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电视上的“专家学者”

自从有了电视,专家学者纷纷从书斋、实验室、计算机机房里走出来, 到电视上去发表各种见解,从政治、经济、社会、金融、历史、国际形势变化,到计算机发展、文学、艺术、教育和儿童教育、娱乐、文化、足球,无所不谈。人们从电视上看到了大批的专家学者,他们大都鼻梁上架着眼镜, 身背后的书架和计算机象征着他们的学问和地位。

其实,专家学者内部对是否上电视是有争议的。一种意见认为:电视或

其他媒介,是大众文化或商业文化的载体,知识分子对此应该有独立精神和批判立场。如果将电视或大众媒介是否接受你看得非常重要的话,那么,就会丧失这种精神和立场。所以,知识分子应该拒绝电视和大众传媒。坚持这种意见的人以大学者钱钟书为榜样,对他不做“东方之子”(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栏目名称)推崇备至。另一种意见则认为,知识分子应该利用大众传媒传播新知识和新思想。知识分子介入传媒并不必然地丧失独立精神和批判立场,真正的知识分子不会将传媒是否接受自己看得非常重要,对他来说,电视及其他媒介,不过是发表意见、争论是非的一个场所。他可以利用这个场所,也可以不利用这个场所,唯一的区别是自己愿意与大众对话还是与同行对话。在这方面,知识分子有非常自由的选择。

目前,有的知识分子积极介入媒体,成为电视节目的策划或撰稿,出任节目主持人,或作为专家就某件事情发表评论。有的则远离电视,在书房里、实验室里继续自己的研究。每个专家学者的选择是不同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多数是愿意上电视的专家学者。

从媒介这方面说,媒介对专家学者也要有一个选择。但媒介与科学界选择专家的标准是不同的。科学界的标准是:如果一个人在他所在的研究领域有较大的贡献,那么,可以说这个人是专家。媒介的标准则是,只要你能对媒介所关心的问题作一些评论,如果你再有些副教授、教授、副研究员、研究员的头衔,你就是专家了。至于你在你的研究领域贡献和地位如何,媒介并不太关心。媒介所关心的社会问题不一定都有学术价值,但肯定有新闻价值,是大众关心的问题。所以在电视上,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比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多得多,婚姻家庭、儿童教育、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专家比考古发现、语言学研究、哲学等方面的专家多得多,前者是社会热点问题,后者则是冷门。换句话说,一些专家经常上电视,不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专家更有学术地位,而是因为他们研究的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有更密切的关系。

由于电视上的专家学者经常由媒介来选择,而媒介又不根据科学界的标准来选择,所以,电视上以专家学者身份出现的人可能有如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根据科学界的标准,这个人确实是这个研究领域里的专家。如儿童心理学教授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经济学家谈经济发展问题,计算机技术专家谈计算机问题等等。第二种情况:根据科学界的标准,这个人不是任何领域的专家,他甚至不做研究,还没有进入科学研究领域,只是因为某种因素被电视“选上”了专家。如有的“专家”没做过关于儿童与电视的研究, 却有机会在媒介上说:“读书比看电视对儿童有好处。因为读书的时候,孩子可以提问。”任何一个没经过科学研究训练的家长都可指出,孩子看电视也可以提问。第三种情况:根据科学界的标准,这个人是某个研究领域的专家,但他在电视上谈的不是他的领域内的问题,而是另外一个研究领域的问题,就像一个经济学专家在谈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一样。而在心理健康这个领域,这位专家还没有做过研究,只是有一些想法。在这种时候,尽管他以专家身份出现,但他不是科学界认可的心理学专家。