析综合:

  1. 文中第 1、2、3、8、12、14 和 15 等 7 段,内容都是抒发作者的感受,属于“思维材料”。在记叙文中,思维材料可以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但不能成为材料的主体。

  2. 文中第 4、9 两段都是过渡段,只起结构上的作用,没有独立的内容,不能构成材料。

  3. 文中第 5、6、7、10、11 和 13 等 6 段,内容都是作者所见所闻的真人真事,属于“直接材料”,是这篇文章中的材料的主体。

  4. 上述 6 段中,第 5、6、7 段表现的是同一内容,即松骨峰战斗;

第 10、11 段表现的是同一内容,即马玉祥救朝鲜儿童;和 13 段表现的是一个内容,即战士们在防空洞中的艰苦生活。

通过上述的分析综合,我们便理解了《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是由松骨峰战斗、马玉祥救朝鲜儿童和战士们在防空洞中的艰苦生活等三项基本材料构成的。

(三)还原阶段

理解了记叙文所选用的基本材料之后,再通过精读,仔细研读基本材料中的各个细节,然后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为基础,通过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共同作用,便可以将记叙文中的各项基本材料,还原为生活中的现实现象,从而达到通过间接的途径认识生活、扩展生活领域的作用。

以《威尼斯》为例。这是一篇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尽管绝大多数读者不曾到过威尼斯,但是,仔细研读了文章中的基本材料之后,再用自己的联想、想象加以补充,便仿佛亲自见到了那条“像反写的 S”形的大运河,那四百一十八条相当于小胡同的小河道,那“像公共汽车”的轮船,那“哪儿都去”的摇橹小船“刚朵拉”,以及那荡漾在水面上的小夜曲:一座“水上城市”的风貌,尽在眼中。同时,那以圣马克堂为主体的古建筑群,以及圣马克方场西北的两所教堂,到处装饰着著名的绘画、雕塑,而圣马克方场以东的一处公园又以举办国际艺术展览会而闻名,于是,一座文化艺术城市的景象,也深深印在脑海里了。这不就是把文章中的材料还原为生活中的现实现象,使读者间接地认识了生活本来的面目吗?

(四)评价阶段

读者理解了记叙文的基本材料,并且把它们还原为生活以后,往往要做出两方面的评价:一是对自己通过阅读而认识到的生活现象进行评价,即对这种生活现象的真伪、善恶、美丑做出判断;二是对自己阅读的表现这种生活现象的记叙文进行评价,即对文章反映生活的正误、成败、得失做出判断。

对于同一种生活现象或同一篇文章,不同读者做出评价也可能不同。这就意味着读者做出的上述两种评价,既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要想正确地评价文章中所反映的生活现象,要想正确地评价反映生活现象的文章,应该注意两个问题:(1)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采取科学、实事求是的方法。(2)要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知识基础。即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文化修养。如果不具备这两个基本的条件而任意评价生活、评价文章,便不免要受到“山间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讥讽了。

(五)记忆阶段

记忆是记叙文阅读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记忆,把别人写的记叙文中的直接材料,转化为自己通过阅读获得的间接材料。因而这一阅读过程的终结,便又可能转化为另一个写作过程的开端了。可见,阅读与写作,就行为程序而言是“相反”的,但就其行为结果而言却是“相成”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